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街道:“红色小院”放光芒 基层治理添光彩

蔡大森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开展以来,赤城街道以小投入撬动大治理,用小院落实现大作为,率先在全县推出“红色小院”党建品牌,将城市治理触角延伸至居民院落,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党员教育有了新阵地。注重激活“红细胞”。以“红色小院”为载体,凝聚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和非公组织党员力量,推动人员下沉、资源整合、服务共享。围绕党工委的中心任务和工作业务,将党的建设融入板凳课堂、草根宣讲等红色小院集体活动当中。今年以来“吹哨报到”改革推动党员赴红色小院开展“双报到”活动8余次,辖区秩序维护、文化提升、环境整治得到有效改善。结合民主评议和党委推荐,用活红色小院主阵地和板凳课堂主渠道,评定正式党员30余人。创建“一院一品”,打造解决“一公里”、建管“同心圆”、党群“连心桥”等党建品牌矩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社区管理有了新手段。着力打造“共同体”。在红色小院以“居民议事会”的形式,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共商民事、受民监督,集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结合网格化管理,各社区在红色小院开展民主协商会20余场次,收集充电桩安装、巷道美化、污水管网建设等民生问题20余个,有力推动网格问题高效解决。搭建“有事好商量”平台,红色小院开展“群英断是非”恳谈会,及时化解纠纷30余起,开展二十大宣讲、路灯安装商洽会等活动10余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红色小院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组织群众议事协商,开展孤寡残弱庆生、反电诈宣传、低保救助评议等活动6场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民服务有了新平台。坚持突出“惠民生”。紧盯群众生产生活需求,通过社区党总支对资源的再分配、再组合、再优化,打破条块管理,创新服务载体,搭建服务平台。红色小院定期组织“红领巾”、“红袖章”、“红十字”等志愿服务队伍上门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代办服务,实现“群众张嘴,干部跑腿”。结合基层治理线上平台,开展民主协商、爱心义诊、扶贫帮困、矛盾化解、文明创建等活动60余场次,通过听呼声、察民情、问良计、寻良策、解民忧,增进邻里感情、发挥民智民力、凝聚共建合力,不断激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活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