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之行(2)——我们的阿勒泰——禾木村,喀纳斯湖

杨柳依依

<p class="ql-block">  这次新疆北疆之行,历时12天,在新疆的行程八千多里路,去了两个地区——阿勒泰和伊犁地区,看最美草原,赏草原花海,住景区民宿,晚看星星晓看晨雾和日出,沙漠,戈壁,草原,雪山,森林,河谷,湖泊,毡房,牛羊,一路的美景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行色匆匆,大美新疆不是这十几天就能看明白的。但就是这匆匆一瞥就令人惊艳,叫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2025.7.3</p> <p class="ql-block">  去年在央视一套看了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直接带火了两件事,一是李娟的散文,一是阿勒泰旅游。这部改编于李娟同名的《我的阿勒泰》,我看了第一集后就在网上下单买来读。去阿勒泰旅游的愿望直到今年终于实现了。</p><p class="ql-block"> 今年六月底正式开通的阿禾公路把阿勒泰更清晰地,距离更近地呈现给游客。</p><p class="ql-block"> 我们于7月3日上午进入阿禾公路零公里起点,算是最早一批通过阿禾公路进入阿勒泰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阿禾公路是连接阿勒泰市与喀纳斯景区禾木村的旅游公路,全长209.45公里,今年年6月30日正式通车,将两地车程从6小时缩短至3小时。</p> <p class="ql-block">  新疆的风景在路上,阿禾公路的风景在牧场上。一路经过牧民的夏牧场,牛羊成群的在牧场上悠闲的吃草,白色毡房零零星星搭在河谷旁。阿禾公路的通车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对他们来说,放牧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牧场就是他们的家,我们只是这里的过客,除了欣赏不能去打扰他们。</p> <p class="ql-block">天气正好,蓝天白云下面,一个个牧场,一座座毡房,一群群牛羊在我的眼前一晃而过。这一个个景象定格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藏在我的手机里,印在我的心上。我的眼睛应接不暇,只想车子慢点开,只怕手机不够拍。车子载着我们在路上跑。我却一直看着外面,羊群全都心无旁骛,哪管公路上车子流喧嚣,它们的眼里只有牧场上的草。</p> <p class="ql-block">我们中途在这片草场上儿休息,拍照,第一次看到这么美的草场,松林,可想而知有多么兴奋。草矮矮的,密密的,整齐的像是修剪过似的。还有那松树,像列队的士兵,一个个妆容整齐,绝没有半点邋遢模样。远处的山绵延起伏。草的浅绿和松林的苍翠一明一暗,配合默契。</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于下午四点到达禾木村,一下车,一股寒意袭来,这里的温度比外面低多了。我们都换上了冲锋衣。</p> <p class="ql-block">  禾木风景区位于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是一个由哈萨克人和图瓦人共同聚居的小村庄。</p><p class="ql-block"> 村子里所有的房屋都是朴素的小木屋,没有一块砖头,它们散乱地分布在山间的谷地里,禾木河在村旁流过,河水清且浅,河面很宽阔。一座桥把村子和后山连接起来。村子周围有草原、村后有一大片白桦林。</p><p class="ql-block"> 这些小木屋夏天基本都被租出去做民宿,冬天他们回到这里过冬。有的小木屋主人夏天也住在这里。我们住的这家民宿的主人就住在阁楼上。旁边有他们的牛羊圈。他们养的狗和猫都在这几。小白看到了主人,可惜我们没遇到。</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院子,院子由木栏围着。几座小木屋连着,后面有他们的牛羊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禾木村的小木屋除了改造房子里的设施,基本完整的保存原貌,连栅栏都是破旧的,村子里的路也基本没有硬化。如果不是院子门前的民宿名称,还有院子里种的花花草草,那纯粹就是图瓦人的家。</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先去看了训鹰的地方,那么多老鹰在低空中盘旋,聚集在这里,原来游客在用肉喂鹰,这里的鹰也学会了吃嗟来之食。</p><p class="ql-block"> 禾木河边有一处白桦林,高大的白桦树遮天蔽日。有一个配皮肤的高大的哈萨克男子骑马从这儿过去。林子里很适合谈恋爱。</p><p class="ql-block"> 从白桦林里出来,沿着山路到了村里的最高峰——美丽峰,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禾木村的全貌。