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上海苏州河畔的人文地理故事

米子杂记

<p class="ql-block">  “笃悠悠”看上海,上海苏州河旅游水上航线开通了。你在船上看风景,岸上看你是风景。苏州河见证了上海城市的变迁,它一直是上海的一道美丽风景线。船过一条河,读懂一座城。据了解,目前首批投入运营的游船已有10余艘,配备绿色电动能源、景观灯光造型和移动拆卸座椅。“悠游苏州河”是上海市一项融入历史文脉、融入城市风貌、融入市民生活的旅游精品项目,于前年底首次面向市民游客开放,目前有4个码头可供游人购票游玩。我曾二次游览苏州河畔,第一次是步行,那是一次假日文化之旅。从上海著名的玉佛寺走起,一路沿着苏州河岸边,感受上海的创意文化和爱国主义文化,感受海派文化独特的魅力。那天我真的是被“震撼“了,这条线的“网红景点"还真是不少,“天安千树”、莫干山50号文化创意园、“熊爪"咖啡、上海大陆银行仓库旧址,半天时间,真让人目不暇接。第二次是“笃悠悠”看上海,坐的是游船,感受苏州河畔不一样的风景。今天,趁着周末,整理了那两次旅行的照片,我就跟大家说说上海苏州河畔的人文地理故事。</p> <p class="ql-block">  记得女儿刚来上海时,就是在这附近工作,当时买了个很小的老房子也在静安区附近。苏州河就位于申城的这一带,但我还没有好好的走过。这里是上海的市中心,承载着申城的不少近代史,也记录了上海的改革开放史。这里有千年古刹玉佛寺,也有上海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遗存,还有不少文化创意产业的“网红”点。这是上海玉佛寺,它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玉佛寺是一座仿宋殿宇建筑,布局严谨,占地面积约11.6亩,建筑面积8856平方米。玉佛寺建筑师承宋代寺院风格,中轴线上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三重殿堂,东西两侧配建有观音堂、铜佛殿、卧佛堂、怀恩堂、禅堂、斋堂等。</p> <p class="ql-block">  我虽无宗教信仰,但我深信“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道理。在心绪不宁时,走进佛寺总能让我有所领悟。或许,那些虔诚的佛教信徒,正是体会到了这份静谧的深远意义。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外观为宋式两层宫殿式建筑,古朴庄严。殿正中是释迦牟尼佛,两侧分别是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尊大佛趺坐在莲花座上,神态安详。玉佛楼因供奉玉佛而得名。此尊玉佛坐像,高1.95米,由整块玉石雕琢而成。佛像结跏趺坐,左手掌心向上放在左腿上,作禅定印,表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虑入定,最后觉悟成佛右手自然下垂,手指触地,称“触地印”。据有关资料介绍,玉佛寺创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师。清光绪八年(1882年),普陀山慧根法师朝五台,开山取玉,雕成五尊玉佛,并请回普陀山。路经上海时,留下坐佛、卧佛各一尊,即在江湾镇造庙供奉,称玉佛寺。</p> <p class="ql-block">  来上海苏州河旅游,细心的旅客发现,近些年来在上海的苏州河畔出现了一个“长满树”的建筑物,不少市民将它形容为钢筋城市中的山丘,既有现代城市的科技风,也有属于大自然的那一份独特的风貌。这就是位于苏州河畔的“天安千树”,上海又一“网红"地!这个建筑之所以被称为“千树”也是有缘由的,因为这个项目用了整整1000棵树,是不是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呢?它是由2012年奥运会花瓣形火炬的英国建筑师托马斯设计。这座“长满树”的房子就坐落在苏州河畔,好似一座小山丘一般伫立在苏州河畔,有山有水,好一副诗情画意,不仅如此,这所“树房子”就建在一座废弃的公园里,正可谓是“废物利用”的最佳典范。</p> <p class="ql-block">  上海苏州河,在90年代以前,以前是一条发臭、发黑的市内河流,由于当时城市污水直排河道,所以苏州河污染非常严重,沿河几乎没有什么商业区和住宅建筑,基本河岸都是码头、仓库、工厂。后来上海苏州河进行了大投入改造,所有城市的污水,另建了污水管道来输送,不再排放到苏州河,累年的河道清淤改造,以及上游水源地治理,渐渐苏州河已变成上海高颜值的景观河,目前河边不仅多了一座“千树”网红建筑,而且还有不少文化创意园区,莫干山50号创意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它也是普陀区的一个“网红”点,参观的人川流不息。M50创意园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其前身为上海春明粗纺厂。2000年起开始打造艺术创意园区,2011年7月,上海春明粗纺厂正式更名为上海M5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园区占地面积约36亩。这里,已成为普陀区一个以“艺术、创意、生活”为核心价值的文化品牌。</p> <p class="ql-block">  M50创意创意园位于上海莫干山路50号,它也是上海最具规模和质量的当代艺术社区。自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50幢,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纺织建筑遗存。2005年4月被上海市经委挂牌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命名为M50创意园。目前,M50创意园内拥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拥有的140多个艺术家画廊、工作室等创意机构,并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创意氛围。这几年,M50引进了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以色列、加拿大、挪威、中国香港在内的1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来自国内十多个省市的130余位艺术家以及画廊、平面设计、建筑师事务所、影视制作、环境艺术设计、艺术品(首饰)设计等。其中由瑞士人劳伦斯创办的香格纳画廊和由意大利人乐大豆创办的比翼艺术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好的画廊,并在国际艺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而上海开麦拉影视传媒机构以其雄厚的实力吸引了众人的眼球。