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罗São Paulo是南美第一大、最繁华的城市,但不是首都,只是巴西东南部圣保罗州的州首府。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东岸,发现当地生长着大量一种心材鲜红似炭火的乔木,能提取贵族追捧的红色染料,便将其称为“pau-brasil”,意为“炭火般的木头”,中文称巴西红木或巴西苏木。由于巴西红木在当时的欧洲非常稀有且价值高昂,葡萄牙人对巴西红木的采伐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得“pau-brasil”这个名字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久而久之,人们便用“巴西”来称呼这片土地,最终“巴西”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国名。 巴西是世界上拥有混血人种数量最多的国家。最开始的殖民时期至19世纪,巴西以其得天独厚地理位置,以种植园经济为主,主要依赖甘蔗种植和出口;随着巴西种植园的发展,大批非洲的黑人奴隶被贩卖到这里。那时,葡萄牙人与黑种人,以及原住民印第安人通婚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的后代便成为混血种人。 巴西人口中,白色人种占一半多,黑白混血人种约占40%,黑色人种约占6%,原住民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等黄色人种。 在巴西的日本裔多于华裔,据说是当年巴西独立(1822年)后遇到开发难题,废除奴隶制后很多多农场陷入荒芜,劳动力缺口不断增大。为了解决内陆地区的开发难题,巴西开始向世界各地招揽移民。巴西使者来到清朝后,向清朝提出了两个条件,一个是招揽身强力壮的移民,擅长从事农业活动。第二个是必须有妻室,一起前往巴西,单身前往不行。但清朝非常自大,认为巴西又不是列强,凭什么也来谈条件,于是拒绝了巴西。巴西使者被拒绝后,认为来到东亚不能无功而返,于是去了日本。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人口也非常多,当时正面临着人口膨胀的问题。日本欣然同意了巴西提出的两个条件,还成立了专门的移民机构,招揽日本人前往巴西。就这样,大量日本人远渡重洋到了巴西,主要从事农业活动。久而久之,这些日本人有了钱之后,也开始在巴西买地经营种植园,现在巴西日裔的农场面积越来越大,在巴西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br> <p class="ql-block">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历史上西班牙 、葡萄牙、法国、荷兰等欧洲列强都曾在此博弈,因而其城市建筑风格也是非常的欧化。</p> <p class="ql-block">贫富差距大、黑帮势力影响及警力不足造成了圣保罗是巴西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暴力犯罪及隐性谋杀(未明原因的暴力致死事件)频发。所有的超市都在下午的5-6点关门、餐馆尽管大白天都配有强悍专业的的保安,但也不敢营业到很晚。</p> 圣保罗位于南回归线,是一座气候宜人、林木苍翠、风光秀丽的城市。 我们曾要求去圣保罗的贫民区去看看,但是被领队十分坚决地拦下了。时间安排的缘故,我们只能游览少数的圣保罗景点。照片是车上看到的市容市貌。 路过建于1913年的圣保罗大教堂,世界上第四大哥特式主座教堂,圣保罗旅游的门户经典。 矗立街头的巴西独立之父是雕塑。 圣保罗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路边的竹林冒出的竹笋足有半米高。 120年树龄的巴西红木。 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随处可见。 野生的牛油果树。 剑麻 <p class="ql-block">我们要游览的景点是号称“小凡尔赛宫”的伊皮兰加博物馆Museu do Ipiranga,正式名称为圣保罗人博物馆Museu Paulista。其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灵感源自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花园仿凡尔赛宫几何布局。</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是由曾经的巴西帝国皇宫改建而成,它不仅是圣保罗最重要的历史地标,更是1822年巴西独立宣言的诞生地。</p> 这座为佩德罗一世建造的宫殿佩德罗从未入住甚至生前都没有见到;皇宫在他去世后数十年才建成;他的遗骸安葬于宫殿前方的独立纪念碑地宫。 1895年,皇宫转型为博物馆,收藏巴西帝国至共和国时期的历史文物。 移步法式几何花园,面积相当于23个标准足球场,由博物馆、纪念碑、森林与人工湖构成。1922年,为纪念巴西独立100周年,独立公园正式建成,经过多次扩建和修缮,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花园的设计了对称的草坪、鹅卵石径,还有百年南洋杉列阵,花园的终点是独立纪念碑。 神话主题喷泉 花园里的百米棕榈大道和300多种巴西特有的植物被精心呵护,令人印象深刻。 独立纪念碑: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巨作。纪念碑底座为心形,台阶层层递减,拾级而上能感受到雄性的张力。 顶端是一组人物群雕,表现佩德罗一世向里约热内卢进军的情景。 大理石基座正面有大型青铜浮雕,描绘佩德罗一世宣布巴西独立的场景,基座四周还刻画着独立者群像。纪念碑地下室存放着佩德罗一世及其王后的灵柩,圣火终年不熄,与迎风飘扬的巴西国旗遥相呼应。 与圣火遥相呼应的巴西国旗。 在圣保罗独立公园漫步见到的年轻人乐观向上,松弛而又充满活力 。 学生们中午之后就不用去学校了,三五成群在独立公园里小聚,一点儿都不卷。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吧! 巴西除了足球和桑巴美女 ,还被称为世界涂鸦之都;这里是圣保罗蝙蝠侠胡同Beco do Batman的涂鸦巷,原本只是一条普通街巷,当第一幅超人蝙蝠侠的漫画出现后,这里成为了大众表达情绪的新时尚。涂鸦艺术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涂鸦已经成为了巴西展示热情奔放的一种文化符号。但也不是想画在哪里就在哪画,也要征得业主同意。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蝙蝠侠。 这里的涂鸦是不断更新的,经常会有新作品覆盖掉旧的。我们看到的每幅涂鸦都独一无二。 这条巷子成了圣保罗街头的艺术展馆,真正的涂鸦天堂。 2006年,圣保罗以“视觉污染”的名义禁绝了大量户外广告牌,涂鸦第一次迎来了它的商用场景。许多企业邀请涂鸦艺术家以涂在墙面上的方式做广告。 涂鸦作品通过夸张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将品牌或产品的特点以一种极具创意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广告效果更加突出。 传统的广告形式相比,涂鸦广告的成本相对较低。企业不需要支付高昂的广告牌租赁费用或媒体投放费用,只需要支付给涂鸦艺术家一定的创作费用,就可以在城市的墙面上展示自己的广告。 涂鸦广告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观众可以与涂鸦作品进行互动,例如拍照、打卡等,这不仅能够增加观众对广告的关注度,还能够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传播,进一步扩大广告的影响力。 告别了蝙蝠侠胡同,也就告别了圣保罗、告别了巴西。<div><br></div><div>前序:走近南极+走进南美系列之巴西里约热内卢</div><div>后序:走近南极+走进南美系列之智利(1)</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