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3日上午九点半出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的刀郎部落,景区还原了刀郎人的原始村落,让游客浏览神秘刀郎人的民俗风情和胡杨林风光为主的景色。这是大门口醒目的部落标志牌。</p> <p class="ql-block"> 13世纪蒙古帝国时,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死后,他的封地(察合台汗国)分裂成多个小国,战乱频发。蒙古贵族掠夺平民为奴,许多人逃至叶尔羌河流下游荒无人烟的大漠胡杨林里,聚在一起过着自由自在的迁徙流浪生活。“刀郎”(Dolan)在蒙语中有“集中”、“聚集”之意,因此这些逃亡者被称为“刀郎人”。</p> <p class="ql-block"> 先到游客中心买票。阿瓦提刀郎部落距阿克苏58公里,离县城18公里,占地面积约8000余亩,其中有5000余亩为原始胡杨林。该部落以胡杨林为背景,融合刀郎民俗文化,提供丰富的自然与人文体验,为国家4A景区。</p> <p class="ql-block"> 游客中心大堂的示意图。早期刀郎人主要是蒙古人与维吾尔人的混血后裔,后来逐渐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逃亡者(回鹘人、匈奴后裔等),形成了多民族融合的群体。目前被划定为维吾尔族的一支,但在外貌、文化、语言和习俗上具有多元特性。刀郎人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南部的阿瓦提县、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巴楚县等地。</p> <p class="ql-block"> 一进景区,刀郎人的历史遗物、原始生活场景就展现在眼前。如刀郎人的建筑、饮食、手工制作及生活民俗等,让游客充分体验刀郎人的狩猎、歌舞和民俗等。</p> <p class="ql-block"> 这是胡杨林边一排牲口拉车的雕像和场景。刀郎人先狩猎,后田园农耕。在这里仿佛穿越到了刀郎人刀耕火种的那个年代。</p> <p class="ql-block"> 这胡杨树下面的树叶(呈柳叶状)与上面的树叶明显不同,这叫异叶胡杨树,因它的叶子形态会随生长阶段或环境变化而呈现不同形状(如幼树叶细长,成年树叶宽圆)。这是听另一个团队的导游说的。😄</p> <p class="ql-block"> 这棵树叶形态相同(即不随生长阶段变化),常被称为同叶树或单型叶树,或直接叫树种名。</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进景区首先过的一座桥。景区内主要有民俗展馆、民俗体育区、千年胡杨区、鸵鸟养殖园区、水上娱乐区、浙阿友谊沙雕主题公园等,另外还有民族歌舞、特色餐饮、狩猎、胡杨观光塔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另一团队的导游正在讲“阿凡提”的故事,我们也洗耳恭听。😄</p> <p class="ql-block"> 这是刀郎部落的大门口。刀郎人曾信仰萨满教,崇尚和敬畏狼图腾,认为狼象征勇气、坚韧和团队精神,并认为是族人的祖先。上午12点钟在这门口有“开城门仪式”的歌舞。</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个图腾祭坛。中心柱上的圆轮为太阳图腾;周围的九个图腾柱分别为:祖神、狼祖、火神、雨雪、风神、星月、动物、树神、五谷。各神灵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功能,共同佑护部落内的所有成员。每年重要节庆或部族有大事发生时全体族人都会到这里,在首领带领下举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农牧丰收,健康平安!</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景区观光车爱好者,主要是新疆地盘太大了,从门口到景区路都很远,加上南疆的天气够热、年老体弱的,凡有车咱都坐。😄😄😄这里的观光车是小火车,我们沿途找寻。这是路边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街道旁的土陶工艺制作坊。</p> <p class="ql-block"> 刀郎人是历史战乱与民族融合的产物,其文化兼具蒙古、维吾尔及古代游牧民族的特征。他们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生存的艰辛,也传递了自由、坚韧的精神。如今,刀郎文化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世界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这是刀郎部落里的民宿。</p> <p class="ql-block"> 这个刀郎部落就是大片原始胡杨林中的一个村落。用这么粗的胡杨木做成栅栏,也是够豪横奢侈的。</p> <p class="ql-block"> 风格独特、气势宏伟的刀郎民俗古村山寨大门,体现刀郎人的勇敢彪悍、不屈不挠、勤劳智慧的硬汉精神。大门里总算看到了黄色小火车,走了约2里路就为了坐它。😄</p> <p class="ql-block"> 刀郎人一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大漠绿洲之中,保持了特有的民俗风情和原始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由自在、随性的田园生活。这是刀郎麦场。</p> <p class="ql-block"> 此处的路旁有12生肖的木雕,每个雕像旁都有生肖的个性解说词。</p> <p class="ql-block"> 就我们5人小火车也开了,其实很多人都找不到这小火车站点。路过这“狩猎之家”,旁边可能就是观赏胡杨林的“瞭望塔”了。</p> <p class="ql-block"> 这里面的胡杨林太大了,如走路怕是半天都走不到了。小火车的路线就是让游客浏览一下胡杨林的自然风光。我们来的季节不对,如秋季的胡杨林会变黄或红色,那时层林尽染才美呢!