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讲台博弈(6)

陈兵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家沉默了几分钟,都在考虑自己教学中如何应对统考中那篇小作文的方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甄老师先发言了:“估计统考中的作文不会超过800字,虽然字数不多,但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好不容易,我看无非就是写景、写人、写事三项,我们可以找些范文,名作家的和学生中写得好的进行讲评,给学生们启发。”牛老师接着说:“朱自清的文章《背影》写的人物动作,细致又形象,可以叫学生们琢磨琢磨,现在有的学生写人物抓不住特点,描述的干巴巴的。”李想这时候也来了兴致,插嘴道:“朱自清的散文写景的也很多,大家熟悉的《荷塘月色》景写得美,还有一篇《绿》,也是写景的,是写他对去过一个叫梅雨潭地方的绿色描写,我还会背几句,‘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李想说完,一直没说话的孔凡生、吴启明也参与了讨论,孔凡生说:“鲁迅先生的文章《一件小事》,把不起眼的事联系到了自己,解刨了自己,是记事文的典范。吴启明也说:“记事文看着容易写,但写成了流水账就没新意了。”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得挺热烈。一直听着人们讨论的梁小燕发言了:“我觉得高中生要练写些论文,这是近年高考作文常出现的形式。论文包括论点、论证、论据,如果是命题的论文作文,实际是给出了论点,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去论述,证明一个观点。这需要旁征博引,思路开阔。高中生相对年龄大些,平时多观察生活,积累经验,也可自己出题练笔。”李想一听这小梁老师说得头头是道,不错嘛,他注意看了她一眼,只见她也好像正看着自己有何反应。李想赶紧说:“小梁老师说得对我有启发,其实报纸发的社论和一些评论就是最好的论文范文,可引导学生多看看。”肖老师发言做了总结:“今天各位各抒己见,特别是新老师积极参与,下午有课的老师上课,没课的除备课判作业外,再教新老师备课写教案。上午下班时间快到了,回家装个人的皮口袋吧,填满了下午有劲头儿。”他说的皮口袋就是每人的胃,肖老师平时爱开个玩笑,平易近人。20世纪五十年代末,他中师毕业后,先分配到内蒙古学校任教,干了十几年才想法调回了老家定阳县。教了多年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说话爽朗,随口引经据典,老师及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课。下课铃声响起,见他抓起书包,出了办公室门,推上自行车,飞快而去,他家住在定阳城里,稍远一些。其他老师都住铁路家属宿舍,很近,走着几分钟就能回去,小县城的优势就是上班省时间,不像北京,上班路程经常需要一、两个钟头。只有小梁老师家在外地,住学校单身宿舍,有时在学校伙房自己做点简单饭菜,有时去铁路食堂就餐。李想他们三个回宿舍提起饭盒去食堂吃饭,回来在宿舍里休息一下,等待下午两点上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两点,他们准时来到办公室,只有小梁老师和陈蕊老师在办公室,其他老师上课去了。孔凡生和吴启明走到陈老师桌前说:“陈老师,先向您求教吧,您教初一,我们还是从基础学起吧。”陈蕊笑道:“咱们互相学习吧,我准备上朱自清的散文《春》这篇课文,用3课时,今天先备第一学时。”李想看他们俩人捷足先登,陈老师的桌子也没那么大地方,怕容不下自己了。看着小梁老师正在备课,走过去说:“梁老师,我跟你学吧。”小梁抬头微笑地看着李想道:“别说跟我学,咱们互相切磋吧。”我准备教诗经的《伐檀》课文,古诗词,有点难。”《诗经》我听说过,第一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李想很快地说。小梁一听有点脸红,这是首爱情诗,叫李想一念,向她求婚似的。赶紧说:“对,这是《诗经》第一首。李老师,你的文学知识挺丰富的嘛,在哪儿学的啊?”“嗨,我就是喜欢文学,读的文学书籍比较多,熟悉一些文学作品,实际只上到初二就被迫停课中断学业了。梁老师年轻轻的就教高中了,在哪儿上的学啊?”李想说。“我是在老家的阳关铁中读完高中,又到太原铁路师范班学了两年,算个中专吧。下步也准备继续学习大学课程。”小梁道。“好,有雄心壮志,我也准备继续学点东西,前些年国家乱耽误了学习,以后要补回来,现在年龄还不太大,还有希望。下面跟你学备课吧。”李想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梁打开了备课本,李想翻看了以前的教案。字写得工整秀丽,页面干净整洁,见字如见人,看样子小梁是个认真踏实的姑娘。