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丹东——二战战俘营——帅府——沈阳故宫博物馆——沈阳北

李舜华

<p class="ql-block">6月13日早晨7点,大巴离开丹东市,向沈阳市开去。历时需要近3个小时。路上进到一个朝鲜民俗馆,其实就是一个购物点。里面金银、玉石、人参、鹿茸、熊胆粉等等。</p> <p class="ql-block">离开朝鲜民俗馆,大巴继续前行,沈阳的母亲河——浑河闯入眼前。</p> <p class="ql-block">浑河,是辽宁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内河。因在车上拍摄,也没能好好欣赏,一晃而过。</p> <p class="ql-block">路过盛京大剧院。</p><p class="ql-block">沈阳市,古称盛京、奉天。</p> <p class="ql-block">来到沈阳市,我们首先参观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是在原侵华日军设立的奉天俘虏收容所(1942-1945)遗址上建立的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该馆占地面积1.2万余平方米,保留战俘营房、日军办公用房等建筑遗存。</p> <p class="ql-block">通过300余幅历史图片、150余件文物及档案,系统展示了日军对美、英、澳等国战俘实施强制劳役、虐待的历史真相,以及中国民众与战俘互助的感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1942年10月7日晨,在马尼拉1号码头,日军强行让1993名盟军战俘登上破旧的日籍"鸟取丸"号货船。在这艘被战俘称为"死亡之船"的货船上,盟军战俘经历了饥渴、疾病、虐待甚至死亡,最终在一个月后,船才驶达韩国釜山港,转陆路到沈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战俘营,盟军俘虏被迫劳动,忍受寒冷和饥饿。即使生存环境恶劣,他们想法破坏生产工具、锻炼身体,顽强战斗。</p> <p class="ql-block">深受日本殖民统治之苦的中国工友,在自身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仍经常偷偷给饥饿中的战俘提供食物,帮助他们获取必需物品,提供外界信息,给了他们顽强面对困难的勇气。盟军战俘与中国工友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1号战俘营是当时关押盟军俘虏的三个兵营之一。该结构采用水泥、砖、木等混合结构,有上下两层,屋顶原本是用铁皮砌成。占地1165平方米,是沈阳战俘营保存至今的唯一建筑。</p> <p class="ql-block">纪念广场</p><p class="ql-block">这是为纪念生活在战俘营里遭受苦难的战俘而建立的纪念广场。纪念墙上镌刻的 ,是长眠于此战俘营的战俘名单。</p> <p class="ql-block">幸存的战俘老兵,多年后携家人重游,凭吊当年失去的战友,以及心酸血泪回忆的各种照片,令人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二战胜利,日军受降。</p><p class="ql-block">“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遗址陈列馆,昭示后人:必须正视历史,不能随意篡改。要让和平、友谊、 进步,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旋律!</p> <p class="ql-block">已到中午,我们在沈阳最热闹的市区中街吃中餐。饭后来到“帅府”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雕像</p><p class="ql-block">张氏“帅府”是北洋军阀张作霖及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私宅,总占地3.6万平方米,也是迄今为止东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p> <p class="ql-block">这辆车是中国制造的第一辆小轿车。</p> <p class="ql-block">帅府大门古色古香,雕梁画栋,色彩鲜艳,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帅府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东院是中国传统风格的四合院,院内绿 树成荫。</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的书房</p> <p class="ql-block">客厅</p> <p class="ql-block">卧室</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好几位夫人的卧室分开在四合院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欧式风情的大青楼。</p> <p class="ql-block">中西合璧的小青楼</p><p class="ql-block">小青楼里住着张作霖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懿及儿女们。张作霖被炸后也是在小青楼死亡。五夫人以临危决断的“秘不发丧”策略延缓东北沦陷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欧式风情,恢宏气派,彰显张氏家族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张氏帅府博物馆复原陈列包括《张作霖卧室、办公室、书房、议事厅复原陈列展》《张学良、于凤至卧室复原陈列展》《张学良办公室复原陈列展》《东北政务委员会办公室复原陈列展》《老虎厅“枪毙杨常”复原陈列展》等项展览。</p> <p class="ql-block">这个保险柜是原物真品。</p> <p class="ql-block">屋内复原的装饰摆设都很精美。</p> <p class="ql-block">上张照片为张学良生活照,头上戴的帽子为赵一荻所织。下张照片是张学良夫妇与孙子。</p> <p class="ql-block">复原的办公室、书房、书桌。</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些墙砖为国外进口,1美元一块。</p> <p class="ql-block">老虎厅。张作霖、张学良商议大事的厅堂。</p><p class="ql-block">张学良1929年1月10日晚,张学良以“阻挠统一,跋扈专权”为名,下令将奉系元老杨宇霆、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枪杀于帅府老虎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水榭亭台的帅府花园。</p> <p class="ql-block">于凤至在帅府外面为赵四小姐买的楼房。</p> <p class="ql-block">赵四小姐(赵一荻)用的钢琴。</p> <p class="ql-block">帅府出来,马不停蹄来到清*沈阳故宫。</p> <p class="ql-block">参观者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始建于1625年,曾是清朝初期的皇宫和陪都宫殿,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及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清朝迁都北京后(1644年),沈阳故宫成为东巡谒陵的皇帝行宫,历经康熙至道光四朝共10次东巡扩建。‌‌</p> <p class="ql-block">崇政殿的藏传佛教天花彩绘与汉族金龙盘柱,建筑融合汉式琉璃技艺、蒙藏装饰纹样与满族传统。</p> <p class="ql-block">崇政殿</p><p class="ql-block">崇政殿在沈阳故宫内的中路前院正中,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金銮殿”,是沈阳故宫等级最高、最重要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正在维修中的凤凰楼</p><p class="ql-block">皇太极在此召见大臣、议事及作为军事瞭望台。</p> <p class="ql-block">孝庄文皇后</p><p class="ql-block">清太宗皇太极妃嫔,顺治帝生母,康熙帝祖母,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p> <p class="ql-block">后宫由关睢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组成,与中宫皇后所在清宁宫共同构成"台上五宫"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宫内</p> <p class="ql-block">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长廊</p> <p class="ql-block">不少人穿着古装拍照,穿越时空,体验着古代的风情世故。</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大政殿</p><p class="ql-block">‌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25年营建的重要宫殿,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故宫博物院内,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兼具满汉藏多元风格,是清初举行大典及政治活动的核心场所。</p> <p class="ql-block">大政殿与两侧呈八字形排列的十王亭共同构成独特的军政建筑群,体现了满族八旗制度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两侧的十王亭</p><p class="ql-block">十王亭以左右翼王亭为中心,两侧呈雁翅状分布八旗亭,体现满族八旗制度特色。</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沈阳故宫,金瓦映日,朱墙凝霜,一砖一瓦,一宫一殿,一物一件,让你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先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我在尽情欣赏游览中,完美捕捉其建筑壮丽与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金碧辉煌的沈阳故宫,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来到沈阳步行街。</p><p class="ql-block">街头一瞥,随意拍了几张照片,以作回忆。</p> <p class="ql-block">刘老根大舞台</p> <p class="ql-block">沈阳北火车站(逐日)雕塑。</p> <p class="ql-block">至此,东北专列之旅最后一站结束了。列车在22点开出,一路向南,游客将在南京、无锡、苏州、上海及浙江、江西等地下车回家。我们将在上海松江站下车。6月15日下午2点多,我们下车,到浦东家中已是5点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