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旅游之前,对摩洛哥的了解仅限于三毛和撒哈拉沙漠。看到此次行程中有几天的摩洛哥旅游,为此感到了一丝小小的兴奋。行程的第六天,我们从西班牙阿尔赫西拉斯(Algeciras)乘坐渡轮前往北非摩洛哥的丹吉尔市。 摩洛哥王国位于非洲西北部。西临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东北濒地中海,东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与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相邻。面积为45.9万平方公里。人口2344万(1985)。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首都拉巴特。 丹吉尔(Tangier)是摩洛哥北部古城、海港,丹吉尔省省会,全国最大旅游中心,人口约31万。丹吉尔位于直布罗陀海峡的丹吉尔湾口,地处北纬 35.7 度, 西经 5.9 度,距亚欧大陆仅11到15公里,坐落在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巨大的渡轮虽然等待时间比较长,但是船上人很少。 摩洛哥的小女孩和妈妈友好地注视着我们,很可爱。 从阿尔赫西拉斯坐船到丹吉尔,很快,只要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在这里开始我们摩洛哥之旅的第一站。 到达丹吉尔,摩洛哥的导游首先带我们来到摩洛哥西北部的海角——斯帕特尔角。 矗立于此的斯帕特尔海角灯塔高耸醒目,夜间灯光为航行船只提供导航,其建筑形象被印制在摩洛哥货币上。这里被认为是非洲大陆的西北尽头,地理意义显著,海角附近海流复杂,航运繁忙。 灯塔于1864年,由摩洛哥苏丹穆罕默德四世与多国(包括法国、西班牙等)协商后修建,旨在保障海上贸易安全。塔身呈四方立柱形,高度约30米,采用白色石材建造,顶部设有红色灯室 。夜间灯光射程达23海里,为往返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提供导航服务 ,建筑风格融合伊斯兰宣礼塔元素,灯塔区域设有观景平台。 斯帕特尔角地处摩洛哥北部丹吉尔-得土安大区,是非洲大陆最西北端的海角,海拔约300米 。该海角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入口处,西临大西洋、东接地中海,形成两洋交汇的地理分界点。 这里是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分界线。也是所有游客喜欢的打卡点。 一个怀抱拥进大西洋和地中海。 我在大西洋,你在地中海,但我们在一起。多有意思! 沿着海边的小路走下礁石林立的海滩。 斯帕特尔 海滩以其广阔的海岸线和清澈的海水著称。并且有独特的礁石景观。斯帕特尔海角的礁石主要由石灰岩构成,经过长期的海浪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了崎岖多孔的形态。 退潮时,海滩上会露出大片的礁石群,形成潮汐池(Tide Pools),潮汐池中的海水因不同的海藻闪着绿色的荧光。 礁石环绕的区域常形成天然的小海湾,如赫拉克勒斯洞(Caves of Hercules)附近的海滩,礁石环绕,海水清澈碧蓝。 美丽的斯帕特尔海角(Cape Spartel)海滩,独特的礁石景观,壮丽无与伦比的斯帕特尔海岸线! 濒临海边的山上,有一个小洞穴,当地人称之为“非洲洞”或“大力神洞”。洞不算大,从洞口抵达最里面仅几十米的样子,拐一个弯便看到头了。 该溶洞因海浪侵蚀形成独特的非洲大陆轮廓状洞口。 尽头是一个朝向大海的洞口,恰巧在海平面之上一点儿的高度,因此透过洞口可以看到浩瀚的大海,海鸥自由的翻飞在空中。 大力神洞大门入口的图腾。 离开 美丽的斯帕特尔海角海滩 ,乘大巴沿高速路向下一个景点行进。风和日丽,气候宜人,白色住宅、绿色山野和蔚蓝海水交相辉映,想不到,非洲的海滨这样美。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位于摩洛哥西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北非海滨艺术小镇——艾西拉涂鸦小镇。 艾西拉是一个民风淳朴,充满艺术气质的小城,位处大西洋沿岸,于十五世纪建成。它既不是世界文化遗产,也不是摩洛哥的古皇城,却因其老城内遍布的精美壁画和涂鸦而名声大振。 城镇建筑以白色墙面为基础,门窗采用粉蓝、金黄等色调装饰,形成区别于舍夫沙万的彩色街巷景观。