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寻珠路,殷殷教育情

沉默是金

<p class="ql-block">  “捡回珍珠计划” ,是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发起的公益助学项目,发起创办人为浙江省平湖市新华爱心高级中学首任理事长王建煊先生。 </p><p class="ql-block"> 为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境相对困难、品学兼优的初高中生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机会,点亮优秀寒门学子的美好人生,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自2004年发起“捡回珍珠计划”,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与支持。 </p><p class="ql-block"> 珍珠班是由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依据“捡回珍珠计划”项目,在全国各省、区重点高中所设立的班级,旨在资助"双特"(家庭特困、成绩特优)学生,有机会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业,升入理想的大学,用知识与学习改变寒门学子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鹤庆马厂,家访路上的美丽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  根据“捡回珍珠计划”,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与教育主管部门合作,面向贫困地区招收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寒门学子作为“珍珠生”,在重点高中设立由“珍珠生”组成的“珍珠班”,配套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对“珍珠生”进行重点培养,激励寒门学子自立自信自强,刻苦学习,帮助寒门学子考入重点大学,实现人生梦想。</p><p class="ql-block"> 为了切实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合作学校免除"珍珠生"三年的学费和住宿费,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通过爱心人士的善款,每年给予每位"珍珠生"2500元生活补助款,三年共计7500元,由学校每年按10个月发给学生。同时争取各方资助,帮助珍珠生解决生活困难,助力千千万万寒门学子用学习改变命运。</p> <p class="ql-block">  座落在滇西北高原的鹤庆县,山奇水秀,风清俗美,历来因其文化昌达,人文蔚起,被誉为茶马古道上的“文献名邦”。 鹤庆一中作为一所建校近100年的省内知名的重点高中学校,以其严谨的教风学风、优美的育人环境、科学的教育管理、优异的教学质量,得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素有“银都水乡,文献名邦”之称的大美鹤庆</p> <p class="ql-block">  2017年,经过大理州教育局与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的多轮考察筛选,确定在鹤庆一中开办珍珠班,面向大理州9个贫困县招生。从2017年至2025年,已向县内外共招录五届珍珠班,在历年高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鹤庆一中已经成了珍珠生们筑梦远航、点亮美好人生的温馨摇篮。</p> <p class="ql-block">  在鹤庆一中这个充满温暖与关爱的大家庭里,学校领导班子对珍珠班高度重视,配备了优秀的教师团队,给珍珠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几任班主任老师更是三年如一日,起早贪黑默默陪伴珍珠生们共同成长进步;科任教师团队废寝忘食,辛勤教育珍珠生们攀登知识的高峰;珍珠班的同学们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生活上相互关怀,学习上刻苦勤奋,你追我赶,不断超越自已,用学习与知识改变了命运。