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建军节”九十八周年越来越近了,我 又想起了51年前的西沙之戰,这是毛主席八十一岁高龄指挥的最后一次戰斗,是中国海軍对外国军队的第一次海戰,也是我唯一参与过的一次战斗。 </p> <p class="ql-block">西沙群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美国操纵下南越傀儡政权觊觎已久。1956年强占了珊瑚岛,1974年1月又派出多艘军舰炮轰甘泉岛,占领金银岛,枪杀我渔民,扣压我渔船。我国政府多次警告无效,于是决定反击。1月19日双方舰艇海上对峙。南越海军倚仗美国施含的4艘军舰(排水量5983吨)首先向我开炮,我方一艘扫雷舰和三艘巡逻艇(四舰艇排水量1700吨)被迫还击。最后取得了击沉敌舰一艘,重伤两艘,轻伤一艘,毙伤俘虏117人的重大胜利。20日先后收复了珊瑚、金银、甘泉岛。</p> <p class="ql-block">海戰激战了4个小时,第一小时由于距离远,火力弱,我军不占优势,两艘舰艇受伤,18人牺牲(包括扫雷舰政委和274艇副艇长)。我军采取了扬长避短,迂回包围,发挥了拼刺刀的精神,甚至使用手雷、火箭筒等轻武器横扫敌舰甲板,取得了高射炮洗甲板,小船打大舰,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p><p class="ql-block">西沙之战我没有去西沙,也没有到海上,而是和31分队战友坚持在三亚市的白石岭上。我们一絲不苟收听着美国航母,新开辟了南越信号台,把收到的美军活动,南越军事动态,一笔一笔记录下来,及时上报。稍有空闲,就和专家、越语翻译(舰队借调的)反复复听录音,分析敌情,提供给上级最准确的情报。</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战后总结时,解效军报社的记者到31分队采访。领导安排摆拍的。</p><p class="ql-block">图中三人来自三个部门,分别是二分队的王成绪,四分队邹天华和五分队的我。当时31分队没有相机,这成了我在白石岭的唯一照片,也是我参加西沙之战的唯一纪念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