这些艺术家及创意设计机构的入驻营造了苏州河沿岸浓厚的文化气息,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M50将吸引更多的创意大师入驻,打造国际化创意园区。并成功举办了2005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2005时尚之夜、法国工商会、中国传统节日乙酉中秋论坛、宝马车展、诺基亚及西门子产品推广等一系列时尚活动,使之成为苏州河边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上海时尚文化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  M50创意园虽不及北京的798大,却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还是电影《何以笙箫默》的取景地。M50的文化其实颇有上海本地的风格,不同于全国其他城市的艺术园区,这里的艺术韵律并非那种毫不排他、对“网红文化”照单全收的包容风格。由于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这个文创园区充满了上海工业元素。M50的前身是始建于1938年的上海信和纱厂,后更名为上海春明粗纺厂,2011年改为M50创意园区,成为艺术家的创作聚居地。随处可见的管道、钢架、天台、水泥墙糅合了彩色涂鸦、冷暖光、咖啡香,营造出一种别致的工业艺术感。园内人居环境也不错,有小餐馆、餐厅,也有咖啡厅、饮品店等等,足够满足嘴巴和胃基本的需求。不过正餐价格稍贵,可以避开正餐时间。走累了喝杯咖啡,吃个冰淇淋,也是颇为惬意的。园区正门出去不远,还有一个“网红”咖啡店,名字叫“熊爪”咖啡,很有创意哦!“熊爪”咖啡最近在上海非常火,大家在这里除了可以品尝咖啡外,还可以在这里找到家的温暖。这家店的店员是残疾人,并且用一种特殊的服务方式吸引大家前往。目前门店已经成为了上海地区热门饮品店头一名,吸引了超过数千万人的关注。熊爪咖啡不设堂食,开业短短几天的时间就火爆整个网络,毛茸茸的熊爪在灯光以及水泥墙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可爱。从顾客的角度可以发现,这家店四周都是水泥墙,而且只有一个不规则的“洞口”,充满了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  除了上述三个“网红”景点外,苏州河畔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大家一玩。一天时间肯定是不够的,如果你想快速游览苏州河,坐旅船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是“悠游苏州河”的一个游轮码头,它以长风码头为起点、中山公园为终点,沿途走过中央制药厂旧址、上海火柴厂旧址、来福士广场等文化地标,表现上海“开拓精神”的行走路线。昌化路码头则近邻网红新地标天安千树;以昌化路码头为起点,途经福新面粉二厂、申新九厂、信和纱厂等民族工业旧址,见证民族资本家们实业救国,反映“实干精神”的工业遗迹路线等。四行仓库码头就在地标四行仓库旁;以四行仓库码头为起点、南京路步行街为终点,回望苏河两岸民族工商业风云,最能体现上海“民族精神”的水陆联动路线。外滩源码头近邻乍浦路桥,覆盖和平饭店、海关大楼等外滩优秀历史建筑群的线路,生动诠释上海的“城市精神”。</p> <p class="ql-block">  这几年百一部叫《八佰》的电影很火,讲述的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 这里是电影展示的主战场----四行仓库的旧址,至今仍保留着残垣断壁,墙上密集的弹孔触目惊心。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役爆发。80万国军惨败于25万日军。为掩护大部队撤退,10月26日,中校团副谢晋元奉命率领八百将士进入上海闸北四行仓库开始抵抗以拖延日军侵略的步伐。在抵抗日军四天四夜后,于11月初带领数百幸存将士退守至苏州河南岸的租界。在这四天四夜中,中国将士坚守使命,奋勇抵抗,视死如归的感人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却告诉了我“落后就会挨打”这个残酷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在苏州河靠近上海老外滩的地方,还有一个景点值得参观,它就是上海邮政博物馆,它原来是上海邮政总局的所在地。上海市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该博物馆位于上海市苏州河畔、四川路桥北侧的原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内(上海市虹口区北苏州路250号),它也是中国第一家省级邮政行业博物馆,其建筑总面积为25294平方米。建筑物外形呈“U”字型,地下一层,地面四层。上海邮政博物馆由一楼中庭展区和二楼陈列主展区组成。一楼中庭原为天井,用于汽车邮运场地。二楼陈列主展厅、屋顶花园和底楼中庭场景展厅四个部分组成,二楼分为前厅——朱学范,以及起源与发展、网络与科技、业务与文化、邮票与集邮四个展区。</p> <p class="ql-block">  在靠近老外滩的地方,苏州河上还有一座桥非常有名,它就是外白渡桥,它是上海市境内连接黄浦区与虹口区的过河通道,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也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据有关资料介绍,1856年,第一代外白渡桥建成,名为“威尔斯桥”。1876年,第二代外白渡桥建成,定名为“公园桥”。1907年,外白渡桥建成并沿用至今。在外白渡桥边上,还有一个上海证券博物馆,它也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地方,博物馆的上部是浦江饭店。浦江饭店,原名礼查饭店,始建于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是中国第一家西商饭店,也是一座维多利亚时期巴洛克式建筑格的饭店。1990年12月,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建国以来内地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当时的证券交易所的结算交易大厅就设在饭店的一楼,是由一楼的交谊舞大厅改造后建成的,它见证了新中国股票证券交易的一个历史性时刻,目前这里主楼的一至三层已改造为上海证券博物馆,值得一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