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阳岐村,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地处闽江支流乌龙江北岸,是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福州南古驿道必经之地,研究福州滨江山水古村落的典型样本,是经国务院批复,福州市人民政府明确保护的六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之一。</p> <h3>阳岐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风光绮丽,文物众多且保存良好。曲曲折折的叉溪穿过全村,将村子分为上岐和下岐两个自然村。</h3> <p class="ql-block">两村之间有一座建于宋元祐四年(1089年)的南北走向的石桥,跨越溪上,俗称“五门桥”,又称“阳岐午桥”。</p> <h3>阳岐午桥,俗称“五门桥”,建于宋元祐四年(1089年),为石构平梁建筑,南北走向,共有4墩5孔,全长34米,面宽3.25米。阳岐午桥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h3> <p class="ql-block">该桥桥墩为船形,上部采用悬臂墩办法,层层重叠,出挑5层,架以大石;桥面两旁设石栏,栏上的“午桥古迹”石刻据说为北宋蔡襄手笔。民国《福建通志》记载:阳岐午桥“每石俱有刻字,笔势似蔡君谟”。</p> <p class="ql-block">桥面古榕覆盖,桥栏上“午桥古迹”石刻,据传为北宋贤臣、著名书法家蔡襄的手笔。阳岐午桥也是福州地区仅余的北宋驿道古迹。</p> <p class="ql-block">1983年8月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午桥”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阳岐午桥是福州仅余的北宋驿道古迹。该桥下的河流,汇入乌龙江。此处乌龙江段江面宽阔,水流平缓,渡江后可经方山,再赴莆田、广东等地,是唐代至北宋福州向南的主驿道。</p> <p class="ql-block">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处水陆交汇之地,扼福州西向商旅孔道,自古为商贸繁华、文化昌盛之所,信俗文化浓郁,宗族传承有序,以严复为代表的名人志士辈出。</p> <h3>阳岐其山水相随,田厝交融所营造出的“三水九山缀五村”村落空间格局独具特色,村中明清民居枕山面水而建,街巷驿道盘山绕水蜿蜒,以严复故居、玉屏山庄、午桥等为代表的建筑遗存承载着阳岐的厚重历史,是研究福州滨江山水古村落的典型样本。</h3> <h3>过午桥左拐,前行不远,便是严复故居大夫第。大夫第至今保存完好,1983年8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门外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阳岐严复故居”。房屋两进,属砖木结构,前面有一个天井,后面是一座庭院,由迁至福州的始祖严怀英建于唐朝末年,明代重修。</h3> <p class="ql-block">严复故居位于阳岐村几道巷与上街交汇处,现存为明末清初建筑,严复生于1854年,祖籍福州侯官县阳崎村,出生地为福州南台苍霞洲。医术高超有着“严半仙”之称的父亲严振先在苍霞洲行医时,母亲陈氏生下了他。</p> <p class="ql-block">严复祖居为明末清初建筑,坐西向东偏南,共二进,由厅堂、厢房、天井、披谢、门廊等组成,占地面积745平方米。两进均为面阔三间,一进进深六柱,二进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屋顶,两边设封火墙,保存较完整。该建筑1983年被公布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严复幼年父丧之后,举家从台江苍霞洲迁回阳岐,即住此处,被称作“大夫第”,原先古厝里不仅有大量精美灰塑和木雕,还有各种匾额,包括“大夫第”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七岁那年,严复进入私塾念书,先后从师多人。九岁时,父亲将严复送回阳崎老家,转入学问渊博、擅长诗赋的五叔严厚甫私塾就读,住在祖居大夫第(图为严复童年读书处)。</p> <p class="ql-block">严复最初的攻读,就是为科举作准备,虽多次落第,仍乐此不疲地醉心其中,有着难以挣脱的“科举情结”。只因四次落第,身受其害,才著文予以抨击。</p> <p class="ql-block">1909年,年仅四岁的新皇宣统突然颁布一道圣旨,赐严复进士出身,伴随他大半辈子的“科举梦”才在五十六岁这一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p> <p class="ql-block">严复所置身的时代,正是风云激荡的社会剧变时期,所谓“五千年来未有之创局”,“三千年一大变局”</p> <h3>严复的大学理念“兼收并蓄、广纳众流、以成其大”。</h3> <h3>严复以大翻译家著称,他提出的“信、达、雅”译书三要求,长期以来为学术界认可信奉,但他却以“启蒙思想家”的身份,定位并镌刻在近代历史的不朽丰碑上。 </h3> <p class="ql-block">《怀阳岐》不返阳岐世裁强,李坨依旧挂斜阳。整头山好浮佳气,崎角风微簇野航。