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号:16748708</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岛,乃新西兰两大主岛之一也。去年4月,我的新西兰之行,便是从这里开始并一路向南。虽然未能像《指环王》远征队般,驰骋于此,寻找属于心目中的“中土”。然而,匆匆的旅途,仍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p> <p class="ql-block">在新西兰的怀抱中,北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蔚蓝的南太平洋的西南部。这是一片融合了自然奇观与人文风情的土地,每一处景色都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抵达北岛,首站便是其繁华而多元的门户城市奥克兰。也许城市观光不是此程的重点,故而,导游把团队带至女王街附近的礼品店便解散了。我无意购物,于是,就借机顺着大街转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离开礼品店,我沿着女王街前行。一路上,碧空如洗,白云悠悠,心情也随之轻盈起来。</p><p class="ql-block">倒底是北岛的经济文化中心,新西兰的最大城市。这里,街道纵横交错,汽车川流不息,大街两旁高楼耸立,尽显了这座城市的繁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女王街是著名的商业购物街,奥克兰的大型购物商店几乎都汇聚于此。走在这条大街,看着街上不同人种的过客,能够感受到奥克兰确实是一座国际化程度很高的都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一座“身着斗篷的毛利酋长”的雕像吸引了我。这位无名毛利酋长手握木棒,看上去神态威武。据介绍 该雕塑是由奥克兰市议会于1964年提议,并委托艺术家在1967年完成的,以此表达对毛利人的敬意。如今,已成了奥克兰的文化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伫立于此,我忽然想起,原来,我已来到了毛利人的故乡。大约13世纪时,毛利人从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搭乘小木舟迁徙到新西兰,成为这里最早的原住民。到了1840年,他们与英国入侵者发生了短暂的战争后,与其签订了《怀唐伊条约》,以“土地换和平”的形式,将奥克兰作为殖民地首都。幸运乎?也许是与北美洲的印第安人相比而言吧,我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女王街北端是奥克兰的滨水区。在这里,矗立着一座奥克兰的标志性建筑——渡轮大楼。高高的钟楼,远远的就能望见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建成于1912年的渡轮大楼,华丽而庄重。楼体由砂岩砌成,外型稳重坚固,线条清晰明朗,具有典型的巴洛克风格。</p><p class="ql-block">据说,这座百年建筑曾因不符合现行的抗震要求和防火规范面临拆除。由于奥克兰市民的强烈要求,最终耗资近800万新西兰元进行整修才得以保留,并成为奥克兰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没有时间入内,想象中,在楼内古老的煤油灯昏暗的灯光下,那建筑氛围一定古意盎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楼后是女王码头。几艘游艇在缆绳的拽曳下起起伏伏,海水一遍又一遍舔舐着木桩。空气中有海的味道,潮潮的,咸咸的。我站在岸边,清风扑面,不觉已是神怡心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滨水区往南,沿着阿尔伯特街继续走,偶然间,我欣喜地发现了天空塔。说起该塔,它可是奥克兰的地标性建筑呀!它以其328米的高度傲视南半球,成为了奥克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稍稍停留再往南,咦,天空塔似乎跟着我呢!不过,这回它是与一座教堂同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美哉,在不同时空的重叠中,奥克兰的天际线与神圣的教堂巧妙交汇,让现代文明与古典神韵美美与共。</p><p class="ql-block">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令人不禁驻足,感叹于这份难得的和谐之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奥克兰之行只有短短的3小时,随意的走走看看,甚至都未入像样的景点。然而,收获常常在一次次意想不到的邂逅。由此,让我对林清玄的所言有了共鸣:“生活最美好的时刻,往往在不经意之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奥克兰分别后,我们前往了北岛西部的怀卡托地区,在那里,观赏了怀托摩萤火虫洞。</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隐匿于北岛大地下的自然奇观。它宛若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地下宫殿,神秘而富有魅力。从1887年发现迄今,已吸引了无数游客的探访,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缓缓的,我怀揣着好奇心,沿着栈道来到了洞口。步入洞内,光线逐渐变暗,大家只能借着导游微弱的手电光,边走边听他的讲解:“这个钟乳石洞形成于3000万年前,共有三层,萤火虫在最底层,需要乘船观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继续跟随导游前行,我们先是欣赏积年累月形成的美妙钟乳石洞,在宽阔的“大教堂岩洞”内,聆听大自然的回响。接着,乘小船进入萤火虫洞的深处。</p><p class="ql-block">这里流淌着一条神秘的地下河,我们随着船儿悠悠的飘荡在河面上,周围一片寂静,只有小船划过水面时发出的轻微声响。“哇喔!”突然船上传来游客的惊叹。我抬头仰望,无数的萤火虫闪烁着幽蓝的光,如同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它们栖息在洞穴的顶部和石壁上,时明时暗,似乎在有节奏地呼吸。太奇妙了,那一刻,我犹如置身于仙境。( 由于洞内禁止拍摄,故上图为网上下载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你微小,然而你并不渺小。” 望着洞内亮晶晶的萤火虫,我不禁想起了泰戈尔诗句中的萤火虫来。是呵,“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 然而,“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 …… 小小流萤,平凡而坚韧。由衷的,我想赞美你! (上图为我翻拍的景区宣传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萤光如梦,在船上我好想一直“闲坐数流萤”。然而,毛利美女向导已将小船引向洞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次别样的视觉盛宴。