1978年由两位本地艺术家发起壁画艺术计划,邀请11国艺术家在葡萄牙城墙创作首批壁画,由此确立每年更新墙绘的传统。 一顿富有特色的摩洛哥餐后,迫不及待地走进艾西亚小镇古朴的大门。 首先映入眼帘的地中海风格的建筑以白色和蓝色为主,白色的围墙、房屋蓝色的阶梯、大门与白色相互映衬,形成如童话般美景。 融合15世纪葡萄牙殖民时期建造的防御城墙与城门。 小镇仍保留着15世纪始建时的格局,狭窄蜿蜒的街道,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和传统的摩洛哥建筑,彰显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1978年,两位本地知名艺术家与他们来自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的11位朋友一起,在小城各处的墙壁上画满了彩绘。这些作品色彩鲜艳,艺术水平极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欣赏。狭窄的街道里,几乎家家户户的外墙上都布满了彩绘,彩绘与整个建筑巧妙结合,门窗都成了壁画的装饰。艾西拉也因此被誉为大西洋边的“艺术之城”,而从那时开始艾西拉就一直吸引着大批游客慕名前来。 作为摩洛哥著名艺术胜地,小镇保留着动态艺术景观,每年夏季邀请全球艺术家创作新壁画覆盖旧作,形成独特的露天艺术展览空间。 小镇兼具自然与人文景观,在老城区街巷中展现摩洛哥传统市井生活与艺术融合的场景。 麦地那老城街巷,墙面涂鸦涵盖抽象画、风景画与社会议题表达。 小镇的民风非常淳朴,朴实无华,就像是一幅未加修饰的画。这里没有商业化的痕迹,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 城内遍布精美的壁画与涂鸦,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漫步其中犹如人在画中游。游客还可以在老城的市场中探索,购买当地的手工艺品和特色纪念品。 临近沙滩的校舍外墙布满儿童涂鸦作品。 艺术节期间创作的新作仅保留优秀作品至次年,使小镇墙面成为动态艺术画廊。 沿着狭窄蜿蜒的街巷前行,脚下的石板路早已被岁月磨得光滑,每一步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 转角处,不经意间便能邂逅一座古老的清真寺,尖塔直插云霄,庄严而肃穆。 街边的小店琳琅满目,手工艺品、特色服饰散发着浓郁的异域风情。店主们热情地招呼着,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 改建自殖民时期防御工事,顶层观景台可俯瞰大西洋。 小镇的天堂海滩以细腻白沙和清澈海浪著称的海滨浴场。 走到海边,古城的城墙与浩瀚的地中海相连。海风轻拂,带来咸咸的气息,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悦耳的声响。 夕阳西下时,余晖洒在古城的白墙上,将一切都染成了温暖的金色,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艾西拉古城的美深深烙印在心底,让人沉醉,不愿醒来。 踏入艾西拉古城,仿佛一头扎进了色彩与艺术的梦境。白墙蓝窗是古城的底色,仿佛将地中海的蔚蓝与纯洁的白云揉碎了,涂抹在每一处建筑上。墙壁上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涂鸦,是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留下的印记,它们与古朴的建筑相映成趣,为这座古城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摩洛哥的行程紧张而紧凑。离开艾西亚小镇,来到了摩洛哥首都拉巴特。 摩洛哥,一个充满异国风情的国度,以其独特的马赛克瓷砖、五彩斑斓的中古露天市场和抵御撒哈拉热浪的迷人绿洲而闻名。今天,我们走进了一座建于12世纪的古堡——乌达雅堡。<br> 乌达雅堡位于摩洛哥拉巴特市,濒临大西洋,其兴建于12世纪末,为古城堡式建筑群,是摩洛哥历史最悠久的城市防御工事之一。这座古堡曾是阿拉伯部落、安达卢西亚移民和摩洛哥强大苏丹的住所。乌达雅堡不仅是拉巴特历史的见证,也是《碟中谍5:神秘国度》的拍摄地之一。 乌达雅堡(Kasbah des Oudaias)地处拉巴特最北端的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处,自古就是拉巴特城市的守护者。