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制玩具打造少年快乐

田立

<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时候,家里给买的玩具寥寥无几,大多数是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制作玩具的过程,虽然因陋就简,显得寒酸不堪,但我们自己动脑动手,感到特别开心快乐。</p><p class="ql-block"> 制作木头手枪,首先得有工具,最起码也得准备木工锯子、凿子、木挫、木工推刨。然后,我们得找一块薄厚适中的木板,首先在木板上画好大样,包括手枪的轮廓准星、瞄准镜的位置,枪盒、枪托、扳机的形状、位置等。用木工锯锯出大样轮廓,再用木工凿雕刻出相应零部件的形状,再用推刨及木工挫打磨,然后用砂纸进一步仔细打磨光滑,最后涂漆晾干,一把崭新的木制手枪就大功告成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时候,接触最多的文学作品和电影就是关于战争题材的,一把木制手枪,可以满足我们对于真实手枪的所有期待和想象。如同小兵张嘎对于枪的渴望与梦想。</p><p class="ql-block"> “枪”有了,子弹呢?子弹也可以仿制,但没有声音怎也不像呀,有了,最仿真的声音就是鞭炮。枪口塞一个,点着了,啪。住宅大院柳树下堆着七八个木头手枪,枪身被磨得溜光,枪口都缠着半截红鞭炮。鞭炮炸得纸屑乱飞,惊得我们嗷嗷叫着散开,又立马凑回来抢着点火。</p><p class="ql-block"> 日头爬到头顶,谁也没提回家吃饭。木头手枪斜插在裤腰上,硝烟味混着汗味。直到拆开的鞭炮剩最后一个,我们举着枪齐声喊“放”,那声脆响里,藏着整个晌午的奢望和快活。</p><p class="ql-block"> 过年,不能没有鞭炮。整板放,太奢侈,太浪费,一个一个塞进木头手枪枪口放,一板鞭炮可以玩好长时间。</p> <p class="ql-block">  木板底下钉上两道方木,方木上固定8号铁丝条,木板上绑几根鞋带就算是冰鞋了。踩在冰面上,铁丝刮着冰碴“咯吱”响,像谁在底下磨针。</p><p class="ql-block"> 我扶着墙挪了两步,猛地一滑,差点摔成个仰面朝天。旁边伙伴早溜得飞快,铁丝冰刀在冰上划出亮闪闪的弧线,带起的冰屑溅在我脸上,凉丝丝的。</p><p class="ql-block"> 高级一点的,冰鞋的刀刃是用角钢制作的,摩擦力小,速度快,显得上档次。为什么不买冰鞋呢?那年那月,家庭普遍都不富裕,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木有钱,加之我们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冰鞋太大不合脚,合脚的冰鞋穿上一年就小了,一双冰鞋老贵了,自制比较划算。</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铁丝还是角钢做的冰鞋,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是一样的,渐入佳境时,竟能贴着冰面飞,风灌进领口,耳朵冻得通红也不管。直到日头斜斜挂在树梢,才拖着灌了铅似的腿往家走,铁丝冰鞋磕着台阶,叮当响,像在数今天摔了多少个屁股墩儿。</p> <p class="ql-block">  纳林川的冰面像块大玻璃,映着晃眼的日头。我们的滑冰车是木板钉的,底下嵌着粗铁丝,滑冰的铁钎子是用钢筋制作的,我们在夏天的建筑工地上已经捡到了一些废钢筋条,用斧头捣直,放火炉子烧红一端,敲打成尖锥状,用铁锉把一端锉尖,将另一头弯成适合握的形状,如是做两根,两根铁钎子往冰里一杵,“噌”地就出现反作用力,人坐在冰车上就窜出去了。</p><p class="ql-block"> 小伙伴的车总跑偏,铁钎子划得冰面“吱吱”叫,眼看要撞上冰窟窿,我大叫一声,伙伴们猛地一拐,冰车擦着我的车边飞过去,吓得我攥钎子的手全是汗。最疯是比谁滑得远。卯足劲把钎子往冰里扎,身子往后一仰,风就灌进棉袄,冰车带着人往前冲,耳边全是呼啸声。输了的人蹲在冰上,看赢家的车在远处变成个小黑点,拍着冰面笑骂,声音脆得像冰碴子。</p><p class="ql-block"> 直到日头西斜,冰面泛出淡紫,我们才拖着挂满冰碴的滑冰车往家挪。