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青春

郑勐

<p class="ql-block">致敬青春</p><p class="ql-block">作者 何备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读完郑勐老师的长篇小说《青歌》,我有一种想说的冲动。</p><p class="ql-block"> 第一感觉是:真实。这种真实不同于《顺阳河》中的丰富描写形容和延伸,而是一种邻居家的日常生活,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不由的总想往自己身上映射。</p><p class="ql-block"> 最深的印象:张仁俊一直在不停地打怪,职业生涯跌宕起伏以及和家庭平衡、养娃所担负的责任等,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没有选择,没有退路。这让我想起了我从河南小山村走到现在的路,就像小说里写的,不坚强又能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致敬:青收的一代,在特别时期中没有安慰没有解释,只有在迷茫未知的风雨中努力寻找未来的方向。我也非常认同,在恒定的时间长轴上,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张仁俊夫妻在职业上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坚守,夫妻之间的相互理解扶持,也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特别之处:以孩子出国留学,夫妻自由旅游结尾,没有浓墨重彩阐述人生意义。但多次出现了梧桐树,就像“四大才子”硬扛生活苦难的缩影。另外,也引人联想夫妻之间是不是要“悟同”。</p><p class="ql-block">再次回味,像第二视角畅游青收之歌,感受特殊时期的岁月,体会坚强的精神。以榜样参考形象,试图寻找自己的人生答案。</p><p class="ql-block">致敬《青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注:何备林,硕士,某大型企业机械设计人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