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64)

南黑森林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读李宝嘉的长篇小说《官场现行记》(上)有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回</p><p class="ql-block">见怪不怪,似曾相识,世态炎凉,风雨如晦……读到了“第四回”,有了以上的认知与感受。</p><p class="ql-block">几年前第一次阅读,由于“心”未沉入其中,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缺憾,没有品味出这杯“浊酒”的浓醇与异香,不像看《老残游记》和《孽海花》那样迷恋,所以半途而止、束之高阁了。</p><p class="ql-block">此次再读,一定悠闲地坚持下去,真正完成中国的“四大谴责小说”的阅读计划,了却久存的一大心愿。</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3日,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八回</p><p class="ql-block">“兄弟失和”——“大荷包”与“三荷包”的暗箱操作,让卖官买官之勾当大白于天下,典型的近代故事,却有“现实”的意义;“绿营操练”——“抚台”与“协台”的公事公办之闹剧。让今人对大清末期的军备水平有了传统而又无奈的悲叹。真是“大清不亡,天理难容”;“中外协和”——“抚院”与洋人的交往,只可惜昏官略知福国强兵之皮毛,有眼无珠,认错人办错事,留下笑柄……</p><p class="ql-block">短短四回,精彩故事倒有三个,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有三人:一是锋芒毕露的“三荷包”弟弟;二是心狠手辣的“县令”王梦梅;三是投机取巧的“洋务专员”陶子尧。</p><p class="ql-block">另外还了解到,那个年代,除了广东就是山东的“对外开放”——被迫与无奈的与洋人打交道成气候了,走在了其他省份最前边,而上海,更是灯红酒绿、尔虞我诈的风流是非之地。</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4日,上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十四回</p><p class="ql-block">清朝末年,清庭“被迫”的“对外开放”。不少官吏的“惧洋”之心态,以及“交流”之作为,真是令今人哭笑不得。“外国的官专以保商为重”,乃真理之言。“为了洋人,不知道害我花了多少冤枉钱”,更是当时昏庸高官的心理之不安。“同寅”之间的斗智斗狠——“戴大理”与“周老爷”的暗战是另类的硝烟弥漫,把官场后院的黑幕彻底揭开了。“剿匪”之官兵的瞒天过海,官兵两家的相互勾结配合,让读者对腐朽、残暴、混乱的清末乱象有了深层的感知。“邹大爷”和“赵不了”——两个穷酸狼狈之人,一个没钱,一个少钱,决定了他们人格的卑微与性情的丑恶……</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5日,上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十九回</p><p class="ql-block">本书对官吏的描写没有“脸谱化”,所以“浮光掠影”的感受少多了,这是他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高明之处。“庄大老爷”为官“谨慎”,对老百姓的恻隐之心不是没有一点儿,而且对小偷——“鲁老爷”的惩治也挺老辣有度。“胡统领”与“周师爷”的利益冲突,有斗智耍谋之术更有心狠手辣之技。两位“钦差”的捞钱伎俩,其运作之道的圆滑与无耻,也让人叹为观止。由此,清朝的腐败与卑污让人打开了眼界。最后两个“活宝”,一个市井小人,一个纨绔子弟,更是洋相百出,让人笑出了眼泪。回回精彩,章章有趣。</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0日,上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十二回</p><p class="ql-block">乌烟瘴气的官场,道貌岸然的“抚院”,买官求仕的“刘大侉子”与“黄三溜子”,沽名钓誉的“臬台”,一个个粉墨登场,洋相百出,为人不耻。</p><p class="ql-block">《官场现形记》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对官场政治的揭露更深切全面,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也更加生动,充分显示了作者确实有着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清醒通透的思想张力,更不用说他的深厚劲道的笔头功力了。</p><p class="ql-block">以上部分,几年前已经读过。如果不是有红笔做的“记号”,我会认为不曾翻越过的。</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9日,上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七回</p><p class="ql-block">纨绔子弟,外强中干,不学无术,眼高手低。</p><p class="ql-block">“贾少年”的京城之行,心机枉费,鸡飞蛋打。今天接着过去的“初读”章节,又看了五回。觉得故事讲得不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差,而且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更胜一筹的。</p><p class="ql-block">202025年7月8日,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十一回</p><p class="ql-block">每“回”里都有一个让读者过目不忘的“坏东西”——</p><p class="ql-block">“本部主事史耀全”,他的“酷”,表现在“六亲不认”式的对待落难的“世叔”,十足一个心冷手狠的角色;</p><p class="ql-block">“佘小观佘道台”,一个“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混球”,好色之徒,看不透事理,喜剧人物式的小丑;</p><p class="ql-block">“营官”——冒得官,卑微下贱之非常之人,龌龊的心理加上手段的堕落,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p><p class="ql-block">“田小辫子”,真是一个“无知者无畏”的官场新手,一根筋,自我感觉良好,令人哭笑不得……</p><p class="ql-block">真是应验了一句俗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9日,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