</p> <p class="ql-block"> 这座雕像实为水泥制作的根雕长须老人的形象,可能与刀郎人崇拜胡杨精神有关。胡杨被誉为“沙漠英雄树”,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而刀郎人也以顽强、勇敢著称,因而这座雕像可能是对胡杨精神的艺术化表现。</p> <p class="ql-block"> 这片是千年胡杨展示区。所谓的胡杨精神就是“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p> <p class="ql-block"> 小火车路过这胡杨根艺馆,我们没下车看根雕,却被这墙上的农民画所惊艳。阿瓦提是著名的中国刀郎农民画之乡,墙上画作纯朴直白、色彩绚丽、线条简洁明快、想象丰富、表现力夸张,表达了刀郎农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p> <p class="ql-block"> 这是胡杨界。刀郎部落就坐落于有6500万年历史的古老胡杨林中,胡杨树刀郎语叫“托乎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它是存活的“第三纪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小火车慢慢悠悠又带我们来到了葡萄长廊。景区的西侧靠河种植了3000亩百果园,内有:葡萄、红枣、杏、桃、核桃、无花果、糖心苹果、香梨等。</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花草树木,环境清新优美。</p> <p class="ql-block"> 路过这葫芦形状的建筑。刀郎人称葫芦为“卡巴克”,是他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器具,还形成了雕刻葫芦的习俗。此外,葫芦还作为招财引宝、生意兴隆的吉祥之物。本想下车去看看,结果二个团队上车,把小火车都坐滿了。</p> <p class="ql-block"> 返回都快走到桥边了,又返回城门口去看表演。城门口的演出时间是固定的,每天好像有三四场演出。</p> <p class="ql-block"> 上午12点准时开始。城楼上和城门外演员已到位。他们表演的就是刀郎木卡姆,是新疆传统音乐艺术的瑰宝,集歌、舞、乐于一体,主要流传于叶尔羌河至塔里木河流域的刀郎地区,是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p> <p class="ql-block"> 刀郎木卡姆高亢粗犷苍劲的唱腔,刚劲有力的舞姿,配以音色富有戈壁荒原风韵的刀郎乐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草原文化特色,将“刀郎”韵味展现的淋漓尽致。2005年作为“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一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姑娘们跳得认真,节奏欢快,旋转自如。刀郎木卡姆起源于10世纪,由维族先民在渔猎、畜牧生活中创作的“巴雅宛”(意为“旷野之歌”)发展而来,直到12世纪形成雏形,后经规范整理成为今天的艺术形式。它被认为是十二木卡姆的源头,保留了古老的音乐特征和蒙古草原文化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这位舞者时而向右、时而向左旋转,把新疆舞蹈热烈的气氛、欢快的节奏、优美的舞姿展现的酣畅淋漓。</p> <p class="ql-block"> 这位是酋长,他代表刀郎部落欢迎大家。刀郎木卡姆音乐结构原有12套,现存9套,每套由五部分组成;唱词内容多为维吾尔民谣,反映生活百态,如爱情、劳作、自然等,歌词即兴多变,无固定文本。</p> <p class="ql-block">这位是阿凡提大叔,豪放而情感真挚。</p> <p class="ql-block"> 这是酋长的女儿。头在项颈上左右摆动,把新疆舞独特的“摇头”动作演绎得妩媚动人。只是在动态下拍摄,面部有点模糊了。</p> <p class="ql-block"> 小伙子们跳得很卖力,烈日炎炎,跳得汗流浃背。刀郎木卡姆不仅是音乐艺术,更是刀郎人生命体验的载体,其豪放的节奏与真挚的情感,至今仍在沙漠绿洲间回响。</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赶到柯坪县阿恰勒小镇吃中饭,是曾在湖州中心医院跟老伴进修的柯坪县医院的肖院长做东,还有湖州的小金主任在此援疆,他曾是我辅导过参加浙江省医疗操作比武的获奖选手。</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肖院长夫妇带我们来到柯坪县阿恰勒镇齐兰村东6公里处的这座“齐(奇)兰”古城。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但目前游客较少,仍属“小众”景点。柯坪县是湖州市援助的对口县,所以我们这两辆车全免门票并可驶入景区。😄</p> <p class="ql-block"> 景区够原始的,路边竟然有这野生动物,肖院长叫“黄羊”,回来查资料才知大名叫“鹅喉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褐色皮毛,腹部白色;体型似鹿,耳朵长而尖,部分头面部和耳部有灰黑色斑纹;雄性颈部有甲状腺隆起,形似“鹅喉”(故而称之),角呈竖琴状,具环形横棱;这只雌性无角。</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齐兰古城(又称“阔纳齐兰古城”)景区内的大门。自汉(公元前60年)唐等历朝历代中央政府行使对西域的行政和军事统辖,建立的峰燧、驿站、城墙等军事机构遗址基本上与丝路古道走向一致,把西域与中原紧紧地连在一起,保证中央王朝政令顺利通达。齐兰古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遗址,是阿克苏通往喀什的交通要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汉修唐固,而现存遗址主要为清代建筑。晚清阿古柏分裂政权曾在此与左宗棠军队激战,古城毁于一旦。