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沧江古镇

金朱

<p class="ql-block">厦门海沧沧江古镇……</p> <p class="ql-block">沧江古镇……沧江归海,海润沧江……明朝时,流经海沧旧街的沧江船来船往,两岸有近百家私商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的交易商铺,为明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起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沧江书院……沧江书院外的围墙上,悬挂有许多海沧名人介绍图片……</p> <p class="ql-block">沧江古镇平面图……平面图上标注有“莲塘别墅、莲花洲公园、狮头山公园、黄公桥、柯井古厝群、张允贡宅、张夜合宅、海沧礼拜堂、天主堂、三都瑞青宫、魁星楼……”等十七个景点和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莲塘别墅简介……莲塘别墅建于海沧莲花洲上。莲花洲原本是柯井村旁的一片沙洲,因地中央一块石头貌似莲花,旁边有几块石头形象莲瓣,且四面环水,故名“莲花洲”……</p> <p class="ql-block">陈炳煌、陈炳猷兄弟祖籍同安松田,后迁至海沧侯堂(现芦塘社)、莲花洲繁衍发展。后陈炳煌中举出仕,陈炳猷海外经商致富。至今莲塘别墅居住者仍是陈家后裔……</p> <p class="ql-block">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p> <p class="ql-block">沧江古镇乡贤名人……李振殿:1874-1965年,字廷芳,海沧村人。1894年赴马来西亚从商,早年加入同盟会。侨居新加坡后,蝉联五届“同德书报社”社长,创办《民国日报》,蝉联 10余届新加坡漳州总会主席。李振殿身兼多种社会职务,主要有新加坡南洋女中总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福建会馆执委、代主席,新加坡同济医院主席等……曾获国民政府颁赠“见义勇为”匾额……</p> <p class="ql-block">张夜合……1870-1947年,海沧柯井人。年幼丧父,家境艰难,自幼便挑起家庭重担,讨小海所得卖给莲塘陈氏家族帮衬家用。陈氏一家见其勤劳肯干,便带他到南洋务工。张夜合在越南的一家华侨米店帮工,后开办“合记米行”致富,再相继开办了多家米行、铁钉厂、码头运输行,拥有货轮10艘,成为著名的侨商……</p> <p class="ql-block">陈炳煌……1861-1925年,字东垣,海沧侯堂(今芦塘社)人。海沧乡绅、越南华侨陈再安第三子,1897年中举人,后官至广东知县、大清交通银行广东分行行长,广九铁路局提调。陈炳煌热心公益,实业救国,兴师重教……1880年创办“芦塘家塾”,1898年主持创办“沧江书院”,1917年集资将沧江书院改办为“沧江小学”……</p> <p class="ql-block">许南英……1855-1917年,号蕴白或允白,1855年出生于台南,1890年恩科进士。许南英才华出众,是闽台近代诗坛的创始人之一,更是著名的爱国志士。他坚守抗日直到1895年日军占领台南的前一天才离开台湾。辛亥革命前后许南英全家搬到海沧老街居住……许南英育有七子二女,长子参加同盟会,次子参加黄花岗起义,第四子许赞堃又名“许地山”,以“落花生”笔名写作了大量抗日文学作品……</p> <p class="ql-block">陈炳猷……1855-1917年,子伯守,号有为,海沧莲花洲人。陈炳猷自幼聪颖好学,青年时到越南继承父亲米业生意,成为当地商业翘楚。1904-1906年陈炳猷命其长子陈其德携资回乡在莲花洲建造闽南红砖大厝(莲塘别墅)……陈炳猷勉力实业救国,热心教育,在莲塘别墅创办了“莲塘学堂”……陈炳猷育有儿女七人,抚养侄子2人……</p> <p class="ql-block">张允贡……1835-1915年,海沧柯井人。张允贡勤劳致富。1864年随乡亲到南洋谋生,张允贡勤劳诚信、善于学习,在有了积蓄后开办了“碾米厂”,之后逐步购置多艘轮船,将越南大米出口卖到国外。1887年张允贡回乡重修了张氏家庙,在柯井建造了一座占地2041平方米的精美双护厝……</p> <p class="ql-block">林恩典……1923-1949年,海沧街人,革命烈士。林恩典出生于商人家庭,沧江小学第12届毕业生。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中共厦门地下党组织成员。1949年林恩典在执行任务时被捕,10月16日与刘惜芬、庄少萍等16位共产党员一起被厦门警备司令部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杀害于鸿山……</p> <p class="ql-block">李天禄……1918-2007年,又名李流星,海沧大路头人,沧江小学学生。抗战时期,原人大副委员长彭冲到沧江小学任教传播革命火种,李天禄在彭冲引导下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参加了新四军,解放后是人民海军第一任鱼雷艇大队长,七十年代转业到厦门物资局、厦门社会福利院工作……</p> <p class="ql-block">陈其彬……1913-1998年,海沧莲花洲人,陈炳猷第八子,毕业于中央大学。