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游记

江曼青

<p class="ql-block">广东第一峰位于广东阳山,海拔1900多米,与湖南宜章和广东乳源为界,无意之中来到了广东最高峰的温泉。这是雨后的广东第一峰温泉渡假村。</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踏足阳山,这座被群山温柔环抱的粤北小城,便以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雾和一段意外的对话,在我心里刻下了初遇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是阳山贤令山下的韩愈纪念馆。青瓦白墙的建筑藏在绿树间,刚踏入庭院,就听到一阵热闹的谈笑声。一群穿着整齐的人正簇拥着导游前行,听谈吐举止,倒像是公职人员。导游正指着墙上的史料讲解韩愈与阳山的渊源,人群中忽然有人高声说:“韩愈哪是被贬到阳山的?这分明是皇上看中他的才华,特意让他下放基层锻炼,将来好委以重任嘛!”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一阵哄笑,那笑声里的轻佻,让院子里的古树都仿佛抖了抖叶子。</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一旁,望着“鸢飞鱼跃”四个大字,据说这是韩愈的手迹,心里却泛起别样的滋味。史料里分明记载,35岁的韩愈被贬至此当县令时,眼前的县城荒芜到“县郭无居民,官舍多居江边”,只有十几个小吏守着几间简陋的屋子,屋旁的枣树和梨树在风中寂寞地摇晃。阳山先民“鸟语夷目”,靠渔猎生活。这位血气方刚的文人,在这穷乡僻壤里无事可做,却并未沉沦。南海有位姓区的读书人慕名驾船而来,两人在江边谈天说地、问道求学;闲暇时,他便钓鱼、读书,在山水间安放心境。或许对他而言,穷途未必是绝境,山水间自有天地宽。韩愈到阳山仅一年多,他为阳山留下了什么?今天阳山意识到韩愈留下的是文脉,是千年的文化滋养。</p><p class="ql-block"> 韩愈当年说:阳山,天下之穷处。穷在山高路险。广东第一峰在阳山,但我们的大巴可以直达山顶,司机不惧山高车大,树枝开得车顶啪啪响,大巴欢快前行。时而清溪小河相随,时而竹林和杉树如泼墨般掠过。</p><p class="ql-block"> 沿途经过秤架瑶族乡,恰逢鹰嘴桃成熟的季节。本以为要亲手采摘,天降阵雨,农户却早已将摘好的桃子摆放在竹筐里,笑着说:“随便吃,吃饱了每人还能带走一斤。”同行的人欢呼着拿起桃子品尝,我却看着果园里帮忙的两个孩子出了神。小女孩约莫七八岁,刚卖出一包桃胶,攥着纸币的小手紧紧握成拳头,眼睛亮得像天上的星星,那份纯粹的喜悦,比桃子的清甜更动人。这份“不劳而获”的馈赠,忽然让我有些不好意思,山里人的淳朴,原是最珍贵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在阳山县我们住的洞冠梨酒店,名字里藏着阳山的另一个秘密。询问后才知道,洞冠梨是当地独有的珍品,每个竟有五六斤重,切开后放两三天都不会变色,抗氧化能力极强,过去还是进贡朝廷的贡品。想象着古代的挑夫们沿着崎岖山路,将这硕大的梨子送往京城的场景,不禁感叹:再遥远的山水,也挡不住人间烟火的联结。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梨子尚未成熟,只能对着酒店墙上的图片,想象它沉甸甸挂在枝头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阳山高峰有温泉,沐足兼观山。或许韩愈当年写下“穷处”时未曾想到,千年后的阳山,早已不是当年的荒芜之地,但那份在困顿中坚守的豁达、在山水间生长的淳朴,像山间的雾气,一直萦绕在这片土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突然一阵雨,秤架瑶乡的风雨桥和雨雾吸引游人。</p> <p class="ql-block">山上种桃子的农家,小女孩卖出一包桃胶激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车拍阳山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