<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鸟飞来还径去,黄梅香远最难忘。何从更作莼鲈语,东海如今已种桑。——严复</span></p> <p class="ql-block">保留至今的严复故居共有三处,除大夫第外,阳岐村还有一处玉屏山庄,另一处则位于福州市区郎官巷。 </p> <p class="ql-block">郎官巷故居建于1867年,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也算得上一座古屋了。这座古屋,是当年的福建省督军兼省长李厚基送给严复的。李厚基之所以出手如此大方,个中自有一些转弯抹角的缘由。李厚基是在海军总长刘冠雄的保荐下才获得督军兼省长这一显赫地位的,而刘冠雄既是严复同乡,又是他的学生。因了这层关系,当1918年严复风尘仆仆地从北方归返故乡时,李厚基在给严复接风洗尘之际,连带也将这栋房子送出,也不知严复当时态度如何,恐怕有过的客气与推辞,但最终还是“笑纳”了。</p> <p class="ql-block">1921年10月27日,严复在郎官巷故居终于走完了他那伟大而荣光、复杂而沉重的生命旅程……严复死后归葬阳岐,但他人生的最后时光却在位于福州城区的郎官巷故居度过,那儿便是他的第三处故居。 </p> <p class="ql-block">严复介于祖居和破屋之间的小弄道,后被称为“几道巷”。“几道”福州方言即“台阶”,意谓步步高升。此一说为严复更字为“几道”,自称“几道先生”的由来。此几道巷原有阶梯通往后山的严氏宗祠,如今改变较大,但仍与严氏宗祠道路相通。但是,1872年(同治十一年),严复取得选用道员资格,故改名复,字几道。这“道”是否“道员”、“道台”的意思,以庆贺自己如父亲所愿,走上仕途能施展个人政治抱负的意思?其实“几道”源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几于道的意思是接近道。这是严复对自己做人的要求,希望自己要“上善若水几于道”。</p> <p class="ql-block">阳岐严氏祠堂 位于福州市郊盖山镇阳岐村,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重建,1988年重修。占地572平方米,坐东向西,二进,依山而建,前后递升,两边设封火墙,内有门廊、屏门、前天井、前厅、后天井、后堂、边房等。</p> <p class="ql-block">严复纪念馆成立于2006年11月23日,依托阳岐严氏宗祠设立,法定代表人为严孝鹏。其主要功能包括举办严复主题展览、收集历史文物、维护严复墓及故居等。阳岐严复纪念馆是展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生平事迹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前厅面阔三间,进深六间,用七柱,前廊后堂,穿斗式木结构,双坡顶。后天井铺石,后堂建于高台上,三开间,用五柱,双坡顶。今辟为严复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论严复</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所在的严氏宗祠为清代建筑,与国家级文保单位严复故居(大夫第)相邻,形成完整的文化展示区。故居为明末清初穿斗式木构建筑,占地745平方米,现辟为严复生平足迹馆,系统呈现其早年生活与思想启蒙历程。</p> <p class="ql-block">李克强指出:“每个中国人都应记住严复”。</p> <p class="ql-block">馆内藏有严复译著原件,如1902年南洋公学初版《原富》及1905年商务印书馆版《社会通诠》等珍贵文献。</p> <p class="ql-block">“隆重纪念严复诞辰171周年”回望严复(1854-2025)展望复兴。</p> <p class="ql-block">历史名人对严复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文化功能与两岸交流作为严氏祖宅,纪念馆承担着维系两岸宗亲关系的特殊作用。2018年台湾严氏宗亲会曾在此举办祭祖仪式,2022年两岸社团代表在此开展“回望严复”主题活动,共同研讨严复思想。馆内还保存有严氏家训碑刻、族谱等实物,成为两岸共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阳岐严氏祠堂 </p> <p class="ql-block">“归葬阳岐光气垂虹”1921年10月3日,严复病情转重,自觉来日无多,遂立下六条遗嘱:一、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二、须知人要乐生,以身体健康为第一要义。三、须勤于所业,知光阴时日机会之不复更来。四、须勤思,而加条理。五、须学问,增知能,知做人分量,不易圆满。六、事遇群己对待之时,须念己轻群重,更切勿造孽。 10月27日,严复寿终于福州郎官巷,享年69岁。严复择墓于阳岐村口鳌头山,自书碑文曰:“清侯官严几道先生之寿域”。自书白石横屏:“惟适之安”。刻手为惠安名匠蒋源成。此墓系1909年严复长子严璩为父母所营建。圹内墓志铭由陈宝琛撰文。</p> <p class="ql-block">阳岐公园/严复公园。纪念馆周边分布着严复墓(国家级文保)、宋代午桥、尚书祖庙(严复题匾)等历史遗迹,形成以严复文化为核心的文旅景观群。其中尚书祖庙为纪念抗元英雄陈文龙而建,严复曾倡议重修并亲题匾额。</p> <h3>严复墓地 ,严复活着时,就为自己的身后作了安排。不知有意还是无意,他将自己的墓穴选在了阳岐。是起点,又是归宿,当时的严复,心中是否作过如此念想?