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地下党工作。解放后在国务院侨办工作,1979年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香港分公司总经理……</p> <p class="ql-block">李妈兜……1900-1953年,海沧大路头人,出生于台南,1901年惠海沧大路头,1915年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前后受党组织秘密派遣入台,之后1100余人被叛徒出卖被捕遇害……</p> <p class="ql-block">彭冲……1915-2010年,原名许铁如。1937年到沧江小学任教传播革命火种。彭冲是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协全国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p> <p class="ql-block">温如璋塑像……温如璋刚正不阿、清正廉明、除暴安良,深受当地与家乡的官员及百姓的爱戴。明代漳州府长泰进士戴燝称赞:“如璋在都,每惠念桑梓,漳人事无大小,咸倚重公,人无贵贱,咸德之!”</p> <p class="ql-block">温如璋简介……温如璋,字孚德,海澄县三都龙塘(今海沧温厝社区)人。明万历十七年进士。史志记载,温如璋“有治声”。初任江西贵溪县令,政绩突出。补安徽霍邱县令,剿盗缉匪,百姓称赞。调任广西道御史,针砭时弊,倡导节约。改任两浙盐御史,减免盐税,清理盐务积弊。出任山东巡按使,整顿海防,弹劾贪官污吏……</p> <p class="ql-block">周起元塑像……周起元(1571-1626年),字仲先,号绵贞,海沧后井村人。1600年中乡试解元,翌年中进士,授江西浮梁(今景德镇)知县,后擢升南昌知府、湖南道御史、陕西巡抚等职,官至太仆少卿……</p> <p class="ql-block">周起元为官清正廉明,是明朝末年东林党后七君子之一。周起元思想开拓,提出和鼓励“月港贸易”,他主持修建圭屿(鸡屿)七级八角形砖塔,为往来船只提供航标。他是大航海时代的弄潮儿,是海丝文化的领先人物……</p> <p class="ql-block">吴真人塑像……吴真人又称保生大帝,俗称大道公,是闽台传统民间信仰中香火旺盛的神祗之一。</p> <p class="ql-block">吴真人……原名吴夲,字华基,号云冲,北宋年间(979-1036)同安白礁村人,贡举授御史。他在漳厦泉等地行医,受其恩惠者无数。其医术高明、医德高尚、闻名遐迩,民间尊为“神医”。他去世后,当地百姓感念其恩德为其立祠供奉,宋廷赐名“慈济”,追封真君。明朝赐封保生大帝,在其出生和升天地分别敕建宫庙,当地人根据位置分别称为西宫和东宫……</p> <p class="ql-block">海沧社区曾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沧江古镇地形图……</p> <p class="ql-block">海沧社区……地处九龙江畔下游沿海港区,明代隶属漳州府海澄县,于1958年8月划入厦门市管辖,现属海沧街道,与海沧自贸区和港区交错。海沧社区原为沧江古镇重要出海口,港口要镇,与古商路相通,是海丝文化的要地。明朝时丝绸之路重心移至九龙江出海口,南岸月港、北岸海沧成对外贸易重镇……</p> <p class="ql-block">海沧……海沧因“沧江归海,海润沧江”而得名。海沧街道历史悠久,与海澄的月港互为犄角,清代《海澄县志》称“月港海沧居民多货番”,是名副其实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商埠。明代曾在海沧设管理对外贸易的“安边馆”……</p> <p class="ql-block">海上丝绸之路地图……海沧街道 人文璀璨:宋代有恩贡出身的“颜慥”、神医吴夲;明代有忠烈周起元、开台始祖颜思齐;近代有加入同盟会支持抗日的华侨李振殿,有投入革命洪流的烈士江河流、林恩典。爱国人士许南英、许地山……</p> <p class="ql-block">沧江古镇是福建省华侨文化名镇……清代金石大家吕世宜长居于此,张夜合、陈炳猷等华侨在辛勤致富后修建宗祠、捐资助学、协助赈灾,造福乡里。海沧文化积淀深厚,1898年陈炳煌创办了沧江书院,1917年又与人集资将沧江书院改办为“沧江小学”,如今还保留在校内的“魁星楼”,是历代学子祭孔崇儒的圣地。1937年,原人大副委员长彭冲曾到沧江小学任教,播撒革命火种……</p> <p class="ql-block">海沧……一镇一孝廉……</p> <p class="ql-block">莲花洲公园水塘里种满了莲花,充满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月港北岸,沧江古镇……</p> <p class="ql-block">沧江归海,海润沧江……</p> <p class="ql-block">沧江古镇老街……电影《周密的假期》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古镇古街……</p> <p class="ql-block">队办企业……海沧社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名海沧大队,也是海沧公社机关所在地,有八个生产小队,人口约1500人。