</p> <p class="ql-block">鹤庆一中优美的育人环境</p> <p class="ql-block">  2020年高考,鹤庆一中首届珍珠班就爆了一个开门红:全班53人,600分以上的有10人;一本上线37人,一本上线率达69.81%;全班53人全上本科线,综合本科率达100%;2021~2024年,连续四届珍珠班一本上线率均达到70%以上,本科率100%;2025届珍珠班50人参加高考,44人上特控线,特控线上线率88%,本科率100%,在大理州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p> <p class="ql-block">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务实进取、业务精湛的鹤庆一中教师团队</p> <p class="ql-block">  2025年招生季,鹤庆一中领导班子对珍珠生招生与遍访工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由杨文勇书记、王澍校长亲自统一部署,学校各级领导带队,选派得力教职工,分成七个工作组,从7月14日开始分赴县内外,开始了2025级珍珠生的遍访与录取通知书发放工作。</p> <p class="ql-block">  鹤庆一中珍珠生遍访工作剑川组,由洪树林副校长带队,高焰军主任,徐峰老师、董梁柱老师、寸灿荣老师、张震老师、高树泽老师、寸建伟老师参加,主要负责剑川县籍11名珍珠生的遍访工作。 </p><p class="ql-block"> 此次西行寻珠,虽然路途遥远,山高水远,但大家心里却十分激动。7月14日中午,在炎夏的酷暑中我们就驱车奔向远方,一路向西,踏上了艰苦而有意义的西行寻珠之路……</p> <p class="ql-block">  剑川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西北高原、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与鹤庆县一衣带水,山水相连。滇藏线214国道和大丽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是进入滇西北高原乃至西藏地区的交通要冲。</p><p class="ql-block"> 剑川县域面积225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县域面积9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区农业县。全县总人口16万多,有白、汉、彝、傈僳、回、纳西等民族在此世居,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生态福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剑川古城</p> <p class="ql-block">  剑川历史悠久、生态优美、文化灿烂。在美丽的剑阳大地上,高原明珠剑湖波光潋滟,南天瑰宝石宝山石窟雕刻精美,茶马古道上幸存的集市沙溪古镇古韵悠然,保留明清古城格局的剑川古城古朴安宁。千百年丰厚的文化积淀,使剑川成为历史上滇藏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剑川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滇西北的革命摇篮,也是享誉全国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  由于今年大理州招生委员会对珍珠生招生政策进行了调整,改变了过去珍珠生名额定向到县的政策,而是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在全州没有开设珍珠班的县份进行总量控制、统一录取。因而鹤庆一中录取的剑川县籍的珍珠生就由过去的2~3人增加到今年的11人。</p><p class="ql-block"> 鹤庆一中2025年招生录取的11名剑川籍珍珠生,分布在剑川县老君山镇、马登镇、羊岑乡、金华镇、甸南镇、沙溪镇等6个乡镇。这些乡镇之间路途遥远、山高谷深,且许多同学家住高寒贫困山区,星星点点地分散在剑阳大地层峦叠嶂的群山深处,道路崎岖难行,夏日气候阴晴不定,注定了我们此次的剑川珍珠生遍访工作将是一个十分艰辛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家访组老师与羊岑乡兴文赵家登赵花萍同学一家</p> <p class="ql-block">  西行剑川,深山寻珠。我们7月14日中午从鹤庆出发,山一程,水一程,一路向西,风雨兼程,经过3个多小时200多公里的驱车长行,我们终于在下午抵达西行寻珠第一站一一剑川县北部的两镇一乡。</p><p class="ql-block"> 羊岑乡、马登镇和老君山镇位于剑川县的西北部、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域的核心腹地,距怒江州兰坪县只有一山之隔。到剑川县城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剑川县城向南又转向西行,沿剑兰公路一路向北,向着羊岑乡、马登镇和老君山镇的方向驱车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 艰辛的寻珠之路上,车轮驶过平坦如砥的高等级公路,驶过坑多路窄的通乡油路,又驶上弯急坡陡的扶贫山路,再驶入水滑泥泞的山村小道。一路上,我们小心翼翼、提心吊胆地在山高谷深的大山之中迂回穿行,向着白云深处的山村人家艰难而去。