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潮汕三市中,汕头与潮州的名气早已远扬在外,相比之下,揭阳似乎低调了许多,这里的游客也少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揭阳中山路是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街道:清乾隆时称宣化街,光绪时称大街,1926年扩宽道路,两侧改为骑楼建筑。</p> <p class="ql-block">漫步揭阳老城,中山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马路、</span>打铜街一带,数百座清末至民国年间的骑楼静静矗立。不同于汕头、潮州对骑楼的大肆改造与粉刷,揭阳的这些老建筑大多保留着原始风貌——斑驳的墙皮里藏着时光的印记,骑楼廊柱的雕饰还留着当年的精巧,仿佛将那年代的繁华原封不动地封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骑楼立面至今保留有清晰的各个时期商号的痕迹,还存有大量的明清传统民居、宗祠,记录了20世纪榕城的历史进程。</p> <p class="ql-block">打铜街<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中山路等相连,</span>因聚集铜器作坊、店铺得名,曾是粤东铜器交易重地,标志性的打铜声是老街记忆。</p> <p class="ql-block">进贤门是揭阳古城地标,位于榕城区,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621年),是古榕城留存至今的唯一城门。因通学宫、取“增进贤士”之意得名,关联“前七贤设、后七贤开”的传说。旧时官员赴任必过,如今仍有娶妻、升学过此门求好彩头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时,灯光亮起,城楼夜色别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揭阳学宫是古代揭阳的官办最高学府,是广东三大学宫之一,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清光绪二年大规模重修,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它不仅是广东最大的学宫,还是我国第二大的孔庙,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p> <p class="ql-block">揭阳学宫与曲阜孔庙的布局相似,进入其间的第一道门为棂星门。棂星门,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棱星即天田星,主司人间文运。设此门寓意孔子乃文星下凡,尊孔子“与天地神祗并重”。</p> <p class="ql-block">揭阳城隍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是广东省唯一国保级城隍庙,</p><p class="ql-block">这座庙宇依循官方规制建造,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自南向北依次坐落着牌坊门、前殿山门、拜亭、大殿与后殿等建筑,格局严整,尽显庄重。</p> <p class="ql-block">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祗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p> <p class="ql-block">和潮汕许多庙宇一样,揭阳城隍庙堪称潮汕建筑艺术的展览馆。这里,绚丽的嵌瓷、金碧的金漆木雕格外夺目,石雕、灰塑、彩绘等工艺琳琅满目,恰似一座民间建筑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双峰寺是揭阳最气派的建筑,始建于南宋,历经多次重建修缮,2024年弘法楼和双子塔竣工。它是揭阳佛教中心,香火旺盛,寺内有历代碑刻,其中虎寿碑是双峰寺的镇寺之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