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养生经验”我的疗伤感悟</p><p class="ql-block"> 我国成语浩繁。仅形容时间快或慢相互对立的成语便有多条。人们常常使用“弹指一挥”、“白驹过隙”、“度日如年”、“日长似岁”来述说时间迅捷或滞缓。现在,我则常用“度日如年”来比喻我疗养左腕骨伤的漫漫过程。</p><p class="ql-block">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确是现实生活中有关患病与治疗的真实写照。今年五月中旬,我在一次站在高台之上的书架旁搜寻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目的时候,不慎失足,踏空跌倒,整个身体瞬间向左倾倒,左手触地,导致左手腕严重骨折。此事件,我以“注意力分散与集中之转换”、“漫长的疗伤日”为题写了两篇短文,概述了我跌倒摔伤和疗伤的心态历程,发布在美篇“健康养生”栏目中,就此不再复述。</p><p class="ql-block"> 我的疗伤日子已然过去六十多天,经过口服和贴敷伤筋动骨药治疗,肿胀疼痛感极不情愿地缓缓慢慢地消退。痛定思痛,我以为,老年人防跌倒摔伤之招,主要在于掌控好注意力分散与集中须臾间的微妙转换。注意力分散,一心多用或茫然四顾,则影响你对所处之境是否安全的预判。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或心思放在一地一事上,则会令你忘却所处之境潜在的危险与隐患。老话说,事急则乱,事缓则安。为此,老年人出行或从事一些活动要注意这两点,才可避免跌倒摔伤。</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简略说说自己疗养的一点感悟:伤已发生,心需平和。要将平和心态贯穿疗养全过程,不急不躁,不恼不怒,要谨遵医嘱,按时服药,按时复检,按时康复训练。而且,不应该因一时半会儿的疼痛“偷工减料”,降低标准,应付差事。同时,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频率,强化力度,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康复训练。如果康复训练草率行事,不达标准,就会延长康复时间,贻误的仍然是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腕伤之初,两次复检,医生提示我用力握拳训练,我则因肿胀疼痛减少了训练频率,以致我的左手至今还有肿痛,手指屈伸受限,无形中延长了康复时间和顺畅做家务事的效率。这是我的切身经历,我将其写出旨在温馨提示患有骨伤的人重视康复训练。</p><p class="ql-block"> 顺致大家安康如意!</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0日晚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