鳌头山虽为平缓的山丘,但周围都是平原,也就有了一定的高度,四周的风景尽可纳入眼底。前有小河,后有松林,左有石岗,右有池塘,“风水”着实不错。对此,严复曾在《怀阳岐》一诗中写道:“鳌头山好浮佳气,崎角风微簇野航。” </h3> <h3>进入墓园,沿台阶缓缓而上,但见墓体呈一“钟”字形状;墓前有一石头横屏,上刻“惟适之安”四个红色大字。石头横屏后及拱顶墓前,立着严复生前亲笔镌刻的青石墓碑,回归的一碑两柱已然复原,但那新抹的水泥印痕显得格外刺眼,仿佛向我们诉说着劫后余生的惊险。 </h3> <h3>墓园建在鳌头山,名曰山,其实不过一座比周围地势稍高一点的土丘而已。1910年严复祭葬亡妻王夫人择墓于此,就为自己写了一块墓碑:“清侯官严几道先生之寿域”。由此可见,生老病死,在严复眼中,不过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心境之达观着实令人神往。十一年后严复辞世,便与发妻合墓而葬。 </h3> <h3>严复墓地1987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 <p class="ql-block">美丽乡村~阳岐村</p> <p class="ql-block">玉屏山庄清代著名诗人、邳州知州叶大庄的故居。傍玉屏山而建得庄名。山庄规模宏大,环山有20多座房子,百余间房,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建筑群,颇具地方特色。为严复同乡、清末邳州知州叶大庄所建。</p> <p class="ql-block">叶大庄死后,山庄曾几易其主。严复三儿子严叔夏结婚时,他在此买下了一进独门独院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山庄古香古色,环境清幽,风景秀丽。藏书楼、戏楼、廊亭相连错落有致、荷池、后花园、幽径、花厅、后庭假山、古木参天……。玉屏山庄是福州地区著名的清代私家园林古建筑群落。</p> <p class="ql-block">都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但仓山也有这样一座园林,别有一番“花木翳如,房栊疏爽”的景致。不仅如此,里面还曾有一座收藏数万卷珍贵典籍的藏书楼,氤氲着书卷气韵,连严复都为之着迷,前来暂住。它便是位于仓山区盖山乡阳岐下村的玉屏山庄。</p> <p class="ql-block">游传鹏清末民国初,福州城南门外远近闻名的木材商人巨富商贾。1898~1912年间购得玉屏山庄,维护了庄内原有的格局风貌,期间,庄南局部作了调整。游家大院设计精巧大方,用料讲究,堂前廊柱和长樑用了巨大的楠木;作工精湛,金丝楠木的雕刻件,配象牙片、玉片装饰;恰到好处地引进、配置西洋元素构件。形成了更匀称、精巧、典雅的玉屏山庄山南游家建筑群。闽派私家园林典范。</p> <p class="ql-block">一进院墙,便看到巨型条石铺设的天井,即使历经百年,至今仍然严丝合缝,极为平整。天井中花木盆景错落有致,全木结构的厅堂厢房用材考究,布局匀称巧妙,精巧典雅。木材上的雕刻技艺更是巧夺天工,独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古人云:“无刻不成屋,有刻斯为贵”。厅堂内,斗拱、梁枋、隔扇、门窗上的雕花华丽精细,构成了一幅幅极具中国意韵的画。</p> <p class="ql-block">玉屏山庄庄主叶大庄,乃是清代邳州知州,也是福州有名的诗人、藏书家、文学家,亦是严复的同乡好友。他传承家学,广泛藏书,使玉屏山庄的藏书量达到顶峰,藏书达5万卷之多。</p> <p class="ql-block">《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佛跳墙》、《台湾巡抚》等影视剧首选游家建筑群作为拍摄外景地。1983年公布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穿过厅堂,后院也别有洞天。虽然满园的华丽被杂草灌木丛的葱茏替代,但从零落的假山、曲径,依稀可辨昔日翠竹落英山石的雅致。曾经稚嫩的树木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在土壤扎根,长成参天大树。郁郁葱葱、魁梧遒劲的树干淹没于杂草丛中,陪山庄度过悠悠岁月。</p> <p class="ql-block">阔别故乡多年,严复与叶大庄共同返乡,严复在山庄暂住。藏书楼里浩如烟海的珍贵典籍深深吸引着严复,让严复流连忘返。后来,在玉屏山庄被分割出售之时,严复购买了其中一座单进住宅,作为儿子严叔夏结婚的婚房。</p> <p class="ql-block">“山庄半作书画舫,玉屏山色中流悬”,在叶大庄的主导下,这里还一度成为文人墨客唱酬的风流之地。百年前,多少文人墨客在此举杯共饮,共赴一场诗词歌赋的盛宴。他们以诗会友,和着绮丽的山水,美酒佳酿作陪,酣畅淋漓,成就了一段段文坛佳话。随着叶大庄的须臾百年,玉屏山庄的文学盛宴曲终人散,当年举世闻名的藏书楼也已无处寻觅,但从流传的文献著作依稀可知玉屏山庄鼎盛时期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颜子俊故居”颜子俊(1887—1959)名福黎,字篆祜,号子俊,祖籍福建永春。周恩来总理曾经称之为“革命老前辈”。历任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国务院侨务委员会委员等职。有“真正的爱国侨领”之誉。十五岁南渡越南西贡谋生。发展经营各种行业,经济上颇具规模,事业一帆风顺,陶朱可期,居越四十餘载。支持过辛亥革命与越共民族独立斗争。