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肖佳法在恩施州旅游发展大会上发言</p> <p class="ql-block">如今,全民摄影时代已经来临,利用摄影及摄影作品来推荐旅游景区,是一种最为直接、形象且生动的宣传方式。摄影与景区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是推动文旅产业升级的关键纽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特别是举办摄影赛事、采风活动等,好处多多。一方面,能吸引专业创作者和摄影爱好者汇聚,直接带动客流量增长和消费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作品展览以及社交媒体传播,能产生裂变效果。像游客随手拍的网红打卡照片,还有摄影师精心创作的作品,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景区的知名度,打造出独特的品牌标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摄影还能挖掘景区更深层次的价值。通过镜头记录历史遗迹、非遗技艺等,让旅游从单纯的“观光”向“体验文化”转变。同时,积累下来的影像资源会成为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产,有助于文旅融合和长期宣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结合恩施州正在推进的融入“神武峡”文旅主轴,打造“大清江 - 腾龙洞 - 大峡谷”精品线路的战略目标,下面就借助摄影的力量,用影像助力恩施旅游品牌宣传,提出一些建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举办多层级摄影比赛,用影像激活文旅传播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基于“神武峡”文旅主轴协同发展的考虑,打造一个覆盖全国、联动区域、深耕本地的摄影赛事矩阵,让恩施的自然美景与文化魅力,通过镜头传播到更广阔的市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全国摄影大赛,聚集人气:举办“魅力恩施·峡江奇观”全国摄影大赛,聚焦“大清江 - 腾龙洞 - 大峡谷”这条核心线路,设置“地质秘境”“民俗活态”“峡江晨昏”等不同主题赛道,吸引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来实地采风。把赛事获奖作品收入“神武峡”文旅主轴影像库,再通过中国摄影家协会官网、《中国摄影报》等权威平台展示播放,增强恩施在全国文旅版图中的辨识度。另外,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开展中国恩施民风民俗摄影大赛,展现恩施州深厚的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2. 与湖北省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区域性摄影比赛,加强联动:由湖北摄影家协会、湖北画报社联合神农架林区、襄阳、宜昌、恩施等地的摄影家协会,开展“神武峡·中华灵境”跨区域摄影大赛。设置“一轴三核”(“神武峡”主轴 + 恩施、神农架、武当山核心景区)对比单元,通过影像突出恩施“喀斯特奇观 + 土家风情”的独特之处,推动恩施与主轴内的顶级景区形成“齐名效应”,提升恩施旅游的知名度。</p><p class="ql-block">3. 由恩施州摄影家协会和各县摄影家协会主办本地摄影比赛,挖掘潜力:开展“我拍家乡·恩施之美”州内摄影赛,鼓励本地居民和摄影爱好者捕捉身边的文旅元素,比如非遗传承场景、乡村新面貌等。这样既能丰富宣传素材,又能培养本地的宣传力量,营造“全民参与”的宣传氛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深化创作研学活动,让文化内涵赋予影像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突破“单纯拍照”的简单模式,将摄影与恩施文化紧密结合,让影像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实现“以旅游促进创作,以创作带动旅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主题创作深挖文化根源:组织“恩施文化解码”系列采风活动,按照“地质科考”“非遗活化”“土家生活”等主题,邀请摄影名家和文化学者带队,深入腾龙洞的溶洞奇观、大清江的纤夫文化所在地、大峡谷的古村落等地,创作出既有艺术价值又有文化深度的影像作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特别要落实《湖北省文联基层联系点工作办法》和湖北乡村摄影潮驻村计划,在民俗文化特色明显、风光优美的乡村和景点,与摄影家协会合作设立摄影创作基地,实施摄影家驻村创作计划。通过拍摄照片、举办影展、树立品牌、制造声势、带动网购等方式,用影像助力乡村振兴。比如,为土家族的“女儿会”“摆手舞”等民俗活动专门策划摄影专题,用镜头记录下文化传承的生动场景。如可在建始县景阳镇挂牌湖北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可在景阳镇大里格村开展摄影家驻村创作计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 研学联动培育市场新力量:和全国(湖北)高校摄影联盟、文旅研学机构合作,推出“恩施影像研学营”,内容包括摄影技巧培训、文化探访、作品点评等环节。对摄影协会会员实行免票优惠,对协会组织的研学团队,给予景区门票半价、指定民宿八折等优惠政策,同时配套举办“研学作品联展”,让青年群体成为恩施文旅的“体验官”和“传播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深化“神武峡”区域协同,助力恩施“梯队跃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依托“神武峡”文旅主轴的资源,通过摄影联动,强化恩施与神农架、武当山等核心景区的“共生效应”,推动恩施从区域配角向主轴核心转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联合中国摄影家协会打造“神武峡影像计划”:发起“一轴三城·光影联动”跨区域摄影赛,要求参赛作品至少包含两处“神武峡”景区,比如恩施大峡谷与神农架云海、腾龙洞与武当山金顶等。通过对比影像突出各景区特色,同时加深大家对“神武峡”整体品牌的认知。把获奖作品集结出版成《神武峡影像志》,重点突出恩施“喀斯特地貌与民俗文化交融”的独特定位。</p><p class="ql-block">2. 建立客源互送机制:与神农架、武当山的摄影家协会签订合作协议,互相推出针对会员的采风优惠政策,比如凭对方协会证件可以享受景区免票。同时,联合设计“神武峡摄影采风专线”,把恩施、神农架、武当山的核心景点串联起来,通过这种跨区域线路,提高恩施在主轴中的“必经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通过以上这些措施,不仅能让摄影成为连接恩施自然与文化的“桥梁”,还能借助文艺的力量,激活宣传推广的内在动力,推动恩施从“神武峡”文旅主轴的重要节点,进一步促进恩施州旅游的发展。</p><p class="ql-block">(湖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肖佳法在恩施州旅游发展会上的发言)</p> <p class="ql-block">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发言</p> <p class="ql-block">恩施州旅游发展大会会场</p> <p class="ql-block">恩施州旅游发展大会会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