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货币的历史评价一一中国货币简史(110)

华叙币史

<p class="ql-block"> 后金努尔哈赤•天命汉钱•满文</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钱币赏玩》</p> <p class="ql-block">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自称“受命于天”,定年号为“天命”。开铸满文“天命汗钱”,汉文为天命通宝,拉开了清代货币发行的大幕。</p> <p class="ql-block">  清•顺治通宝(上海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入关后的首任皇帝顺治,<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制明钱,</span>铸五式顺治通宝,开始探索清钱、确定新钱制式的过程,最终五种制式完成清朝货币的制式。正面汉文钱名,背面满文与汉文的铸钱名的汉满文式,使钱文从单一汉文发展为汉文满文共存,肯定汉文的主体地位,保持满文的从属地位。此种安排设计为后来清钱在全国范围内流通打下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清•康熙通宝•背台(台湾)</p><p class="ql-block"> 《古代钱币》</p> <p class="ql-block">此后,清朝的铜铸币钱文主要是皇帝名十“通宝”格式,如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同治通宝、光绪通宝、宣统通宝。不过也有将“通宝”换为“重宝”,还有大清铜币及制钱。</p> <p class="ql-block">清•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制钱十文• 飞龙 《中国钱币大辞典•清编•铜元》</p> <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李鸿章任两广总督。当时的广东与全国一样,市场流通的货币非常短缺,辅币则有大量的香港铜仙币流通。停铸制钱,钱价日涨,银价日落。以粤省地邻港澳商民习用外洋铜仙为由,先行试铸铜元。</p> <p class="ql-block">  清•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五十两银锭</p><p class="ql-block">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清朝货币制度,用银为本,用钱为末,政府财政收支及市场贸易中的大额用银,小额用钱。是不完全的银两与制钱并用的货币制度,两者都具有无限法偿资格,称之为银铜复本位制。</p> <p class="ql-block"> 清•银锭•三元及第</p><p class="ql-block">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清朝的银两制度是中国古代货币最复杂的制度,形制不统一,重量不统一,成色不统一。尤其是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规定,使钱银兑换复杂化。官府、银炉都利用兑换在成色和火耗上的文章,坑害百姓,掠夺财富。</p> <p class="ql-block">  清•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伍钱</p><p class="ql-block">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清代银币的制造不仅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里程碑的事件,也是近代中国工业由传统手工作坊向机器生产转变的标志性大事,改变自乾隆以来闭关锁国妄自尊大政策的标志,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大进步,是清代对中国社会的一大贡献。吉林将军希元片、江苏巡抚林则徐、两广总督张之洞等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清•咸丰元宝•宝陕局•当千大钱</p><p class="ql-block">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清代在货币制度方面影响深远的大事就是咸丰年代铸大钱。自乾隆帝开始形成的政权、社会及经济危机,到了咸丰登基后彻底爆发。为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需要大量军费,朝廷财政空虚,采取铸大钱发纸币掠夺社会财富筹款资金,其结果必然是恶性循环,引发更大规模的社会危机,经济与社会基础全面动摇。为了推动大面额铸钱的流通,咸丰钱的铸造较为精美,是现代钱币收藏交流的热门品种。</p> <p class="ql-block">王茂荫(1798-1865年),安徽歙县人。清朝货币理论家、财政学家。这是马克思《资本论》中唯一提及的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83号附注写道:“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个奏折,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换的钞票。在1854年4月的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了严厉的申斥。他是否因此受到笞刑,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  清•太平天国•背竖圣宝•楷书大钱</p><p class="ql-block">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铸了多种货币在占领区流通。后来,由于清政府大规模销毁太平天国货币,致使存世量少。承载的史料价值、收藏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无与伦比。</p> <p class="ql-block"> 西版牙银元(苏骏藏)</p> <p class="ql-block">外国银元的大量流入,加速了中国传统币制的崩溃,剌激了中国币制改革向银本位过渡,促进了资本主义性质的中国币制形成。列强用重七钱二分成色为90%左右的银元,与重一两成色为93.5%的纹银等量交换,大量套购我国白银,牟取暴利,造成国内白银外流。由于外国银元成色、重量、市价不同,一些洋商与钱庄勾结,从中操纵,牟取黑利。</p> <p class="ql-block">  清•英商汇丰银行1921年汉口拾圆</p><p class="ql-block">《1845-1949外国货币侵华与掠夺史论》</p> <p class="ql-block">英国最早在中国设立银行发行货币,美国等其他列强紧随其后进入中国办银行发货币,这种现象从清朝沿续到民国。列强们在中国通过发行货币掠夺了多少财富已无从考证,事实无可争辩。</p> <p class="ql-block">清•大清银行摄政王载沣像•大龙票壹圆•宣统三年《中国近代纸币》</p> <p class="ql-block">大清户部银行作为清朝也是中国第一家国家银行,表明中国已从传统的银店银铺经营货币,走向银行经营货币的道路。大清户部银行并没有能统管起整个国家的银行业,但形式上是国家银行的管理体制,是中国货币发行管理里程碑的大事件。</p> <p class="ql-block">清•中国通商银行•光绪二十四年•京平足银银票拾两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实业家盛宣怀从钱庄票号的失败中看到了现代银行的作用,从西方列强在华办银行谋取利益中看到了银行的重要。正是这种超前的意识与胆略,使他成为中国现代银行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组建了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由此带动了民间商业银行的兴起。</p> <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十年•聚丰银号拾两银票</p> <p class="ql-block">清代的当铺、钱号、钱铺、银号、票号等,都是中国古代经营货币存款、贷款的金融机构,发展变化的过程也是自办金融机构探索的过程,遗憾的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些探索为后来中国自办银行积累了经验与教训,从历史角度考察,不能仅以成败论英雄。</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沈阳西南张良堡德聚丰钱帖•陆吊(石长有藏)</p> <p class="ql-block">从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到1912年宣统帝退位的296年,也是清代货币发行流通变革的296年。在中国古代历代王朝中散,清代的货币品种最多,货币管理最乱,货币制度最散。清代也是中国传统货币向现代货币、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转变的朝代。这种变革的效果更多的体现在后来,而不是当代。</p><p class="ql-block">下篇: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的货币一一中国货币简史(111)</p><p class="ql-block"> 每月六期,逢5、10日发 </p><p class="ql-block"> 敬请指导,欢迎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