1913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任越南中华总商会主席,在越支持越南人民革命斗争。支援祖国抗日“散尽家财支援抗战”。1927年在原林森县小南乡阳岐保(现仓山区盖山阳岐下岐86号)建有砖木结构二层西式洋楼做为居所。</p> <p class="ql-block">前往尚书祖庙路过叉溪旁的榕树下有座北极玄帝庙,上有对联写道:“庙前叉江水长流,顶上榕树永常青”。</p> <p class="ql-block">尚书祖庙,为祭祀南宋末年民族英雄陈文龙而建。元兵南下,陈文龙以闽广宣抚使身份率军奋勇抗击,不幸兵败被俘,后由福州押至杭州,他绝食抗议,死于岳飞坟前。传说陈文龙曾悲愤地咬破手指撕破衣服写下血书,随风卷入西湖,经钱塘江由东海流入闽江,浮现于阳岐江滨。阳岐人将破衣血书打捞上岸,认出乃陈文龙遗物,遂建庙祀奉。福州地区有着众多纪念陈文龙的尚书庙宇,如万寿尚书庙、三保尚书庙等,而数阳岐最早,故称“尚书祖庙”,庙内供奉的还有临水夫人陈靖姑及其他地方神灵。 </p> <p class="ql-block">严复去世前几年,精心策划修复了阳岐的“尚书祖庙”。这是纪念抗元英雄陈文龙的重要庙宇。陈文龙因统领水军抗击外来侵略有功,被宋皇御封为水部尚书,成为世人尊敬的民族英雄,深受闽台两地以及东南亚一带民众的崇敬。尚书祖庙始建于明朝,后分香至福州其他各处。</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90年代,该庙再次重修,增建碑亭等建筑,新悬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题写的“民族英雄”和马祖尚书公府敬献的“朝宗利济”等匾额。该庙现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阳岐尚书祖庙重檐叠宇,雕梁画栋,大殿门额嵌有青石四方,刻严复亲自书写的“尚书祖庙”楷书大字。</p> <p class="ql-block">隆重纪念民族英雄陳文能诞辰793周年。</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有楹联10多副,楷、行、草俱备,出自郭尚先、林则徐、陈宝琛、严复、萨镇冰等名臣学者之手。</p> <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该庙经重修后,面积达到3805平方米,四周环以灰砖围墙,内设戏台、酒楼、钟鼓楼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尚书祖庙右侧廊亭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文龙信仰在福建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2007年陈文龙信仰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span>尚书祖庙前新建大口放生池。听当地村民讲述,上周刚落成高约20米的陈文龙雕像以及大牌坊是一位私企老板为还心愿独资二百多万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陈文龙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英雄,其忠贞不屈的精神备受后人敬仰。阳岐尚书祖庙作为纪念他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刚竣工的陈文龙塑像和牌坊,不仅是建筑景观,更是后人缅怀英雄、传承其爱国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陈文龙是南宋末年的抗元民族英雄,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气节,与文天祥相媲美。雕像的落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缅怀英雄、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雕像展现了陈文龙作为南宋宰相的古装形象,头戴帽子,手持朝笏,将宋朝的古装特色活灵活现地体现出来,生动再现了陈文龙当年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阳岐村的尚书祖庙是陈文龙信仰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尊雕像的落成进一步丰富了当地的信俗文化内涵,对于传承和弘扬陈文龙信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陈文龙大型雕像的落成,成为了阳岐村的一个标志性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每周一游】2025年7月19日前往阳岐严复故里参观严复祖居~严复纪念馆~尚书祖庙~陈文龙雕塑广场“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 【每周一游自愿参与,户外风险安全自负】 7月19日(星期六)上午8:00分在阳岐严复故里站集中,参观严复故居及尚书祖庙、大型石雕陈文龙。可乘车线路:①地铁2号线金山站转地铁5号线到台屿站(D囗),转乘311路公交车到阳岐严复故里站下车。②公交车上渡站转311路到阳岐严复故里站。【温馨提示:高温天气注意防暑身体力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