人均耕地不足1亩,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为了解决村民温饱问题,大队创办了“锯木厂、碾米厂、榨油厂、建筑营造厂、煤渣砖厂、高级石材厂、砖瓦厂、鱼苗养殖场、养猪场、面线加工厂、运输队、大理石开采队、酱油厂、蘑菇种植场、船运队、机修配厂、农具木材加工厂、鸡鸭养殖场、壳灰厂、打铁铺”等二十几个队办企业……</p> <p class="ql-block">电影《周密的假期》拍摄地……海沧老街……</p> <p class="ql-block">海沧老街……《周密的假期》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沧江归海,海润沧江……</p> <p class="ql-block">陈氏家庙……莲塘别墅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柯井戏台边的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柯井戏台……</p> <p class="ql-block">张允贡宅……张允贡宅的主人张允贡下越南打工谋生,从补麻袋到从事米粮业、船运、贸易等,日渐发达……</p> <p class="ql-block">张允贡宅……张允贡宅位规模宏大的四合院式闽南传统建筑,坐西北朝东门,历时三年打造于光绪十三年(1887)建成。计有大小房间36间,由前、中、后三进及左右各一列护厝构成……</p> <p class="ql-block">张允贡宅……张允贡宅的主体建筑为叠顶双燕尾脊。张允贡宅占地2041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张允贡宅……张允贡宅精湛的雕工、精美的法国墙、地瓷砖,艺术价值高,在当时可谓豪宅。</p> <p class="ql-block">张允贡宅…… 张允贡宅的一进二进均面阔3间,进深2间,主厅两侧的寝房有枪眼,阁楼上有四通八达的木廊道……张允贡宅第三进为后寝即后界,面阔9间,进深2间。占地3.82亩,俗称“大六翠”建筑。</p> <p class="ql-block">张允贡宅……张允贡关心家乡发展,1887年回乡重修了张氏家庙,组织安排运回越南木材、法国花瓷砖等建材,在柯井大兴土木,历时三年,建造了一座精美的双护厝、大六规的闽南红砖厝。其中30平方的客厅地板上铺满法国地砖,西式台灯、钟表,屋梁上西洋天使、传教士雕像,使传统建筑中西合璧……</p> <p class="ql-block">柯井古厝群……柯井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口井。柯井的海丝华侨红砖大厝现存有12座,每座都有动人的故事。每座都有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绘、彩塑,这些历史留存见证了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精湛的建筑工艺向后人诉说着百年记忆和当年浪迹海外华侨的坚韧岁月、致富经历……现存最有特色的建筑有:张氏开基祖厝、张氏家庙、张允贡宅、张夜合宅等……</p> <p class="ql-block">张氏家庙……宗功、祖德……</p> <p class="ql-block">张氏家庙……祖恩浩荡绵世泽,宗德无疆裕后人……</p> <p class="ql-block">张夜合宅……张夜合宅目前在整体修缮当中,围挡不能参观……张夜合宅位于柯井27号,是一座大四规两落红砖大厝,是越南华侨张夜合于1905年所建……</p> <p class="ql-block">柯井古厝……</p> <p class="ql-block">护法堂……护法堂位于沧江书院旁边……</p> <p class="ql-block">陈氏家庙……为莲塘别墅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厝铁门上的铁铸“福”、“发”……</p> <p class="ql-block">沧江书院……海沧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目前已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政协人大志愿服务队、小小解说员志愿服务队、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等11支志愿服务队约200名志愿者……</p> <p class="ql-block">海沧礼拜堂……</p> <p class="ql-block">海沧礼拜堂……1920年由海沧基督教自筹资金兴建,包括牧师楼,勉励会……</p> <p class="ql-block">海沧礼拜堂大门……</p> <p class="ql-block">黄公桥桥头……桥头立有“黄公桥文物保护石碑”……</p> <p class="ql-block">黄公桥……黄公桥相传为宋代“黄九郎”所建,故名黄公桥。桥梁东西向,横跨“涵间河”两岸,原桥为五墩石梁桥,长约57.6米,后东岸河道被填约16.5米,现桥长约18.6米,桥面宽约4米。河中现存三座桥墩,桥墩呈船形,花岗岩条石垒砌而成。