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的广袤天地里,每一件藏品都宛如一颗璀璨星辰,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而对于个人名址章的收藏,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镌刻着名家的风华。<br><br> 近期在整理编辑著名邮品艺术家任怀平先生的《任怀平邮品设计图录》(以下简称《图录》)过程中,收集了自1988年任怀平先生担任山东省邮票公司副经理、山东省集邮协会副秘书长至今,每年都专门设计启用的34枚名址章。期间,适逢任先生乔迁新居和履职单位省集邮公司迁址,为便于与各界邮人联系,也镌制了两枚名址章。 对于“名址章”,作为集邮爱好者并不陌生。集邮人的名址章,是一种常见的用于与邮友、亲朋之间鸿雁交流时的钤印工具,上面刻有个人的姓名、通信地址等信息,通常都是加盖在信封(明信片)的右下方。<br><br> 在海滨城市特有的高温+潮湿气候下的空调书房里,纵观这些名址章,千姿百态,琳琅满目,恰似一幅生肖文化长卷的展延。细细品味这枚枚名址章,仿佛触摸到了岁月的脉搏,依稀看到了任先生走过的艺术历程。从1988戊辰瑞龙的祥瑞开端,到2025年乙巳金蛇的灵动降临;从齐鲁古老的传说,到十二生肖文化的轮回,在他的倾心设计下,名址章的镌艺踵事增华,使其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欣赏着这枚枚名址章,可以品味出在每一枚名址章的背后,都隐涵着一个精彩的故事。它们见证了任先生老党员、老邮政的履职经历,展现了任先生邮品设计的非凡成就,纪录了先生“由邮友有”(注)的人生轨迹。 诸如2007年名址章,采用的是任先生的小女儿,当年就读幼儿师范时绘制的一幅小品。端详着这幅凸显童真童趣的绘画,任老师感到这是一件很应时的作品,除了作为名址章的主图外,经过修饰,还做了当年济南邮政《丁亥年》新邮发行纪念邮戳的素材(图1)。 <h5> <font color="#ed2308">图1</font></h5> 再如2017年名址章,主图采用当年青岛市集邮协会组织的青岛立新小学“丁酉年生肖邮票设计比赛”优秀作品《酉鸡高歌》,小设计者是二年级“小行星班”8岁男生畅灏翔同学,采用刮画的形式绘制的。时年,已步入喜寿之年的任怀平爷爷十分钟爱这幅画稿,便将其镌入了每年都要刻制一枚的名址章中,春节前还将该画稿做为山东邮政各地春节拜年纪念邮戳的青岛戳中(图2)。 <h5> <font color="#ed2308">图2</font></h5> 自2021年以来,任先生采用了著名漫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漫画家协会主席黎青为其70寿诞绘制的漫画肖像作为钤章。或许是出于对艺术大家黎青先生的厚爱和敬慕,该名址章省略了通讯地址,一直持续至今(图3)。这也反映出了任先生一贯的“寄赠”风格,即多年来,对外寄赠数以万计所设计的封戳邮品,不求回报,只求交友。 <h5> <font color="#ed2308">图3</font></h5> 各地集邮爱好者,也为能得到任先生为自己设计一枚名址章,而倍感幸运并加以珍藏,使其任先生的邮品艺术在广袤大地的山水间传播,为海内外广大邮友所分享(图4)。 <h5> <font color="#ed2308">图4</font></h5> 枚枚名址章的展示,留下满目的祥瑞;每枚名址章的更迭,带来新的希望。这不仅是岁月的更替,更是艺术的升华,生命的延续,文化的传承。在这《图录》资料征集杀青,《图录》进入成书编辑的时刻,愿我们都能带着这些名址章的祥瑞,迎接《图录》出版发行发布会的佳讯早日来临(图5)。 <h5> <font color="#ed2308">图5</font></h5> <h5><b><font color="#ed2308">注:</font></b><u>1990年冬,中国邮票博物馆研究员、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集邮联(FIP)传统集邮委员会委员吴凤岗先生,来山东考察集邮活动时,给负责接待工作的任怀平先生题写了“由邮友有,沿研严言”的赠言。</u></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