人祸又兼天灾,1918年,由于水源枯竭古城最后一批居民不得不含泪离开。近一个世纪风剝雨蚀,目前齐兰古城已沦为荒凉的废墟。新建此路边有许多雕像,其中就有左宗棠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这里曾是绿洲丝绸之路,从洛阳到地中海,横跨地理空间七千余公里,由西汉至晚清,穿越历史沧桑两千余年。</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遗址的西北区,它包括炮台、官邸、城楼城墙等。这是古城墙遗址,平面呈方形,南北长122米,东西宽110米。</p> <p class="ql-block"> 这侧古城墙保存较好。北端(左侧)角楼平面呈方形,边长约12米,残高约5米,加上护堞高7米有余。夯土筑,夯层厚约25~30厘米。</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另一侧古城墙。南端(右侧)角楼残高约5米,顶部建筑物坍塌无存。两角楼之间有一道古城墙,长约90米,其上有30多个整齐的雉堞(城垛),间距0.5米,残高约3.9米。</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东边木栈道上看古城楼全景。城门设于城墙的中部,门座向东,宽约2.5米,构筑法是基部为夯筑,其上为土坯砌筑。</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古城遗址的东南区,为住宅建筑群,内有纵横交错的街道、小巷及几个干涸的池塘,面积约7.5万平方米,多为残垣断壁,基本结构隐约可辨,可遥想当年的喧闹和繁荣。曾出土铜钱、陶片等文物,反映古代商贸与生活。</p> <p class="ql-block"> 紧挨古城墙南边,有这个穹窿顶尚为完整、下方连接着四方形围墙的建筑。肖院长说可能是古时的祷告地方。</p> <p class="ql-block"> 再看一眼古城墙。距柯坪齐兰古城不远处还有个奇兰烽燧,是汉代就建成的雄踞大漠、瞭望四方的巨大烽燧,是古丝绸之路上保存最完整的烽燧。这些烽燧、驿站等是丝路古道的坚固防线,为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才有了西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返回了,前方的天空乌云密布,雷声隆隆。这片被历史尘烟所湮没的古遗址和古文明,正等待着现代人加以缅怀与注目。</p> <p class="ql-block"> 柯坪县有大片的光伏产业园区。当我们路过时,天上大雨如注,后还出现大拇指般大的冰雹,打得前窗玻璃趴趴作响并视路不清,我们两辆车赶紧停在路边。</p> <p class="ql-block"> 没想到我们的车就停在人工增雨的车辆旁,工作人员冒着雨和冰雹还向火箭筒里装含碘化银的催化弹,边装边放,炮声震天响,真让我们长见识了。这些催化弹促使云中水汽凝结成雨滴,加速降水形成,实现人工增雨。</p> <p class="ql-block"> 约半小时左右,雨夹冰雹就停了。肖院长又带我们来到柯坪县红沙漠景区,于2021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是全国唯一呈现红色沙漠景观的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 红沙漠景区由第三纪红色砂岩经风化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红沙质细腻纯净,含土量低于常规沙漠,沙粒中富含铁、锌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具备沙疗康养功能。</p> <p class="ql-block"> 刚想到红沙漠中好好玩玩,没想到又刮起了沙尘暴。一天内经历了烈日、暴雨、冰雹、沙尘暴,这天气真让人涨见识了。沙脊上两位北京爷们自驾到此,沿沙脊一路下来,看脚下沙土飞扬,两位爷兴高采烈。</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是忍不住爬上沙脊浏览红沙漠。阵阵狂风,沙脊上红沙象层薄雾似的随风飘荡,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 随着风力的大小,红沙随风飘荡出不同形状和色彩,让人兴趣盎然,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肖院长不带帽子,顶着烈日和风沙,给我们讲解着周边还分布湿地、红沙河、丹霞谷、五彩岭等自然地貌。他的热情让我们感动!</p> <p class="ql-block"> 给小金主任、老伴和肖院长夫妇在红沙漠中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也给自拍的小伙伴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 风沙实在太大了,我帽子口罩全副武装,还是头发脖子里全是沙。我们只好悻悻而回。(小朱摄)</p> <p class="ql-block"> 下午六点,肖院长带我们到当地馕坑烤羊肉最正宗的店去吃晚饭,羊肉很新鲜,在馕坑中烤出来,又香又脆,配道小薄饼,味道真是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 晚饭后与肖院长他们告别,他乡遇朋友,依依不舍。我们又坐了一个半小时的车,来到巴楚县入住宾馆。今天就在游览和友情中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坐小火车游览刀郎部落葡萄长廊视频</p> <p class="ql-block">刀郎卡木姆“开城门”舞蹈视频</p> <p class="ql-block">刀郎部落酋长、酋长女儿、阿凡提的自我介绍视频</p> <p class="ql-block">女演员出场视频</p> <p class="ql-block">男女恋爱用鞭抽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刀郎木卡姆舞蹈视频</p> <p class="ql-block">刀郎木卡姆舞蹈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