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前面,依依不舍地告别西双版纳,沿着219、214国道前往德宏州。这里是真正的祖国西南边陲,山高路险,人迹罕至,因而得以保留许多原始村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糯干古寨。</p> <p class="ql-block"> 古寨隶属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景迈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现在仍有一百多户人家居住。</p> <p class="ql-block"> 古寨周边都是古茶树,寨子坐落在万亩茶园中间的盆地里,大多数人家都以种茶为生。</p> <p class="ql-block"> 村寨依山而建,干兰式房屋层层叠叠,原始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杂乱的叫卖声,游人极少,漫步在沉淀千年的石板路上,享受着恍如隔世的安宁与平静,山风吹过,飘来缕缕茶香,引着你来到老茶坊,品一杯地道的普洱。</p> <p class="ql-block"> 相比之下,位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翁丁村就热闹多了。</p> <p class="ql-block"> 进门的欢迎仪式。</p> <p class="ql-block"> 拉木鼓表演。</p> <p class="ql-block"> 翁丁村被誉为我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在佤语中的意思是云雾缭绕的地方,2021年春节,一场大火把这个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原始村落毁于一旦,现在的茅草房大部分是原样重建的,村民都已搬迁到新村,老寨变成了景区。虽然少了日常的烟火气,但是景区也保留着不少展示户,让你体会到佤族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寨桩。</p> <p class="ql-block"> 这是寨子的中心 ,每逢重大节日全寨子的人都要聚集到这里,通宵打歌。</p> <p class="ql-block"> 制作服装。</p> <p class="ql-block"> 坐在火塘边,尝尝佤族的苦茶。</p> <p class="ql-block"> 水舂碓。</p> <p class="ql-block"> 欢乐的佤族歌舞。</p> <p class="ql-block"> 村寨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大多是干栏式建筑,木头和茅草是主要建筑材料。</p> <p class="ql-block"> 4月5日,到达芒市。</p><p class="ql-block"> 芒市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单字命名的县级市,在傣语中被称为“勐焕”,意为黎明之城。小城不大,十分漂亮。</p> <p class="ql-block"> 勐焕大金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芒市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 勐焕银塔。</p> <p class="ql-block"> 两塔坐落在雷牙让山两座山峰上,相距五百多米,金塔金碧辉煌,银塔银光熠熠,一金一银,遥相呼应,成为芒市一道靓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市区还有一座铁城佛塔,俗称树包塔。</p> <p class="ql-block"> 佛塔为实心砖塔,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大约两百多年前,一颗榕树种子落入塔缝生根,逐渐把塔身包起来,形成树包塔的奇观,现在树高大约30多米,树冠覆盖近1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芒市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勐巴娜西珍奇园。</p> <p class="ql-block"> 园内陈列的奇石、化石、名木材、根雕,精品荟萃,珍奇罕见,让人眼花缭乱,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 整块乌木树根形成的中国地图。墙上的“云南勐巴娜西珍奇园”是杜鹃树根天然长成的,地图旁边摆放的象手又象火炬的是花梨木的树化玉。</p> <p class="ql-block"> 园内随处可见散养的孔雀,悠闲自在地到处溜达,一点也不怕人。</p> <p class="ql-block"> 芒市是中缅友好交往的重要见证地, 1956年12月16日,中缅两国在芒市举办边民联欢大会,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前总理吴巴瑞共同参加联欢大会,并亲手种植了两棵缅桂花树。</p> <p class="ql-block"> 周总理手植树。</p> <p class="ql-block"> 吴巴瑞手植树。</p> <p class="ql-block"> 瑞丽也是县级市,隶属于德宏州。瑞丽市西北、西南、东南三面和缅甸毗邻,对外贸易发达,是中缅贸易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瑞丽还是我国重要的珠宝交易集散中心,翡翠珠宝专业市场二十多个。</p> <p class="ql-block"> 瑞丽口岸国门。</p> <p class="ql-block"> 满载货物,等待通关的车辆。</p> <p class="ql-block"> 热闹的街市。</p> <p class="ql-block"> 翡翠原石。</p> <p class="ql-block"> 国道320止点,被称为天涯地角。</p> <p class="ql-block"> 瑞丽市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一寨两国,景区位于瑞丽的姐相乡,不知什么原因,导航在市区就开始不好用,我们问了几次路,好不容易才找到景区。