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愚公</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2051938</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律.观大英博物馆感怀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久慕英伦藏万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冰山一角暗伤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希腊雕塑铭前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埃及金棺卧老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印度佛龛香未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华瓷玉色犹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世间瑰宝他乡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无语凝眸对客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踏入大英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历史长河的大门,希腊厅、埃及厅、印度厅、中国厅…,每一个展厅都宛如一座时光宝盒,蕴藏着古老文明的璀璨光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博物馆主体为希腊复兴式建筑,核心占地约56000平方米,最初开放于1759年1月15日,是世界上首个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国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馆藏超过800万件文物,展出的仅为1%,其丰富的展品跨越数百万年的人类文明史,从古埃及木乃伊到古希腊雕塑,从中国商周青铜器到中世纪盔甲,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进入希腊厅,帕特农神庙雕塑便如磁石般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些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雕塑,原是希腊雅典卫城上帕特农神庙的一部分 ,是艺术家菲迪亚斯的杰作。站在它们面前,似乎能看到古希腊文明的辉煌盛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命运三女神”雕塑更是核心展品之一,尽管头部和手臂大多缺失,但她们优美的姿态、流畅的线条,依然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仿佛在诉说着古希腊人对命运的思考。除了雕塑,展厅里还有众多古希腊时期的器皿、珠宝、画卷等,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古希腊文明在艺术、生活、宗教等方面的成就 ,让我对这个西方文明的源头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汤利维纳斯 ,为公元前1 - 2世纪罗马时期作品,仿制公元前4世纪失传的希腊原作,希腊神话中的阿佛洛狄忒,是爱神、美神,同时司掌生育与航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精美希腊雕塑,睢塑残片,马赛克镶嵌画,三角楣饰上的雕像,题材源自古希腊神话,人物的肌肉线条、衣袂褶皱,无不雕刻得栩栩如生,让人惊叹于古希腊艺术家对美的极致追求和精湛技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怀着对神秘古埃及的向往,我走进了埃及厅。一进门,便能感受到古埃及文明那独特而浓郁的氛围。巨大的人兽石雕庄严肃穆,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古老土地的秘密。这是亚述文明的拉玛苏,属亚述神话中的神兽,司职守护亚述人的神庙与宫殿 。其特征为 人首、带翼、兽身 ,建于公元前860年代,是亚述国王纳西尔帕二世在尼姆鲁德西北宫殿的门神雕像 。雕塑为石膏质地,刻有楔形文字铭文,由英国考古学家莱亚德发掘,1851年入藏大英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的埃及厅陈列着多具古埃及木乃伊,这些跨越数千年的遗骸是古埃及丧葬文化的珍贵见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贵族木乃伊,其亚麻布包裹上绘有精美的象形文字和神灵图案,内部脏器被取出后以树脂填充,头部覆盖着描绘死者面容的彩绘木乃伊面具。展厅还展出了制作木乃伊的工具和陪葬品,如护身符和陪葬雕像,生动展现了古埃及人对来世的信仰。这些木乃伊不仅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其保存状况也反映了古埃及先进的防腐技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些是古埃及棺椁,这些棺椁上绘有丰富的象形文字和图案,具有鲜明的古埃及文化特色,通常用于盛放木乃伊。古埃及棺椁的装饰图案常包含神祇、符咒等元素,旨在保护死者并助其顺利进入来世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埃及狮身人面像,象征着力量与智慧,常被放置在神庙、陵墓前起到守护作用 。此雕像为人首、狮身、带翅膀的形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尊公元前600年的青铜猫雕像以埃及猫神巴斯特为原型,精致无比,它显示了古埃及人对猫的崇敬,在古埃及文化中,猫被视为神圣的动物,能带来好运和保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花岗岩胸像(高2.5米,重7吨),这座约公元前1270年制作的雕像以威严俯视的姿态震撼观众,其平静而庄严的面容展现了这位在位67年的法老的神性权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古埃及法老雕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古埃及的羊头狮身雕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印度厅宛如一个神秘的东方世界。一踏入展厅,便能感受到浓郁的南亚风情。