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云南是中国民族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拥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15个为云南特有民族。各民族在语言、服饰、节庆和文化艺术等方面保留着鲜明特色,形成了多元共生的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 题图就是彝族的演出大礼服,我们小时候演“鲤鱼送北京”就是彝族一支弹烟合舞的、头上插牛羊角的,要研究云南民族的专家才能指出是白彝族、黑彝族还是花彝族……。</p><p class="ql-block"> 阿诗玛出自彝族分支的撒尼族系,她们现在还在石林地区,幸福的生活繁衍——想当年扮演阿诗玛的杨丽坤,可是让石林地区一炮而响。</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图是老兵博物馆的刘馆长,在八一期间为战友们表现彝族老大妈接到部队儿子的来信时的幸福表情,单口相声十分搞笑。</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最常见的彝族服装</p> <p class="ql-block"> 儿童歌舞表演——大鲤鱼送北京</p> <p class="ql-block"> 歌仙刘三姐的壮族凉帽,大家早已耳熟能详。</p><p class="ql-block"> 云南各民族的帽饰文化种类繁多、有的大民族因为地域的不同、分支的不同;彼此间差异也很大,下面我们分类简单介绍一下,挂一漏万,欢迎美友提出更好的见解来。</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我们到怒江流域去寻幽探秘,这位屈指可数的高龄怒族纹面女老太太,别人她都不见,可是就单单接见了我们,不胜荣幸。</p> <p class="ql-block"> 这位口衔钢刀的东巴巫师做大法,在整个丽江地区也是十分罕见的……。</p> <p class="ql-block"> 摩梭人小姑娘带着自己的小妹妹,所谓蚕豆盘豌豆——小的带更小的,生活真是不容易呀……。</p> <p class="ql-block"> 这张神气活现的藏族贵族全身照是美国人洛克留下的——他的藏式皮帽和围脖都是顶级雪狐皮做的。</p><p class="ql-block"> 约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1884年-1962年),美国人类学家、植物学家、纳西文化研究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自幼从母学匈牙利语。1897年开始自习汉文。1902年,大学预科毕业,开始漫游欧洲和北非。1906年至美国。1913年入美国国籍。1919年为夏威夷学院植物学教授。从1922年起曾六次到中国,深入到滇、川、康一带民族地区活动。期间得到美国农业部和国家地理杂志的巨资资助。</p><p class="ql-block"> 1922-1924年他第一次到中国,由曼谷到丽江,进入四川西南角木里,途经纳西、彝、藏地区。回国时,携走八万件植物标本以及文物文献。1924-1932年到川、甘、滇以及青海等地区。三次在岷山和阿尼玛卿山之间山谷河谷地带拍摄资源照片,测绘地形地图,搜集实物标本以及文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自1929年起以较多时间和精力研究纳西族东巴仪式、经文、历史、语言、文化和文献资料。成为中国大藏族区屈指可数的中国通!</p><p class="ql-block"> 1943年第四次离华时,带走全部文物文献。1945年哈佛大学以重金买下其东巴经书。1949年第六次离华后,为出版其巨著《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卖给意大利罗马东方学研究所二千多卷东巴经书。后联邦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指令西柏林国立图书馆以高价悉数购入,并聘洛克编纂目录五卷。洛克此时声震欧美——晚年的洛克应该说是富可敌国的,而他的财富绝大部分都来自那27年待在中国的时光;1962年12月5日,洛克终于在夏威夷走完了他孤独而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之旅。</p><p class="ql-block"> 下面就是藏族服饰。</p> <p class="ql-block"> 云南大茶山的民族妇女们也不忘给小孩子传承技艺……</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双江县的民族团结村,阿昌族,布朗族,佤族、苗族、傣族相处的非常融洽。</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普洱地区文工团的老姐妹们,装扮成各民族妇女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佤族姐妹热情似火——沧源佤族的模你黑狂欢节日,名气越来越大,本民族觉得越摸得黑越美,但是为了尊重外来的旅游者、特别是女性外国朋友,佤族妇女采用了淡色胭脂……。</p> <p class="ql-block"> 云南也有蒙古族,住在通海杞麓湖旁边——是当年的蒙古远征军一支部落来到水草丰美的这个地方,就不愿意走了……</p> <p class="ql-block"> 长期生活在云南通海的蒙古族的服饰已经跟草原的蒙古族有了相当不同的区别——女性服装更加简约、轻快、凉爽!</p> <p class="ql-block"> 动车通到了多个民族的家乡,当地的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更快了。</p><p class="ql-block"> 石林(撒尼族)、大理(白族)、丽江(纳西普米摩梭)、版纳(傣族);各民族兄弟姐妹不仅容易聚合,还热情欢迎全国各族人民各族兄弟,来云南美丽地方旅游、逗留、生活……。</p> <p class="ql-block"> 白族服饰</p> <p class="ql-block"> 上面是载歌载舞的傈僳族,下面是采摘茶叶的怒族妇女……</p> <p class="ql-block"> 两位亲密无间的民族少女——一位是苗族,一位是阿昌族……。</p> <p class="ql-block"> 跳锅庄舞的不仅有摩梭人,还有普米族,她们的打扮都差不多,可是下图换了一个地区,普米族的服饰打扮就截然不同了。</p> <p class="ql-block"> 苗族是一个崇拜牛的民族,苗族女儿有时候会拿牛角、银饰来装扮自己。</p> <p class="ql-block"> 亲密无间的云南回族好夫妇……。</p> <p class="ql-block"> 拉祐族的服饰</p> <p class="ql-block"> 在花市游荡卖葫芦丝的民族小伙子,我问他是哪个民族的,他用葫芦丝来回答我,我还是搞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 当年我受摩梭人出身的曹副县长之托,来到云南民族村探望他们摩梭人的小姐妹们。</p><p class="ql-block"> 美女 车姆曾想把她的礼帽让我来戴,可是帽沿太小我戴不进去,其实她戴着很有贵族范儿。</p><p class="ql-block"> 那几位金珠、达娃、摩玛。黑包头上面的人造白珠,都显示不对称的美——民族小姐妹们其实是很会打扮的。</p><p class="ql-block"> 过了几年我遇到车姆,她告诉我几个小姐妹都回家乡去了,还是不习惯大城市的生活,只有她一个人留在民族村结婚生子了……。</p> <p class="ql-block"> 我在丽江牦牛坪遇到了一群载歌载舞的民族青年,他们把我拉到中间去跳舞,民族青年还把他头上的小熊猫帽子给我戴上。</p><p class="ql-block"> 帽子既轻巧又暖和,可是环保的因素不能再打小熊猫了,这么说民族青年也一个劲儿的点头认同……。</p> <p class="ql-block"> 景颇族的服饰</p> <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服饰以多元文化交融、工艺精湛著称,25个世居少数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饰体系,集中体现了地域文化、宗教信仰和审美取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