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故事、六

书写中国海清老师

<p class="ql-block">字强字立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稳扎稳【打】</p><p class="ql-block"> 打也者,中国文化之击者也。《说文》:“打,击也。从手,丁声。”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文天祥《过零丁洋》 :“身世浮沉雨打萍。”《五灯会元》:“但见往来人,尽打半边月。”李重元《忆王孙》:“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元好问:“乱打新荷雨未休。”纳兰性德:“铁马叮咚打夜窗。”</p> <p class="ql-block">字强字立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一【针】见血</p><p class="ql-block"> 针也者,中国文化之芒者也。《说文》:“鍼,所以缝也。从金,咸声。”《集韵》:“针,缝也。”《广雅》:“针,刺也。”《一切经音义》:“鍼,俗作针。”《淮南子》:“针成幕,蔂成城,事之成败必由小生,言有渐也。”《三国志•华佗传》:“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李白:“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杜甫:“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白居易:“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王安石:“孪足四五年,下针使之走。”</p> <p class="ql-block">字强字立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岁】不我与</p><p class="ql-block"> 岁也者,中国文化之年者也。《说文》:“岁,木星也。越历二十八宿,宣遍阴阳,十二月一次。”《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魏风•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鲁颂•閟宫》 :“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书•尧典》 :“朞,三百有六旬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屈原《九辨》:“岁忽忽而遒尽兮,老冉冉而愈弛。”子曰:“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史记•孔子世家》:“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p> <p class="ql-block">字强字立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相【时】而动</p><p class="ql-block"> 时也者,中国文化之光阴者也。《说文》:“時,四时也。从日,寺声。”《周礼•阍人》:“以时启闭。”孟子曰:“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吕氏春秋》:“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淮南子》:“四时者,天之吏也。”陶渊明:“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欧阳修:“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p> <p class="ql-block">字强字立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心知【肚】明</p><p class="ql-block"> 肚也者,中国文化之腹者也。《玉篇》:“ 肚,腹肚。”《广雅》:“胃谓之肚。”孟郊:“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寒山:“饱食腹膨脝,个是痴顽物。”苏轼:“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箝在口。”王安石:“蜘蛛虽巧不如蚕,蚕腹有丝蜘蛛肚无。”释师范:“肚皮包藏万卷,舌尖口快如风。”《五灯会元》:“布袋和尚肚皮大,兜率天宫藏不得。”潭柘寺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冯梦龙:“蝤蛑肚里丝多少,蜘蛛腹内计难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