</p><p class="ql-block"> 山越来越高了,坡越来越陡了,路也越来越难走了,离云雾缭绕的山巅也越来越近了,艰辛的寻珠之路让我们对寒门学子读书求学的艰难,有了感同身受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车行至远离集镇与烟村的茫茫群山深处, 我们小心谨慎地驱车在仅有3米多宽的盘山陡路上向前挪动,在莽莽大山中迂回曲折,不畏路途艰险,不怕工作劳累,一中人一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泥泞山路,访烟火人家,只为找寻遗落在白云深处,山村人家那孕育着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颗颗希望之珠……</p> <p class="ql-block">奖状墙,这是寒门学子的荣誉勋章,也是贫困家庭的高档装修!</p> <p class="ql-block">  整整一个下午,我们在剑川北部两镇一乡的山山岭岭的褶皱中东奔西走,走村串寨。先后深入到羊岑乡兴文赵家村的赵花萍同学家、马登镇江南南坡村的李清常同学家、马登镇塔登江涧村的欧燕茹同学家、老君山镇美水登村的杨和同学家开展家访工作。工作组的老师们不顾路途奔波,不顾辛苦劳累,一家一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一个一个交待假期相关事项,深入细致、不厌其烦,把学生家庭情况调查清楚,把珍珠生相关资助政策讲解明白,把初高中衔接的假期作业布置妥善,把学校的办学情况宣传到位。我们就这样,紧张有序地开展着家访工作,一直到夕阳西下、暮色苍茫的黄昏时分,方才结束一天的工作。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驱车回到剑川县城,入住希顿酒店。</p> <p class="ql-block">家访组老师与甸南镇回龙东山脚村罗娴同学一家</p> <p class="ql-block">家访组老师和甸南镇白腊村罗玉秋同学一家</p> <p class="ql-block">家访组老师和甸南镇朱柳村杨荣才同学一家</p> <p class="ql-block">  在家访的过程中,有一件事让我们鹤庆一中家访的老师们都充满着深深的感动与无比的自豪。在整整一天的家访工作中,我们无论到哪个同学家里,那一大家子老幼甚至隔壁邻居就已早早候在家里了,每一个家庭都对孩子能到鹤庆一中就读充满了欣喜。</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在欧燕茹同学家里进行家庭调查的过程中,问她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到离家近200多公里的鹤庆一中读书呢?小女孩一脸羞涩,说以前就听说过鹤庆的教育好,报考前也经过多方了解,知道鹤庆一中教学质量好,在省内的县级中学中都很有名气呢!这时欧燕茹的妈妈说:“鹤庆一中好,把娃娃交给你们我们十分放心”! 听着欧家老少这些鼓舞人心的话语,让我们心生震撼与无比自豪。</p><p class="ql-block"> 是呀,我们久在鹤庆一中工作,在每日繁杂辛苦的教学工作中默默耕耘,披星戴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似乎感受不到“鹤庆一中”这四个字沉甸甸的份量,而在贫困山区寒门学子和他们父母的心里,那沉甸甸的四个大字,代表着的是人生的美好希望、是读书的光明未来、更是改变人生命运的难得机会啊!</p> <p class="ql-block">家访组老师和马登镇塔登江涧村欧燕茹同学一家</p> <p class="ql-block">  7月15日一早,被闹铃催醒的我们简单洗漱了一下,匆匆吃了点早点,就兵分两路,一路前去甸南镇,一路南向沙溪镇,在酷暑的炎夏中又开始了一天艰辛的家访工作。</p><p class="ql-block"> 第一路甸南镇有3个同学,鹤庆一中家访组先后深入到甸南镇回龙东山脚村罗娴同学家、下白腊村罗玉秋同学家、朱柳村杨荣才同学家,这三个家庭虽然都在剑川坝子的同一个乡镇上,生活的地点也不错,却也是东一家,西一家,且各个家庭都面临着家里老人体弱多病、住房年久失修、家庭收入微薄等具体困难。但在他们身上,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寒门学子身上所特有的家贫志坚、知艰识苦、刻苦勤奋的优良品质,也许,这就是这些莘莘学子们能在逆境中奋起,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强大动力了吧!</p> <p class="ql-block">家访组老师和马登镇江南南坡村李清常同学一家</p> <p class="ql-block">  这些成长在贫困家庭的优秀学子,他们话不多,问一句才答一句,有着山区农村孩子那种特有的腼腆与羞涩,但他们身上却有着一股子韧劲,是那种在艰苦环境中磨砺出来的坚毅执着的意志品质。虽然第一次见到他们,但我们已从他们的言行中、在他们身上看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中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艰苦的环境、困难的家庭,也许是人生的不幸,但艰苦的环境、困难的家庭,也是磨砺自我、催人奋进,用学习改变命运的强大动力。