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无意中,在抖音上刷到了驴友海天在北塔区南岗小镇海家塘水库旁的一块草地里拍的牛背鹭视频,我和心情漫舞打头阵在7月4号早上5点骑单车寻找些场地,5号我们三铁粉同时骑单车带上摄影器材迎着朝霞奔向目的地,我们7点赶到时,看牛的人赶牛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问清了她们放牛的详细时间,每天早上她们5点多就赶牛在到了草场,7点就赶牛回家。于是心情漫舞决定早上我们5点10分出发由她开车在牛还沒进场时,我们选择好隐藏的位置等待牛和牛背鹭的到来。</p><p class="ql-block">我们从4号开始一直坚持拍到16号止,鸟儿也被我们拍吓了,到最后二天就来了几只。</p> <p class="ql-block">牛背鹭(学名:Bubulcus ibis)是鹈形目12</p><p class="ql-block">、鹭科、牛背鹭属的中型涉禽。体长56厘米,翼展88-96厘米;体重300-400克。体较肥胖,喙和颈较短粗。夏羽大都白色;头和颈橙黄色,前颈基部和背中央具羽枝分散成发状的橙黄色长形饰羽;前颈饰羽长达胸部,背部饰羽向后长达尾部,尾和其余体羽白色。冬羽通体全白色,个别头顶缀有黄色,无发丝状饰羽。橙黄色的喙长、尖而直,较侧扁、尖端多有小锯齿;翅较宽长,前颈的基部和背部中央具有羽枝分散成发状的橙黄色长饰羽、前颈的饰羽长达胸部,背部的饰羽向后长达尾部。牛背鹭喜欢站在牛背上或跟随在耕田的牛后面啄食翻出来的昆虫和牛背上的寄生虫等,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栖息于耕地、沼泽、水田、池塘等。牛背鹭常在水牛等牲畜周围活动,主要觅食昆虫、蛙类、蜥蜴及蜘蛛等;成群营巢于树上或竹林中,或与白鹭、夜鹭混群营巢。该物种的繁殖期在4-7月,窝卵数4-9枚,雌雄亲鸟轮流孵化,孵化期21-24天,雏鸟晚成。原产于非洲,在肯尼亚或坦桑尼亚很常见,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上都有发现。它们在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南部很常见,在欧洲其他地区偶尔也能看到。</p><p class="ql-block">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价值观》</p><p class="ql-block">别名</p><p class="ql-block">黄头鹭、畜鹭、放牛郎</p> <p class="ql-block">和放牛西施合影</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长沙摄友也加入了我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葱茏的田野间,牛儿以其宽厚的脊背,为牛背鹭搭起专属的“舞台”,驮着这些特殊的伙伴,一步一行,皆是信任。而牛背鹭在牛背上欢快觅食,啄起那些隐匿的虫儿,满足地享受美食盛宴…它们在时光里相依,在岁月中相伴,演绎着自然间互惠共生的动人画面,谱就一曲温馨和谐的田园牧歌。(文,心情漫舞)</p> <p class="ql-block">在这段披星戴月的时间里,累与激情并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