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纸流年里的缺席者</p><p class="ql-block"> ——致纪平、李连合、陈红同学</p> <p class="ql-block">在济宁二中七五级高二一班毕业50周年的庆典聚会上,凤凰台植物园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砖小路上</span>仿佛又落了几片金黄色的叶片,像极了我们当年课本里夹着的书签,藏着半个世纪前的光阴。教室里仿佛又重新摆上了长条木桌,当年后排男生偷偷在桌洞里藏着的拔火罐、女生塞在书包里的花手绢和鸡毛毽子,现如今都成了皱纹里的笑谈。只是环顾一圈,靠窗的空位还在,那三个本该和同学们一起坐着的身影,终究没能穿过时光的门槛,与我们在这隆重的庆典中重逢。</p> <p class="ql-block">纪平总坐在讲台斜后方,有时戴一副细边眼镜,说话时总喜欢一脸正气,时尔又笑的那么灿烂。她的数学课本里永远写满密密麻麻的公式,却能在运动会时一展风采,为我们班赢得荣耀;李连合总咧着嘴笑,露出一身强壮的肌肉,他学习成绩一般,但在班上也算得上是个风云人物;而陈红站在教室前的大树下,辫子上的红绸带被风扬起,让同学们记忆犹新,留恋往返;李连合是班里的“活宝”,总能把枯燥的话题讲成单口相声;陈红的作文总被当作范文朗读,她写运河边的芦苇,写校园里的玉兰花,文字里有股清水般的温柔;纪平长像俊美,成绩优异,堪称“班花”级人物。毕业后,他(她)们都走上社会,想必也像当年那样,眼里盛出一朿耀眼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他们走得太早,像书签夹在某页被岁月磨毛的篇章里。回首毕业四十年庆典盛况时,看到他(她)们三人的模样:纪平那慈祥而又大方的笑容,李连合那强壮的身板,笑的满脸星光灿烂,老书记张凤云握着陈红的双手,展现出她那富态而又善良的个性。三个人在同学们中间显得那么和蔼可亲。如今我们鬓角染霜,在皱纹里辨认彼此年轻时的轮廓,却唯独在想起他们时,心里某个角落会突然空落——就像当年课堂上老师点名,喊出“纪平”“李连合”“陈红”时,无人应答的寂静。</p> <p class="ql-block">聚会散场时,夕阳把同学们的身影拉得很长。我们在心中放一束白菊在当年他(她)们常坐的空位上,花瓣上凝着的露珠,多像年少时没说出口的珍重。这五十年的光阴啊,有人走得远,有人留在了原地,但那些一起在课堂上偷传的纸条、在操场边用手指掐着分享的一口冰糕、在毕业册上写下的“前程似锦”,都在时光里生了根。纪平、连合、陈红三位老同学,若你们在某处看得见,便看看这几片金黄色的落叶吧,那是我们同学间未说尽的思念,正随着风,轻轻落在教室里你们当年坐过的空位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