这里的展品丰富多样,从古老的宗教雕塑到精美的手工艺品,每一件都承载着印度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尊“舞动的湿婆”雕塑,湿婆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这尊雕塑生动地展现了他在宇宙之舞中的形象,火焰环绕,多只手臂挥舞,姿态灵动而富有力量,仿佛在演绎着宇宙的创生与毁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印度教神话中的迦楼罗是毗湿奴神的坐骑,常被描绘为有着鹰头、人身、鸟喙和巨大翅膀的形象,在印度教艺术中是力量与守护的象征,是铜鎏金工艺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佛教的石雕造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印度教神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座印度教寺庙的石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塔琴是印度传统弹拨弦鸣乐器 ,在印度古典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琴身通常由葫芦和木质面板构成,装饰精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铜、象牙、石等雕刻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巴比伦界碑,属于加喜特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前115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复活节岛的摩艾石像,10 - 12世纪宗教祭祀活动修建的火山岩巨型石像,重几十吨、高7 米。1868年被英国军舰运回,后入藏大英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怀着复杂的心情,我走进了中国厅。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像是一段被尘封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对被称为"大维德瓶"的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63.6厘米的修长瓶身,配以象首耳和莲座盖,展现元代制瓷工艺巅峰。以其"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文成为元代青花断代的标准器,彻底改写了中国陶瓷史。1952年英国学者约翰·波普以此瓶为基准,确立了"至正型青花"断代体系,推翻了"元代无青花"的传统认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菩萨壁画,高4米、宽3.9米,它原本在是我国河北行唐县清凉寺,绘制于明代。画面中间是观世音菩萨,左边是普贤菩萨,右边是文殊菩萨。1926年被分割成12块运送到英国。人物造型塑造精准,菩萨神态庄严又不失慈悲,极具感染力,是明代宗教绘画艺术的典范之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隋代大理石阿弥陀佛像,高度约为 11 米 ,是大英博物馆内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大型石雕文物 。佛像面容安详,身着通肩或袒右肩式袈裟,衣纹雕刻细腻流畅, 底座为莲花座,象征着佛教的清净与神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双羊尊,以立体的双羊为主要造型元素,展现出了高度写实的艺术风格,反映出商代精湛的青铜铸造技术和独特的艺术传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用青花勾勒轮廓与釉上彩结合的斗彩工艺,杯身绘有母鸡哺雏、牡丹等图案,造型精巧(直径约8厘米),色彩搭配和谐,展现了文人意趣与宫廷审美结合的特点。 2014年一只成化鸡缸杯在香港以2.8124亿港元拍出,刷新中国瓷器拍卖纪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辽代三彩罗汉像,真人等身彩塑以其精湛的工艺、生动的造型,展现了辽代陶瓷艺术和佛教造像艺术的高超水平,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艺术、陶瓷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玉猪龙,是红山文化(距今约5000至6000年 )的典型玉器。其造型独特,将猪首和龙身有机结合,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图腾崇拜和审美观念,是研究红山文化宗教信仰、艺术风格以及玉器加工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三彩马俑。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釉陶器的代表,以黄、绿、白三色为主。马俑造型饱满,生动地展现了唐代骏马的英姿,反映了唐代繁荣的经济、发达的文化以及唐人对马的喜爱,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陶瓷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慈禧御用流苏象牙扇,由象牙制成,扇面绘有花卉图案并配有流苏,体现了清代宫廷工艺的奢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景泰蓝龙纹盖罐,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质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元明清的各种精美瓷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铜编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银、铜、石、木、丝织等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出大英博物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一趟文明之旅,让我近距离领略了世界各地古老文明的魅力与风采,也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这些珍贵的文物,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过去,也启示着未来,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传承和保护这些伟大的文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间太短,大英博物馆太大,文物介绍又看不懂,在导游的带领下,匆匆忙忙看了希腊、埃及、印度和中国厅,对已有照片,经百度等搜索,确认所了所摄部分文物的一些信息,美篇留存,以便日后欣赏。绝大多数没有看到的文物只能是遗憾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7月20日,于宜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