</p> <p class="ql-block">黄公桥……桥墩迎水面尖首以减少水流冲击,桥墩之间用四条花岗岩条石板铺成桥面……现桥面距离水面约4米,桥西端路旁原来有残碑1块,残存“黄公”二字,当为该桥的桥名碑……据说:黄公桥是是海沧富商黄九郎为心爱的女儿“黄五娘”所建……</p> <p class="ql-block">黄公桥边的墙上,画有“陈三五娘”故事画像……闽南经典歌仔戏剧目《陈三五娘》,又称《荔镜记》,是一部在粤东、闽南、台湾以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广受赞誉的古老汉族民间传说故事。故事发生地就在沧江古镇、黄公桥附近……</p> <p class="ql-block">海沧老街……《陈三五娘》剧中的女主人公黄五娘出生在明代海沧的一个黄姓富商家庭,《陈三五娘》的剧情也正是发生在沧江古镇。如今,在黄五娘的出生地还完好地保留着当年男女主角邂逅传情的浪漫爱情故事的五娘楼,见证着这段传奇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黄九郎发达后,在故乡建立一座占地广阔的黄宅,他特意在宅邸内为心爱的女儿五娘建造了一幢精美的楼房以示宠爱。随着黄五娘的诞生,黄九能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为了解决涵间河两岸乡亲过往困难,黄九郎又在涵间河上建造了一座石桥留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黄九郎的女儿黄五娘的美丽声名远播。泉州才子陈三欲经到潮州寻找为官的兄长,听闻黄五娘的美丽传闻后,他特地改道海沧,渴望一睹五娘的芳容。当陈三经过五娘楼时,恰巧遇见五娘与婢女益春在秀楼上品茗赏荔。五娘见陈三仪表堂堂,顿生爱意,遂将手帕包着荔枝抛向陈三。陈三接帕抬头,见五娘如出水芙蓉,美不胜收,两人一见倾心。</p> <p class="ql-block">陈三为了能与五娘长相厮守,假装工匠在海沧磨镜,希望借此机会接近五娘。五娘得知后,误以为陈三真为工匠,便令婢女唤其磨镜。陈三故意打破宝镜,以此为借口留在黄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黄九能得知此事后坚决反对,因为五娘已由他许配给林大鼻。林大鼻是有钱有势的地痞,这让陈三和五娘陷入困境。在婢女益春的巧妙策划下,两人决定私奔到潮州府。私奔后的陈三和五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座黄公桥成为了《“陈三、五娘”》爱情的见证,而五娘楼也演变成了现在的林氏宗祠。这段经典的爱情故事被编成闽南歌仔戏《陈三五娘》,流传至今,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海沧天主堂……</p> <p class="ql-block">海沧天主堂始建于1919年,由“林栋梁”神父主持建造,建筑面积154平方米,中西混合式建筑结构,可以容纳100多人……</p> <p class="ql-block">海沧天主堂……海沧天主堂奉“圣人方济各沙忽略”为主保,所以也称“圣方济各沙忽略堂”……</p> <p class="ql-block">海沧天主堂大门……海沧天主堂原来总占地面积3.5亩,约合2330平方米,除教堂外,还建有一座二层的神父楼、修女房平屋三间及一块花园……</p> <p class="ql-block">海沧三都华侨联合会……</p> <p class="ql-block">海沧三都瑞青宫……三都瑞青宫是海沧社区供奉保生大帝的境主宫庙……瑞青宫位于海沧街道大路头65号,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具有900余年历史。该宫2016年被列为厦门市涉台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建格局……</p> <p class="ql-block">海沧魁星楼……魁星楼坐落在海沧中心小学校园内,是明代沧江书院唯一的遗存建筑,距今已近四百年历史。抗战时期曾肩负特殊使命——作为地下共产党员的活动据点,原人大副委员长彭冲曾到沧江小学任教,播撒抗日的火种……</p> <p class="ql-block">莲塘大厝……莲塘别墅之一……</p> <p class="ql-block">莲塘大厝……</p> <p class="ql-block">陈氏家庙……</p> <p class="ql-block">陈氏家庙大门两侧楹联:洲号莲花堂名宛在,乡连颗井山挿大观……</p> <p class="ql-block">冠绝八闽莲花洲……莲塘别墅:1905年由越南华侨陈炳猷所建……</p> <p class="ql-block">莲塘别墅……莲塘别墅是目前厦门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建筑群,具有居家、教育和祭祀三大家族聚落功能,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莲塘别墅由莲塘大厝、莲塘学堂、陈氏家庙和后花园组成,占地3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235平方米……建筑群呈“品”字形布局……</p> <p class="ql-block">莲塘别墅后花园一棵与假山共生的大榕树‌,形成可穿行的树洞奇观‌。营造出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月港北岸,沧江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