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舌尖上的非遗,福安至味在炖罐"——福师附小2022级6班雏鹰活动展

晶晶

<p class="ql-block">  “咕嘟咕嘟…是什么香味飘满了福安的大街小巷?”今天,我们福师附小三(6)班的雏鹰小队队员们,带着满满的好奇心,飞向了飘着浓浓药膳香气的“津姐炖罐”!我们要去探访福安人“舌尖上的温暖”——那闻名遐迩的炖罐!这可不是一次简单的“吃吃吃”,而是一次深入了解家乡美食文化、体验传统烹饪智慧的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一踏进“津姐炖罐”的小店,一股混合着各种药材和食材的、温暖又醇厚的香气就扑面而来,瞬间唤醒了我们的味蕾!热情的津姐阿姨早已在等候我们。她告诉我们,福安的炖罐可是有大学问的,讲究“慢工出细活”,用小小的陶罐,文火慢炖几个小时,把食材和药材的精华都融进汤水里。店里的展示桌就像一个小型的“药膳博物馆”,摆满了各种炖罐:乌鸡、排骨、鸽子、猪心、猪肚……旁边还放着党参、当归、枸杞、黄芪等等我们不认识的药材,看得我们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  最令人期待的环节来了!津姐阿姨带着我们走进了炖罐区。哇!一排排的小陶罐整齐地排放着,冒出诱人的香味。</p> <p class="ql-block">  津姐阿姨耐心地讲解:“选料要精”:她拿起新鲜的食材和药材,告诉我们哪些是本地特有的,哪些药材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比如积雪草又名乞丐碗)。</p> <p class="ql-block">  “搭配要巧”:不同的食材搭配不同的药材,才能炖出既好喝又滋补的汤。比如“莲子猪肚”对脾胃虚弱有功效,“乞丐碗排骨”特别适合中暑腹泻。</p> <p class="ql-block">  “火候要足”:津姐阿姨强调,“慢”才是炖罐的灵魂!急火快煮可不行,只有用小火慢慢煨上好几个小时,甚至更久,才能让营养充分释放,汤色清澈又醇厚。看着那些安静“修炼”的炖罐,我们仿佛感受到了“时间”这位魔法师的奇妙力量。</p> <p class="ql-block">  光看可不过瘾!在津姐阿姨的指导下,我们也当了一回“小小炖罐师”!我们小心翼翼地学着:在干净的陶罐里,学着放入几块焯过水的排骨、几片姜、一小撮积雪草。(津姐阿姨在旁边细心指导用量)。看着自己参与组装的炖罐加入“修炼”大军,心里别提多自豪了!</p> <p class="ql-block">  等待是值得的!当津姐阿姨把一碗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炖罐端到我们面前时,大家都忍不住“哇”了出来!汤色清亮,能看到里面饱满的食材。我们学着大人们的样子,先轻轻吹一吹,再小心地喝上一口——哇!鲜!甜!香!润!所有的精华都融化在这口汤里了,从舌尖一直暖到胃里,暖到心里,再配上福安拌面,原来这就是福安人最爱的“家的味道”,是“药食同源”智慧带来的健康滋味。我们一边品尝,一边听津姐阿姨讲福安人爱喝炖罐的习俗,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或者身体需要调理的时候,一碗炖罐就是最好的关怀。</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香气弥漫的“津姐炖罐”。这次雏鹰小队的实践活动,让我们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双手体验、用舌尖品味,真正走进了家乡福安的“炖罐文化”。我们把这份“慢”的智慧、这份“暖”的滋味、这份对传统手艺的敬意,都装进了心里。相信这份独特的体验,会像那碗温润的炖罐汤一样,滋养着我们成长,也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和传承家乡的美好!寻味福安,传承文化,雏鹰在行动!</p> <p class="ql-block">  鸣谢:衷心感谢“津姐炖罐”的津姐阿姨和全体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和热情的接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