它安详的卧在山脚下,禾木河静静的从村边流过。村子里的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与世隔绝,直到有一天游客闯入了他们的生活。直到有一天资本进入,原始村落变成了成了景区,原住民统一搬迁,商业化开发和原住民传统文化以及生活习俗真是一对大冤家。不知道这里的村民作何想法。年轻人当然喜欢,老年人更怀旧。</p> <p class="ql-block">  7月3日这天,禾木村下了一场雨,大家都觉得晚上星星肯定得躲着了。半夜,我和红墨两点多起床出来抬头一看,哇,满天的星星,太美了!突然嗖的一声,一只偌大的狗闯过来从我们身边溜走,吓得我俩魂飞魄散,还好这是一只友好的狗,它不叫也没有停留。待我们惊魂定下,又继续看星星,拿起手机想拍照,可是光线太暗就是拍不了。没有留下满天星的照片和我俩半夜出来看星星的证据甚是遗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日早晨,正睡的香,一声“快起来看晨雾!“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是周老师,我立马起床和她一起走到在院子外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啊!清晨的禾木村,是那样的宁静安详,整个村子还在沉睡中,雾已经悄悄的缓缓的包围了村子。山哪,树林哪,都沉浸在轻轻柔柔飘飘渺渺的雾里。阳光透过雾挤了里点进来,给小木屋洒上了一点金光,是那么柔和,那一座座小木屋就像童话中一般。游客基本都还在熟睡中,偶尔见到一两个晨跑的。我们沉醉其中舍不得离去,生怕一个转身这雾就会轻轻悄悄地离去,就像它轻轻悄悄地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阳光一点点渗入,晨雾也渐渐消退!禾木村又开始了崭新的一天。</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日我们离开禾木村,前往喀纳斯湖。</p><p class="ql-block"> 喀纳斯和禾木属于同一大景区。它们都在布尔津县。喀纳斯湖与禾木村相距约30公里,</p><p class="ql-block"> 喀纳斯山高路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世人很少能到达这里。</p><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前在央视看了喀纳斯的湖怪之谜的节目。当时只对湖怪感兴趣,至于喀纳斯湖有多远,风景如何却没有关注。这湖怪早就被传得沸沸扬扬,直到2012年被央视做专题报道,详尽地解读了水怪的真相。当时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来到这遥远的喀纳斯湖,欣赏这美丽的风光。</p><p class="ql-block"> 这儿天蓝,云白,水和山以及树呈现不同层次的绿。这绿,仿佛是由一位画师拿着一只一大的狼毫,手轻轻一挥洒,颜色就淡点,重重一划拉,色彩就浓了。不过我们还算见识过九寨沟的水对此并没有特别的激动。但在新疆这样一个缺水的地方有这样一个胜似仙境的湖着实难得。何况它不是还有水怪的传说吗?</p><p class="ql-block"> 在游湖时,我在想,这一百多米的湖心深处藏着什么呢?那曾经沸沸扬扬的大红鱼还在吗?船游到中途,突然晃动起来,我突然有点担心,难道是水怪在作怪?还是有人故意而为?可是船长缺淡定得很,他站起来,一会儿就停止了晃动。</p><p class="ql-block"> 游湖后我们去看了喀纳斯美丽的三弯。</p><p class="ql-block"> 观鱼台:登上观鱼台俯瞰喀纳斯湖全貌,湖光山色净收眼底,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p><p class="ql-block"> 神仙湾是喀纳斯湖在山涧低缓处形成的一处浅滩,山景,湖水,树木相映,如临仙境。很多游客在这儿驻足停留,拍照打卡。</p><p class="ql-block"> 月亮湾蜿蜒于河谷间,在上面看仿佛两个弯弯的月亮。</p><p class="ql-block"> 卧龙湾:因其湖中小岛形似蛟龙窝盘戏水而得名,湖四周植被茂盛,繁花似锦,犹如一幅美丽的油画。</p><p class="ql-block"> 喀纳斯湖,我们远道而来看到了你浩渺的绿,近距离感受了你的神秘,这短暂一瞥就是永恒。</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们眼中的阿勒泰。两天时间匆匆而过,还是被阿勒泰的美震撼到了。阿尔泰山,湖泊,森林,夏牧场,阿禾公路,牛羊,骑马的牧民,原始村落,小木屋,还有那一碗好吃的牛肉拌面,阿勒泰人热情好客,拌面不够可以免费加哟。</p><p class="ql-block"> 正如歌里唱的那样:我们新疆个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p><p class="ql-block"> 大美新疆等你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