<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0日周日,参加澳大利亚小红帽旅游文化协会一日游,欣闻悉尼著名学者于大海老师也来昌莱园讲述该园历史故事,遂立即报名前往。在中央火车站遇到了好友天河水和牛飞,我们三人同行早于大部队十分钟先行到达昌莱园,见到了心仪已久的于大海老师。</p> <p class="ql-block"> 昌莱中国园,坐落在悉尼Nurragingy自然保护区内,位于Doorside火车站西侧一公里处。这个公园是由新南威尔士州布莱克市与山东聊城市共同设计和营造的,象征着两市之间的友谊,其名称“昌莱”各取自两市名中的一个字,古称聊城为东昌,取“昌”字,Blacktown中译文布莱克,取“莱”字。“昌莱”有谐音“常来常往”,寓意两市之间友谊长存,常来常往。</p> <p class="ql-block"> 进入昌莱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湖水和喷泉。只见,湖面水平如镜,湖水清澈见底,湖中鸭鹅戏水,倒影绿树白云;湖中喷泉,水珠漫天,彩虹再现;鸭鹅追逐,海欧飞翔,老人漫步,儿童骑车,三五成群,绿地休闲,唯美画卷,展现眼前。</p> <p class="ql-block"> 昌莱园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时布莱克市议会与山东聊城市人民政府结为友好城市。这个园子建设不仅是两市友好关系的象征,也是中澳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遥远的南半球悉尼有一个昌莱园,建有光跃亭、牌楼、沁泉廊、七孔石劵桥等中国明清官式风格建筑,不仅承载着沉重的文化意义和人文情感,还成为连接中澳两国人民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昌莱园的设计和建设上也体现了海外侨胞对故乡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中国元素之多,不仅体现在牌坊高立、雕龙刻凤,亭台楼阁、相得益彰,小桥流水、琴琴和鸣,还在于庭梁上绘有不少中国传统且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如穆桂英挂帅、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桃园三结义等,还有洁白的七孔石桥,美丽无比,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 于大海老师2013年由哈尔滨移民悉尼后,深刻感受到了澳洲自然风光的壮丽、人文景观的秀美、社会福利的优渥,历时八年时间撰写出版了《悉尼论---对天堂悉尼的城市定位》专著,全面系统介绍了悉尼之所以成为天堂城市的外部特征和内在特质。现场获于大海老师签字的鸿篇巨著《悉尼论》,深感荣幸!</p> <p class="ql-block"> 听于大海老师对昌莱园的介绍,才知道这整个园林分布若干公园,除了昌莱园,还有新西兰公园,土著人公园,婚礼公园和烧烤公园等,这片位于Blacktown的大型自然保护区,每年都有100多万人光顾。</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一日游,还结识了小红帽旅游文化协会林刚会长,又见到了天河水等辽宁的朋友,见到了哈尔滨老乡于大海老师和王从琦女士,还有老同学牛飞,可谓收获多多。</p> <p class="ql-block"> 这是新西兰公园,凉亭可以用来举办婚礼。</p> <p class="ql-block"> 这是烧烤公园,园中有几十台这样的木材和电力烧烤炉,同时可容纳1500人野餐。</p> <p class="ql-block"> 这是原住民公园,标示牌和地上的涂鸦为公园做了注解。</p> <p class="ql-block"> 部分照片和视频来源于群友,在这里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