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甘肃省嘉峪关市的戈壁滩上,八棵杨树倔强地生长着,它们的故事始于六十年前一群养路工人的铁锹与汗水。这八棵树不仅是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更在时光流转中升华为一种精神符号——"八棵树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甘当路石。学习“八棵树精神”让我深刻感受到公路养护事业的伟大与不易。以下是几点感想:</p><p class="ql-block"> 一、扎根基层的坚守</p><p class="ql-block"> “八棵树”在戈壁滩顽强生长的场景,象征着公路人扎根艰苦环境的决心。这种“把根扎深”的精神让我明白:无论岗位多么平凡,只要用心坚守,就能在自己的领域创造价值。比如养护工人常年驻守偏远路段,默默守护道路安全,正是这种“扎根精神”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二、艰苦奋斗的实践</p><p class="ql-block"> “八棵树精神”中的“艰苦奋斗”并非空洞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例如,在暴雨、地震等灾害中,抢险队伍不顾危险抢修道路,用双手和汗水保障交通畅通。这种精神告诉我:面对困难时,唯有迎难而上、不懈努力,才能解决问题,实现目标。</p><p class="ql-block"> 三、无私奉献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甘当路石”的奉献精神让我深受触动。养护工人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日夜巡查路面、清理边沟,只为让公众出行更安全。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态度提醒我: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个人名利,而在于为集体和社会付出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四、团队协作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八棵树精神”强调团结协作,如同戈壁滩上的树木相互依偎抵御风沙。在公路养护中,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才能高效完成任务。例如,日常养护中,测量员、修补工、清障员各司其职,共同保障道路质量,这种协作精神值得学习。 </p><p class="ql-block">五、匠心传承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老一辈公路人用炉铲挖坑种树,新一代用技术创新提升养护效率,精神在代际间传承。这让我意识到:传承不仅需要坚守传统,更要结合时代需求创新。例如,利用无人机巡检、智能养护系统等技术,将“匠心”与“科技”融合,让“八棵树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白:作为新时代的公路养护工人,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应以“八棵树精神”为指引,用坚守、奋斗、奉献和协作书写属于自己的“公路故事”。这种精神不仅激励我提升专业能力,更让我懂得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不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