愿千千万万象罗娴、罗玉秋、杨荣才同学一样,那些因家庭贫困而象一颗颗埋在地下黯然失色的珍珠,通过“捡回珍珠计划”,给他们的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接受良好的教育,用学习改变命运,使他们成为闪闪发光的珍珠,走出大山,走向美好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第二路是去家访金华镇和沙溪镇的4个同学,我们原以为金华镇是剑川县城所在地,寻访住址在金华镇城南的沙玛莨古同学家庭应该很轻松,但现实却和想象中的情况完全相反,家访沙玛莨古家庭之行成为了我们此行最为艰辛的一段路途。</p><p class="ql-block"> 早上我们从剑川县城出发前,洪树林副校长先跟沙玛莨古家里打了个电话,他的妈妈在剑川县城做生意,她说带我们去她家,否则我们可能会找不到她家的。</p> <p class="ql-block">甸南镇印合江尾三棵桩村沙玛莨古同学一家</p> <p class="ql-block">  在剑川县城接着沙玛莨古的妈妈,在她的指挥下我们出了剑川城、过了甸南镇、绕到剑湖南岸的山上,沿着狭窄的盘山扶贫路一路向上爬升。渐渐的,山势越来越陡、森林越来越密、人烟越来越稀,我们仿佛进入了人迹罕至的原始山林里。</p><p class="ql-block"> 车子喘着粗气在坡陡弯急的山路上前行,我们一路问沙玛莨古的妈妈还有多远?她总是一次又一次地不好意思地说快到了,但始终没有见到什么村子和人家。大家在炎夏酷暑的骄阳下在山路十八弯的左摇右晃中有些恶心难受,连开车十分沉稳的高焰军主任也变得有些焦燥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车上昏昏沉沉地不知晃荡了多长时间,终于在白云深处的高山之巅,远远看到了有三五户人家的一个彝族小山村,沙玛莨古的家,甸南镇印合江尾河三棵桩终于到了。时值中午,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沿着村头的山路走到沙玛莨古家里,太阳直直地盯在头脸上晒,毒辣辣的强光晒得身上一阵阵生疼。路两边的洋芋田、白芸豆地里,焦辣的太阳晒得庄稼的叶子也卷起来了,田里腾起一股股热气。艰难爬行在崎岖的山路上,只觉得心跳似鼓,气喘如牛,汗如雨下,浑身酸软无力,每向前一步都觉得辛苦。艰难的访珠之路,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这大山里的孩子,要走出大山,用学习改变命运,是何其艰辛啊!</p><p class="ql-block"> 在接下来的家访中,我们终于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沙玛莨古一家所在的彝族小村庄是几十年前从四川大凉山搬过来的,整个小村都是彝族人家,靠放牧和种植洋芋、白芸豆为生。这里一年前还不通路,村民们出山到甸南赶街全靠人背马驮,直到去年政府才把水泥路修到山上,村民才基本告别出行靠走的历史。因他妈妈在剑川金华镇城南市场做生意,为了方便,就把联系地址填成暂住的地方,所以,才让我们产生了误会。</p> <p class="ql-block">  沙玛莨古一家有6口人,爷爷奶奶在家放牧和种地,爸爸在大理打工,妈妈在剑川城里做点小生意,妹妹在金华镇小学念书。他家小院的东、南、西三面盖着三座小平房,房子虽然装修简单却也干净整洁,一家人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也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沙玛莨古是一个性格内向腼腆的彝族小伙子,他学习上十分刻苦努力,也很懂事,很体谅父母的苦心,每天放学回到妈妈的小店,就忙前忙后地帮妈妈做事情。在这样艰苦的家庭环境中,能考出626分的优异成绩,实属难能可贵了。沙玛莨古家里所在的彝族小山村,土地贫瘠、气候寒凉,是剑川县重点扶持的高寒贫困山区。此地山高水远,地偏物僻,他能从这么偏远的大山深处走出来,实属不易啊!希望他能珍惜到鹤庆一中珍珠班读书求学的难得学习机会,用三年的刻苦学习,把自已打磨成一颗熠熠生辉的美丽珍珠,用学习、知识与智慧,点亮前行的道路,点亮自已的美好人生,点亮光明灿烂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从沙玛莨古家所在的彝族小山村下山去沙溪,还要开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而此时早已过了午饭时分,干了半天的工作,此时大家已是又累又饿了。因要赶时间,我们婉谢了沙玛莨古一家要给我们午饭的好意。见我们着急要走,他妈妈赶忙到厨房炕了点苦荞粑粑,煮了几个鸡蛋,让我们带着在路上吃。</p> <p class="ql-block">家访组老师与沙溪镇石龙村张靖宇同学一家</p> <p class="ql-block">  告别沙玛莨古一家人,我们从山顶驱车向山脚下的沙溪古镇进发。在车上,我们午餐就是一块苦荞粑粑、两个煮鸡蛋和一瓶矿泉水,虽然简简单单,但大家却吃得津津有味。</p><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左右,我们到达沙溪古镇,夏日的沙溪古镇车流如梭,人潮涌动,一派热闹喧嚣的景象。