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月20日《中国教育报》以《河北沧州:建共同体推进幼小科学衔接》为题,报道了我市在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中的亮点工作和经验。</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问题,既是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和多项重要文件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最近几年,我市以“双向奔赴”为路径,“科学衔接”为策略,大力推动幼儿园和小学联合发展共同体的建设,深入开展“幼小双向科学衔接”主题研讨,组织学术团队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对基层学校和幼儿园进行精准服务和专业引领,举办了多次优质品牌活动,回应了社会热点和焦点,总结出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优化了儿童成长生态。</p> <p class="ql-block"> 攻坚克难:发力解决幼小衔接问题。</p><p class="ql-block"> 央媒《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沧州经验"。</p><p class="ql-block"> 三年的时间,一路走来。</p><p class="ql-block"> 坚定地提出“幼小双向科学衔接”的方向,主体、路径、策略,一个关键词也不能少。</p><p class="ql-block"> 精准服务、惠农工程、名师团乡村行、网络研修,牢牢扭住牛鼻子,立体化、全方位发力。</p><p class="ql-block"> 策划推进全市专题研讨会,策划推动“托举明天"“萤光共济”两大幼小衔接共同体建设,推动幼小共学与双师执教,自己主持研讨沙龙,自己做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相关论文在学前教育法正式实施之际在《河北教育》发表。</p><p class="ql-block"> “沧州经验"少不了锚定方向,少不了顶层设计,少不了专业引领,少不了各方聚力,更少不了家国情怀,少不了沃土滋养。反过来,教育工匠精神又会反哺沧州沃土,优化教育生态,造福沧州万民。</p> <p class="ql-block"> 回想:第一次幼小双师联合执教是市第三幼儿园,为备课出思路在下班途中电话交流约四十分钟。筹备市第二幼儿园与育红小学的联合执教多次沟通,暂时达不成共识就先做起来。在市第一幼儿园举办的观摩与研讨沙龙得到权威专家盛赞。每一步,都是教育同行者的坚实探索与实践。</p> <p class="ql-block">张东兴,笔名希乐舅舅。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沧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著作有《在创新中求发展》《享受语文每一天》《换种视角来阅读》《作文快乐岛》《希乐舅舅大锅炖》《研学故事,行走的风景》等。自创“新教育儿童诗”。曾荣获2012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