尽管为了保护萤火虫的生存环境,未能将所见的美景拍下来带回家,好在它的奇妙,已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近45分钟的怀托摩萤火虫洞的游览,别具特色的下午茶,又在等着我们。</p><p class="ql-block">坐落于新西兰北岛汉密尔顿北郊的ZEALONG茶园,占地约50公顷。这里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就像一幅美丽的田园诗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静静的,我漫步其间,只见远处茶树层层叠叠,好似绿色的波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近旁,溪水潺潺,鸟鸣声声。它们共同交织成一曲悠扬的乐章,为这恬适的午后添上了几分生动与和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座雅致的茶室映入眼帘,它仿若从茶海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部分,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茶室,迎面的墙上,有世界各国政要到此参观品茶的留影;还有对ZEALONG茶园的介绍。噢,原来这里的茶,源于台湾的青心乌龙品种。自1996年引入新西兰以来,经过创始人陈梓旺先生及其团队的精心培育,如今已成为新西兰茶叶的一张名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完介绍,我们拾级来到了二楼。入座后,服务员将滚烫的清水注入紫砂壶中,随着茶叶的缓缓舒展,一股清雅的茶香弥漫开来,汤色纯净,滋味醇厚,清香中带着回甘……这就是ZEALONG茶的韵味吧,它让此刻的我,惬意安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继续品茶,再配以几样精致的风味小吃和甜品,感觉每一口都唤醒了我的味蕾。这是一个充满温馨的午后,在袅袅的茶香中,一杯又一杯,不知不觉间我竟如同进入了卢仝喝茶的意境里:“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喝完了下午茶,听说茶园还有些特色民宿,于是走出茶室在周边转了转。好美的民宿哟,当然,此番我是不能滞留了,期待下回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出了ZEALONG茶园,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我们仍往南不停步,来到了罗托鲁瓦。这座位于北岛中北部的小城,以其独特的火山地貌、丰富的天然温泉以及深厚的毛利文化而闻名。</p><p class="ql-block">这里有许多旅游景点,不过,大多在郊外。我们的观光主要在城中心的政府花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步入政府花园,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毛利人与欧洲文明交织的年代。这片土地,曾见证了毛利人的战争与图腾。19世纪后期,毛利人慷慨地将这片神圣的土地赠予政府,后者则以其智慧与匠心,将其打造成一座融合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花园景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细观花园的大门,只见弓形的木条框架前,伫立着毛利人图腾的木雕,它是在訴说这片土地的故事么?跨过这道门,便进入了一个静谧、优雅而浪漫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园内,宽阔的草坪,绿草如茵;静幽的花园,鲜花绽放;典雅的建筑,恬静美丽。我徜徉于此,身心得以放松,尽享自在和美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玫瑰园对面,一幢黄墙橘红色屋顶的砖木结构建筑很是醒目。它楼层不高,幅面很宽,方格外立面,揉合了都铎王朝建筑样式和维多利亚建筑风格。富含韵味,极具美感,无论远望还是近观,都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座新西兰一级文物保护建筑,曾经是“毛利王宫”,后来成了“市政中心”,如今则是罗托鲁瓦博物馆。遗憾的是,我们到此已闭馆了,未能入内参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外,园中还散落着各种雕塑与纪念碑。有赞美士兵英勇的“士兵纪念碑”;也有纪念新西兰参与的重大战役的“战争纪念碑”等。其中,毛利军团纪念碑尤为令我注目,它高耸入云,顶端站立着头带冠冕的大胡子人像,手握军刀,身披斗篷,威武雄壮,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毛利人的英勇与不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色渐晚,该是离园的时候了。这座精致的英式园林,怎一个美字了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政府花园到餐馆不远,晚餐后,溜达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波利尼西亚温泉。一路上,浓浓的硫磺气味扑鼻而来。这座新西兰最具代表性的地热温泉,自1882年第一个浴室在温泉建立以来,一直广受欢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温泉区内共有27座温泉池,主要是硫磺泉、碱性离子温泉等,夜间照常营业。在这里,还可享受按摩或水疗等服务,适合不同需求的客人。</p><p class="ql-block">轻轻的,我投身温泉池中,一边仰望星空,一边乐享着独特泉眼滋养的矿物池水流的轻抚。彼时,快乐变得简单而纯粹,感觉身心得以焕活了似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既然到了新西兰的“地热之乡”,那么,地热景观一定不会错过。次日早餐后,先在住宿附近转了转,接着,便前往了库伊劳公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是我起早了么?小城似乎还未醒。街上不见行人,倒是地热已在不紧不慢地升腾。秋色中,我踱着步,恍如听见了异域小城的“秋日私语”,恬静而安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库伊劳公园,在罗托鲁瓦的北端,它是新西兰自然奇观的缩影。踏入公园,便能感受到地热的力量。园内蒸汽腾腾,泥池处处。空气中依然飘散着硫磺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里植被茂密,地热活动频繁。纵横交错的幽静步道贯穿地热活跃区域,能近距离观察间歇泉及蒸汽裂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爸爸去哪儿2》的海外拍摄地么?虽然,我在此逗留的时间不长,然这个被称为“地热仙境”的公园,无论是泥池中沸腾的泥浆,还是蒸汽弥漫的奇特景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岛的行程,在走马观花中结束了。尽管在新西兰的版图上,它是那般的多姿多彩。而我,显然只是管中窥豹。那又怎样呢?或许,什么都不舍弃,便什么都不能获取,所谓“不舍不得”。</p><p class="ql-block">别了,北岛,这一路走来“便觉身随步履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