拉巴特自公元前8世纪“舍拉人”在此定居,腓尼基人和罗马人都将这片沃土视作理想的家园。公元1150年,摩洛哥穆瓦希德王朝为出兵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渡海远征西班牙,使这里成为军事要塞。至1195年,柏柏尔王朝的阿尔•默哈德以“胜利”之名建造城堡。城堡建成后,王朝从撒哈拉一个叫“乌达雅”的部落征募居民,进驻城堡后成立卫戍部队,城堡也因此得名。 蓝白色小巷被伊斯兰花纹装点,宛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童话世界",安达卢西亚风格民居与"飘香的薄荷茶馆、艺术家画室共同构成文艺飞地 乌达雅堡历史上曾为阿拉伯人、葡萄牙人和法国人所用,其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化,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象征。乌达雅堡内部拥有约4公顷的空间,自17世纪始终有居民生活,至今已发展成一个生活功能齐全、带有地中海风情的小城,成为探索摩洛哥历史上多种文明交融的旅游地。 电影《碟中谍5:神秘国度》曾在此拍摄取景,阿汤哥与女主角丽贝卡•弗格森在这里惊艳飙车的场景,吸引着人们对乌达雅堡的好奇。 赭石色的堡垒傲然矗立在悬崖之巅,扼守河海要冲,海浪拍打着平台下的石壁,壁垒森严如铁壁铜墙",城堡凭借"天然的护城河与浩瀚大西洋形成双重屏障,成为胜利的营地"。<br> 站在高处俯瞰时,"大西洋波涛与蜿蜒海岸线交织成壮阔画卷,海风拂面带来丝缕清新",而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则呈现"天海一色中拉巴特与萨累双城对望的史诗级视野。 漫步其间仿佛"穿越热情非洲黄与宁静欧洲蓝的结界,触摸到摩洛哥矛盾的魔性灵魂,心中充满 时空交叠的沧桑感。 穿过宽阔的广场,来到位于拉巴特市中心的拉巴特王宫。 拉巴特王宫,始建于1785年,占地2平方千米,是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 皇宫门口的卫兵。 很遗憾,因为皇宫内部没有对外开放。我们没能进入皇宫。 广场的另一边是麦克苏尔清真寺。 哈桑塔也是拉巴特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2世纪。当时的苏丹计划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但由于经费和地震的原因,现在只留下了石柱。这些石柱体现了阿拉伯优美的建筑工艺和摩洛哥特有的建筑风格。 穆罕默德五世陵寝,位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是一个集历史、艺术与建筑于一体的迷人景点。这座陵寝始建于1962年,并于1971年完工,历时9年,是阿拉维王朝现代建筑的杰作。陵寝内部两侧分别安葬着哈桑二世和阿卜杜拉亲王。 跟大门口帅气的卫兵手合个影。 穆罕默德五世陵寝外观以白色大理石为主体,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呈现典型的伊斯兰宗教建筑特征。 哈桑塔,这座黄色的宏伟建筑,坐落在哈桑清真寺的正面。在1755年的一场大地震中,塔顶部分被毁,如今塔高69米,用玫瑰色石块建造,四面雕刻着摩洛哥传统艺术的精美图案。 整个穆罕默德五世陵寝不仅包括陵墓本身,还涵盖了广场、清真寺、讲经台等多个部分。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艺术的瑰宝。无论是哈桑塔的宏伟壮观,还是哈桑大清真寺遗址的古老沧桑,都让人流连忘返。 走出穆罕默德五世陵寝的大门,穿过车流不息的马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勃勃生机的现代新城。 新的哈桑塔(穆罕默德六世塔)这座摩天大楼高约250米,是摩洛哥最高建筑之一,它象征摩洛哥的现代化发展,与老哈桑塔形成古今对比。 扎哈·哈迪德生前杰作:摩洛哥拉巴特大剧院。 现代风格的哈桑塔,与古老的哈桑塔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风貌。 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在此地得到了完美展现。我们漫步在拉巴特的海滨大道上,尽管这里的海岸沙滩稀少,但 海岸景观与大西洋的大浪相互映衬,岩石峭壁与大西洋的汹涌海浪却共同构成了一道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