小梁翻到空白页,依次写上:第三单元:诗经《伐檀》,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授诗经《伐檀》,让学生们了解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的情况,包括:产生的时间、性质、作用、思想意义及文学特点;教学难点:《伐檀》的格律、古汉字的读写含义、全篇的朗读背诵等;教学过程:根据预习情况,先抽问几个学生逐步通读全文、教师范读全文、逐字讲解翻译,可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如提问、抢答、讨论等……小梁边写边向李想解释说明为什么这样进行。李想如醍醐灌顶,深受启发,教学还有这么多道道,在养路工区捣洋镐是费力,当这老师是费心哪,事先备课想的方法再好,还得经过实践检验,看学生是否能吸收接受了。他看着小梁老师书写,字写得那么漂亮,神情那么专注,苗条身材的坐姿那么可爱,第一次与知识女孩打交道,心里产生了一股愉悦的感觉。小梁一抬头,发现李想盯着她看,脸一红,眼光赶紧躲闪开,李想发现自己失态了,也很快调整过来,继续问了一些小问题,小梁高兴地一一回答。李想对小梁说:“梁老师,你讲这课的时候,我一定去听课好好向你学习。”小梁一笑:“也没什么可学的,教学时间长了,自然就熟了。好,等上这课时我告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第一节下课铃声响了,小梁对李想说:“下节课我有课,有问题晚上我在办公室批作业 ,你还可以来问。”李想答应了。孔凡生、吴启明与陈蕊老师学备课写教案也结束了。这时候总务室的校工搬来三张课桌三把椅子,给新来的三位老师用,说三屉桌暂时腾不出来,三位老师先凑合用课桌代替,反正这学期没安排课,也不用放学生作业本,有课桌写字,有椅子坐就行。李想他们挺高兴,找地方把桌椅摆好坐下。教导室的王敬老师给他们拿来初一至初三上学期的语文教材,以便备课听课用,并告知备课使用的纸笔可到总务室领取。李想又请王老师是否给找本高一上学期的语文书,想跟小梁老师学备课和听她的课使用,王老师也答应了。这样三人有了坐的地方,有了教材使用,还去总务室领了备课本和笔,认真看起教材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晚上,三位老师经过一天的体验,觉得受益匪浅,初步了解了备课写教案的程序,下步就要琢磨根据课文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备课讲课了,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实践中摸索提高。李想没去办公室,没再去问小梁老师新问题,他觉得先把今天学到的东西领会消化好再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晚上三人躺在床上,交流了白天教研活动及下午学习的体会。吴启明想起早上安老师提的没收《曼娜回忆录》一事说:“那个手抄本我没看过但听说过,流传挺广的,真有那么大的毒性吗?”孔凡生道:“我倒看过,是来学校前一个插队同学给我看的,不知他从哪儿弄来的。你们要想听我就给你们讲讲,反正咱们都年龄不小了,也有分辨力了。”吴启明说:“讲讲也无妨,就咱三别外传就行了。”李想不置可否,看样子也想听个新鲜。孔凡生就绘声绘色讲了其中一些情节,吴启明听了有点喘气说:“听得我心砰砰直跳哇,这个曼娜是一个外国女孩,倒真开放,真敢写啊,怪不得安老师说有个初中女孩看了精神恍惚,无心上课了呢,真是精神鸦片哪!”李想听后感觉这第一次听黄色故事,要是在以前发现,作者甭说了,是个外国女孩管不了,但传抄者肯定要抓起来判刑,太毒害青少年了!他说:“这手抄本毒就毒在不是写正常的男女情爱,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中国的文学作品和世界名著都有爱情的描述,是正常的增加文学色彩,但这手抄本里的曼娜对男女之事的感觉描述太露骨,细节太详尽仔细,叫生活阅历浅,特别是情窦初开的女孩造成心灵的伤害,如不严厉制止就像鸦片那样泛滥。”三人的讨论可以看出,经过了社会生活的考验,既然做了老师,思想就要有正确的方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李想提了个建议:“听了上午肖老师说的对老师学历知识的要求,我觉得咱们离老师的标准差距太大,是否要继续学点东西?我想学英语,现在全社会学外语形成高潮了。”孔凡生表示同意,说自己上中学时学过近两年英语,不过十几年过去忘光了。李想以前学过近两年的俄语,也忘的差不多了,至于英语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不会读。吴启明表示要继续复习功课参加高考,先不学别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人都有了打算,除了当好老师外,学习新知识也要开始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