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

美篇大师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我拾级而上,踏过叠彩山湿漉漉的石阶。越登越高,脚下青苔沁凉,两旁奇石嶙峋,岩层彩带般蜿蜒盘绕,渐晚的天光里透出深浅不一的石青,赭红与苍黄。终于攀至明月峰顶,整个桂林豁然铺展。</p><p class="ql-block"> 凭栏俯瞰, 漓江如一条碧色软缎,穿城绕郭,在尘埃中泛着莹莹清光;远处群峰点点,似无数青螺静卧于薄纱雾帐之中,又似碧海初平后浮出水面的仙屿。那影影绰绰的孤峰,近处将心静泊的渔船相对仿佛天地间默然无言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往下一看,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的宋城古色古香,它的墙雪白,宛如一张洁白无瑕的画布。青瓦则呈现出一种沉稳、古朴的色调。二者结合,使建筑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这种对比又和谐的色彩组合,就像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以简洁的色彩营造出深远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暮色沉静漓江时,宋城的灯笼次第亮起。那光不是刺目的电,而是仿宋的“省油灯”——青瓷盏里盛着桂林茶油,灯芯是晒干的荔浦芋茎。光影在灵渠模型上流淌,忽然一阵骤雨,檐角滴水竟将沙盘上的微型战船冲得歪斜,像重演八百年前马援将军征交趾时,楼船被灵渠暗礁所困的旧事。雨停后,岸边桂树落下金黄小花,瞬间铺满“静江府”的石板路,南宋的月光与今夜的月光,在湿漉漉的桂花上重叠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我们乘车来到了桂海晴岚喂小动物。到了桂海晴岚,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冲了进去!</p><p class="ql-block"> 到了里面,抬头就是一笼鹦鹉,它们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树枝上闭目养神,还有的趴在笼子上欣赏风景。只见二姐拿起自动雨伞,一按按钮,鹦鹉们受惊,全部飞了起来,有趣极了。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只棕色的马,我瞬间想起有一种草,很多动物都喜欢吃。我立刻四处寻觅,终于找到了一把。迅速回到马圈,把草给了马儿。它果然把头凑到我这里吃了青草。突然大姐叫我们过去。我们迅速跑了过去,发现那里有一只梅花鹿。它个头不大,全身橙红色,还有一些白色的斑点,伴随在他的身上,可爱极了。</p><p class="ql-block"> 站在桂海晴岚回望,叠彩山的石阶还隐约闪着午后的光。风从漓江来,带着水汽与远山的回声,把所有颜色都洗成清透的釉——青是山脊,白是云脚,绿是尚未合拢的稻田。我忽然明白,所谓“桂林”,不过是千万年前大地随手泼的一幅青绿山水,而我有幸在这一日,做了它最短暂的墨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