</p> <p class="ql-block"> 1960年,中缅勘界时,国境线上的71号界碑把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是银井,缅方一侧叫芒秀,除界桩外,水沟、土埂、村道就是边境线,当时边境之间没有严格的屏障,两个村子的居民互通有无,自由往来,现在有了栏杆,居民要凭边民证在国门进出。</p> <p class="ql-block"> “一荡两国”秋千,要是没栏杆,真能荡出国去。</p> <p class="ql-block"> 一寨两国水井。</p> <p class="ql-block"> 一塔佑两国。</p> <p class="ql-block"> 中缅玉石国界线。</p> <p class="ql-block"> 国界线全长423米,使用5068枚玉石心铺成,纪念1950年6月8日中缅建交,黄色代表中国,白色代表缅甸,这是全世界最贵的国界线。</p> <p class="ql-block"> 中缅友谊桥,用7777块玉石铺成。以前,过了桥,走十多步,就出国了。</p> <p class="ql-block"> 桥对面缅甸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 卖东西的缅甸小孩。</p> <p class="ql-block"> 瑞丽还有一个国人不应忘却的地方——畹町。“畹町”在傣语的意思是太阳当顶的地方,1985年以前,畹町是全国唯一的县级镇,1985年1月31日撤镇设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市,1999年畹町市撤销,并入瑞丽市,现在是瑞丽市辖镇。</p> <p class="ql-block"> 畹町口岸。</p> <p class="ql-block"> 畹町在抗日战争时期可是赫赫有名,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全线贯通,畹町做为滇缅公路中国段的终点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国际交通要道,援华的大批抗日物资从这里进入内地,1945年1月史迪威公路修通后,在畹町和滇缅公路相接,畹町成为盟军大本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畹町桥。</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中缅界河桥。滇缅公路通车时畹町桥是一座单孔石桥,1945年1月毁于战火,同月,中美工兵联合搭建钢架桥。</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见证历史的桥梁,十万远征军从这里踏出国门,进入缅甸,抗击日寇;日军从这里窜入滇西,侵占怒江以西两万平方公里国土,还是在这里,1945年1月20日,中国军队将日寇赶出国门。</p><p class="ql-block"> 1956年12月15日,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吴巴瑞总理从畹町桥步行入境参加边民联欢大会,这也是周总理外交生涯中唯一一次步行回国。</p> <p class="ql-block"> 滇缅公路上还有一座特别著名的桥梁——惠通桥。</p> <p class="ql-block"> 惠通桥跨越怒江天险,是云南第一座钢索柔性桥,是一座改写抗战历史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5日,日军先头部队化装成难民混到惠通桥,守桥的远征军工兵营长张祖武果断炸桥,阻敌于怒江西岸,从此日寇未能再前进一步。</p> <p class="ql-block"> 两年后,1944年5月11日,中国军队强渡怒江,滇西反攻的松山战役、腾冲战役先后打响。</p> <p class="ql-block"> 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发起松山战役。松山位于保山市龙陵县腊勐镇大垭口村,山势极为险峻。八十多年过去了,如今走进松山战役遗址,从依然保存完好的战壕、掩体、弹坑等遗迹可以想见当年战斗的惨烈。</p> <p class="ql-block"> 松山主峰子高地有两座日军碉堡,远征军采用坑道爆破,在碉堡下填塞120箱三吨TNT炸药,左侧70箱,右侧50箱。</p> <p class="ql-block"> 爆破后留下的落坑。</p> <p class="ql-block"> 这座碉堡有75名日军士兵,爆破后四人震昏被俘,其余全部被炸死。</p> <p class="ql-block"> 松山战役历时三个月零三天,远征军伤亡7773人,歼敌1288人,成功收复松山。</p> <p class="ql-block"> 松山主峰南侧的中国远征军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 雕塑群是著名艺术家李春华制作的,由夏装士兵、冬装士兵、炮兵等十二个方阵组成,共402座塑像,情态逼真,气势恢弘,特别震撼。</p> <p class="ql-block"> 将军方阵。</p> <p class="ql-block"> 娃娃兵方阵。</p> <p class="ql-block"> 松山战役鏖战正酣时,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打响了腾冲收复战,1944年9月14 日腾冲光复,为纪念阵亡将士,1945年7月7日,国殇墓园落成。</p> <p class="ql-block"> 忠烈祠。</p> <p class="ql-block"> 正檐下悬挂的“忠烈祠”匾是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题书,门额上的“河岳英灵”匾是蒋介石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 小团坡,安葬20集团军阵亡将士忠骸的墓群。</p> <p class="ql-block"> 墓群分布72行3346块墓碑,东半山安葬53军阵亡将士,右半山安葬54军阵亡将士。</p> <p class="ql-block"> 小团坡顶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 盟军碑。</p> <p class="ql-block"> 倭冢。</p> <p class="ql-block"> 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站在先烈用生命守护的滇西大地,感慨万千,唯有铭记,方得始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