但繁重的家访任务让我们无暇进入景区闲玩,而是马上开始了沙溪镇3个珍珠生的家访工作。</p> <p class="ql-block">  沙溪镇有3个珍珠生,鹤庆一中家访组先后深入到沙溪镇四联村段家登段正婷同学家、石龙村张靖宇同学家、红星白龙潭村张鸿梅同学家进行家访。这三个家庭分别分布在沙溪坝子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山上,分布特别分散,特别是石龙村张靖宇同学家,就在石宝山半山腰,开车上去兜兜转转、前前后后就将近要耗费2个小时。红星白龙潭村张鸿梅同学的家在南山上,我们开了近半小时的车后竞然迷路了,只得打电话给她父亲来给我们带路。</p><p class="ql-block"> 虽然寻珠之路艰辛曲折,但见到了充满青春朝气、阳光和活力的两位同学,我们一路上的辛苦劳累顿觉烟消云散。我们为鹤庆一中能招录到这样优秀的学子而高兴,也为这些优秀学子能进入自已心仪的学校而欢欣,西行剑川深山寻珠之行,是累并快乐着的愉悦之行呀。</p> <p class="ql-block">家访组老师与沙溪镇红星白龙潭村张鸿梅同学一家</p> <p class="ql-block">  真是无巧不成书,我们最后去沙溪镇四联村段家登段正婷同学家的家访充满了戏剧性。从石宝山半山腰的石龙村下来,寸建伟老师在路上给段正婷的父亲打了个电话,照着家访表册的联系电话号码才输了几个数字,手机上竟然显示出段正婷父亲的名字,再看看表册上的家庭住址,竟然也是前几年珍珠生家访时去过的家庭,这种情况让人有点不明就里,如雾气一般笼在心头。</p><p class="ql-block"> 等我们来到段正婷同学家,踏入似曾相识的家门,见到她们一家几口人,一切的迷底就昭然若揭了。原来,段正婷的姐姐段正萍是鹤庆一中2024届的珍珠生,现在己在云南民族大学就读。三年前寸建伟老师他们来她家家访,给姐姐送录取通知书,三年后我们又一次来她家家访,给妹妹送录取通知书,两姐妹先后都以珍珠生的身份远赴鹤庆一中读书,也算和鹤庆一中十分有缘了。</p><p class="ql-block"> 段家姐妹的父亲是一位朴实的白族汉子,在他身上,有着白族汉子的那种踏实、善良和本份。他话不多,却对两个女儿能先后到鹤庆一中读书充满了欣喜与自豪。他双手接过洪树林副校长递过来录取通知书,一边仔细地看,一边叮嘱着女儿:“去鹤庆一中,要好好读书,考上重点大学,我和你妈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把你们供出去!”听到这位父亲对女儿的深切期盼与殷殷嘱咐,我们也被深深感动与震撼了。是呀,走出大山,用学习改变命运,是这个山村女孩的人生梦想,也是这个朴实山村白族汉子对心爱女儿的深切期望,同时也是落在每一个鹤庆一中人肩上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啊!</p> <p class="ql-block">家访组老师与沙溪镇四联段家登段正婷同学一家</p> <p class="ql-block">与鹤庆一中有缘的优秀两姐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访完沙溪镇的3个珍珠生家庭,2</span>025年7月仲夏两天一夜的“西行剑川,深山寻珠”鹤庆一中剑川籍珍珠生家访工作就顺利完成了。我们就要离开美丽的剑阳大地,离开这古风流韵的沙溪古镇,心里竟觉得有些不舍。两天短暂的西行寻珠之行虽然一路艰辛,风雨相伴,但也是一路风光,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充满阳光与爱心的崇高事业,正是这一份对千千万万寒门学子深沉的爱,在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让浙江新华教育爱心基金会和鹤庆一中走在了一起,汇聚起各方力量,凝聚起这人间大爱,助力寒门学子用学习改变命运,筑梦远航。返程路上,回想起两天来在西行寻珠之行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更是让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西行寻珠之行对我们来说,这不仅仅只是一次家校互动的常规工作,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精神的涅槃。</p><p class="ql-block"> 漫漫寻珠路,殷殷教育情!两天的西行剑川寻珠之行,一路所见所闻,让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深受震撼。大山子民们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寒门学子们读书求学的美好梦想,山区群众们对优质教育的殷殷期盼,在不断激励鞭策着我们。作为肩负教书育人神圣使命的鹤庆一中人,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潜心教书育人,务实无私奉献,立德树人,为国育才,才能不负党委和政府的嘱托,才能不负人民群众的期盼,才能不负脚下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