棉裤湿了半截,冻得硬邦邦,可谁也顾不上,刚才虎子摔在冰上时,笑声震得冰面都像颤了颤呢。</p> <p class="ql-block">  自制弹弓的过程,充满找寻与快乐,找一个带“丫”字形状的粗细合适又比较结实的木叉,锯成长短大小合适的尺寸,再打磨加工光滑,丫的上面两端拴好二十多公分的橡皮筋,橡皮筋末端再弄一块熟牛皮长方形块,牛皮两端开孔,便于穿过橡皮筋,固定,一个弹弓就制作完成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带丫的木叉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那就干脆用钢筋制作,找一段直径6毫米的钢筋,用家里的钳子把钢筋弯成弹弓形状,将橡皮筋拴好固定,亦可。我们一群玩伴相约来到一片树林,弹弓皮筋崩得“嗡嗡”响,石子擦着杨柳树叶飞出去,惊得麻雀扑棱棱炸成一团。我猫在炭堆后,瞅准一只落单的,猛地松手,麻雀应声落地。</p><p class="ql-block"> 捕雀袋子很快沉甸甸的,装着五只扑腾的麻雀。架起砖块当灶台,枯枝噼啪烧起来,麻雀裹着泥巴扔进火里,等泥壳裂开,香气就顺着风滚出来。撕下焦脆的腿,油星溅在鼻尖,烫得直吸气也舍不得松口。暮色里,弹弓扔在一旁,我们舔着指尖的肉香,影子被火光拉得老长,满肚子都是野趣的暖。</p> <p class="ql-block">  家属大院的空地上,总趴着一群攥着烟盒三角的玩伴们。</p><p class="ql-block"> 我们平时有事没事就留意收集香烟盒,烟盒拆开,沿折痕叠成尖尖的三角形,拍在地上能扬起细灰。我总把最挺括的“大生产”藏在裤兜,等对手甩出皱巴巴的“红牡丹”,便弓起腰,手掌像小扇子似的猛拍地面,“啪!”气流裹着三角翻个身,赢了!</p><p class="ql-block"> 裤兜里的三角越积越厚,走路时哗啦响,像揣了袋会唱歌的宝贝。输光时蹲在墙根儿,看别人的三角在夕阳里闪着光,心里又痒又急,直盼着爸下次抽烟,能多留几个空盒子。</p> <p class="ql-block">  院里那间小房子,像块被阳光晒暖的老木头,静静蹲在鸡窝旁边,建筑这间房子,我们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平时在建筑工地捡拾一些废弃的半块砖头,用箩头担回家,一点一点积攒,然后再准备胶泥,沙子,木头椽子,沙柳编织片等。</p><p class="ql-block"> 建小房子所用的材料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们几位邻居玩伴便相约利用周日的闲暇时光开始动工,这一天,我们不上学,大人也在家,万一高处我们弄不了,还可以让大人们搭把手。</p><p class="ql-block"> 大人们问我们,你们建这么小的房子有什么用,我们会不约而同地回答:这是我们大院孩子的“联络处”。我们是上学的孩子,但我们也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我们也需要自己的活动场所,我们也有自己的隐秘空间。</p><p class="ql-block"> 我们虽然还是孩子,可我们正在一天天长大。</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自制玩具除此之外,还有鸡毛毽子、木陀螺、跳绳、 沙包、 铁环、 抓羊拐骨、 打桃杏核城堡……等等。</p><p class="ql-block"> 商场货架上的玩具总带着明确的“使用说明”,而亲手做的物件却藏着无限可能:瓦楞纸盒火车可以改造成公交车,布偶的歪嘴能被缝成微笑,就连拼图缺的那块,也能变成想象里的魔法门。</p><p class="ql-block"> 至今难以忘怀的是,那些黏在指尖的胶水、染在袖口的颜料,磨制玩具手上打起的水泡,都是时光留下的温柔印记,无言的告诉我们:快乐从不需要昂贵的标价,它就藏在亲自动手动脑的每一个瞬间里。</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困难的年代,我们把玩耍变成了创造,把娱乐揉进了年轮,把日子过成了童趣和诗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