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淬炼成长 实践创造幸福——让劳动教育成为撬动“五育”全面发展的“支点”

。。。

<h3><br>  当劳动教育超越技能传授,成为连接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教育便有了温度。7月20日上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晴川实验小学尤竹青书记带来《劳动课程设计与实施:服务性劳动》专题讲座,为参训教师揭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深层逻辑与实践密码。</h3> <h3>  一个脱口秀短视频轻松开启了本次课堂,脱口秀带来的不仅是欢乐,也启动了老师们对劳动教育的思索……</h3> <h3>  尤老师以一个个真实鲜活的课堂实例为我们阐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劳动教育疗愈孩子们的心理……</h3> <h3>  尤老师以汉阳区中医药老字号“叶开泰”为资源,开发项目系列课程,将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劳动智慧思维,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中医药文化,赋能劳动核心素养!</h3> <h3>  针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讲座特别强调&quot;这是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应有的样子&quot;。尤竹青书记指出,劳动教育需突破传统认知边界,培养兼具多元技能与适应力的劳动者。劳动要真实、自然的发生,不要在意劳动结果的失败!失败也是一种劳动体验!<br>  </h3> <h3>  此次讲座不仅梳理了服务性劳动课程设计的理论框架,更通过具体流程与目标阐释,为教师们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指引,助力劳动教育真正成为学生与社会连接的温暖桥梁。</h3> <h3>  7月20日下午,武汉市育才小学高级教师胡静娴老师带来了《关于服务性劳动的探索与思考》,以《清理图书馆 我出力》课例为契机,阐述了十大任务群中“服务性劳动”中“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如何设计课程。同时,也提出了“我们需不需要这样的服务?如何激发学生内驱力服务?”等系列问题。让学生萌发主动服务意识,从而体验劳动带来的被需要的价值和快乐!</h3> <h3>  服务性劳动旨在唤醒学生的服务意识,激发学生的服务动机,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h3> <h3>  一场讲座,一次思想的破冰。当服务性劳动被赋予课程化的灵魂,它便成为滋养学生品格、赋能社会发展的‘双赢’教育。期待参训教师将今日所学化为明日之行,让劳动教育的种子在恩施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