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新疆,愉快的旅程

刘秋实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1日16点55分,“沈铁假日·阳光专列”旅游团的火车从大连发车了!</p><p class="ql-block">我和我的朋友们共八人一小时后在普兰店站登上了13车厢,开始了20天的新疆游。</p><p class="ql-block">这一专列共有游客近800人,分有20个团,我们是2团。</p> <p class="ql-block">新疆是我向往了几十年的地方。十岁左右因为喜欢新疆舞还学会了标志性的动作——动脖颈。十七岁时去大姨就职的中央民族学院,看到各民族学生,虽然他们没穿民族服装,但一眼就分辨出来谁是维吾尔族学生。去食堂吃饭时看到一群学生走路都是外八字,觉得奇怪,大姨告诉我他们是艺术系学跳舞的,习惯了舞台步。当时顿觉这么走路很好看,以至于不自觉的走路就变成了外八字,也因此挨了妈妈N次数落和提醒,直到现在都到古稀之年了也没改过来。后来《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歌唱出了我对新疆新的认识,新疆不但人漂亮舞蹈美歌好听,还有葡萄西瓜等水果,而且特别甜。再后来就不停的唱新疆歌,学着吃羊肉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年四月得到了沈阳铁路局铁旅的列车游讯息,便和几个跟我有一样向往的兄弟姐妹达成共识,报名参加了“沈铁假日,阳光专列”旅游团。</p><p class="ql-block"> 这次去新疆旅游,拿的行李比较多,女儿、女婿、外孙子都到车站送行。外孙悄悄对我说,姥姥你到火焰山给我装点沙子回来,不用带吃的。我知道他是很想跟出去走走的,上学前我们去哪儿都带着他,一晃六年没正经旅游了,满眼的渴望和无奈。我毫不迟疑郑重的接受了这一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心愿</p><p class="ql-block"> (通韵)</p><p class="ql-block">姥姥新疆去旅游,外孙送站道要求。</p><p class="ql-block">瓜梨枣果无需买,火焰山泥代我留。</p> <p class="ql-block">列车上的团餐</p> <p class="ql-block">专列13号中午抵达宁夏中卫。一下车就听见锣鼓喧天,心里想难不成是欢迎我们的?出了站台一看,果然是中卫文体局组织的欢迎队伍,中卫人民好热情啊!</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景点是中国最美五大沙漠之一的腾格里沙漠沙坡头景区。这儿的沙子真细真匀真干净真好看。</p> <p class="ql-block">碉堡造型的办公地点。</p> <p class="ql-block">黄河在此有个转弯,貌似八卦图。</p> <p class="ql-block">公元737年,诗人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初使凉州,途经沙坡头时被大漠、长河景象震撼,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绝句。</p> <p class="ql-block">吕姐和姐夫在我前面的羊皮筏子上,刚好被我拍到了。</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美丽的腾格里沙漠,忽然觉得自己很笨,心里光想着外孙要火焰山的沙子,怎么不把沙坡头金子一样的沙子也装点呢!</p> <p class="ql-block">14号下午我们回到停在中卫的专列上,列车载着我们继续西行,下一站:吐鲁番。</p> <p class="ql-block">中卫到吐鲁番我们的专列用了30多小时,因为途中旅游专列得给正常编组的列车让路,时不时的就停车几十分钟。</p><p class="ql-block">16号晚上,普兰店的王老师带着话筒音箱一体的麦克来到了我们这边,率先唱起了歌。紧接着昭乌达盟的一位女游客也热情的唱了起来,同时爱跳舞的游客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在狭窄的卧铺走道上随着歌曲的节奏跳起舞来。</p> <p class="ql-block">我应景唱了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一位大连的游客(甘肃人)伴上了挺专业的新疆舞。</p> <p class="ql-block">我和吕姐合唱《洪湖水浪打浪》。小小的演唱会进行了近两个小时,其他车厢的游客也过来参与,直到麦克没电了。</p><p class="ql-block">正是 欢声笑语群情振</p><p class="ql-block"> 载歌载舞去新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6月15号中午我们抵达吐鲁番</p> <p class="ql-block">新疆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南称南疆,天山以北称北疆。吐鲁番就是南疆最北边的城市。</p><p class="ql-block">虽然吐鲁番和北疆仅隔着座山,但是地理环境完全不一样。看到这光秃秃的戈壁忽然想起了那段歌词:啊,克拉玛依我不愿意走进你,你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当然这歌词说的是1956年的克拉玛依。</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热,用两个字形容就是干热。火焰山就在吐鲁番市。</p><p class="ql-block">15号这天,我们来到了火焰山,当日的地表温度63°C,而且这个地方没有任何遮阳建筑,也没有草,更没有树,我们还是中午赶到的,只能干晒。</p> <p class="ql-block">我有任务在身,赶紧拿着瓶子给外孙装沙子。可这火焰山竟是个泥山,根本没有沙子,便抓装些土,在六十多度的地表温度下,土很烫手。</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地区到处可以看到这种带窟窿眼的房子,这是他们晾晒葡萄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吐鲁番参加了一场自费的水果宴。其实不是什么单纯的水果宴,而是除了海鲜以外各种吃食的自助餐,比家乡的自助餐多了羊肉串、骆驼肉和烤全羊,但这三样肉每人只可以分别排队取一块。我在人少的时候去排队领回了肉块。骆驼肉一点儿也不好吃,烤全羊味道也不咋地,羊肉串不如咱大连街上烤的。水果和家乡卖的水果一个味。整个宴会就体现出两个字:热闹!</p> <p class="ql-block">用餐期间主办方送给大家一场新疆特色的演出,其中有木卡姆的演奏,有人蛇共舞还与游客互动,有邀请游客上台即兴发挥。</p> <p class="ql-block">我七十多岁的大姐欢喜的跟着演员和众游客踩着节奏上了台,大家一起手舞足蹈。看,前排右侧穿黄衣黄裙戴黄帽墨镜的瘦削女孩就是大姐!</p> <p class="ql-block">葡萄乐园</p> <p class="ql-block">出行的第6天,我们来到了天山天池。</p> <p class="ql-block">美的跟油画一样!</p> <p class="ql-block">徐毅年轻才69岁,是我们八个人当中最小的哥儿,他一个人爬上了马牙子山拍下了这个视频。</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让自己成为油画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具有浓郁新疆民族特色的大国际大巴扎</p> <p class="ql-block">这片云竟像团棉花一样近在咫尺,好想伸手触摸一下。</p><p class="ql-block">一朵云</p><p class="ql-block">通韵</p><p class="ql-block">抬头见紫烟,举手可沾边。</p><p class="ql-block">花草扬眉望,蓝天俯瞰怜。</p><p class="ql-block">洁白如碎玉,柔软像丝绵。</p><p class="ql-block">掉队云一朵,思凡下地玩。</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喀纳斯河</p> <p class="ql-block">在花楸谷遇见了一只花狐狸🦊</p> <p class="ql-block">喀纳斯湖</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绿草这三种我喜欢的颜色同时出现在我的眼前,并且那么纯,那么真,那么近,让我满心欢喜!</p> <p class="ql-block">18号我们进入了魔鬼城</p> <p class="ql-block">五彩滩</p> <p class="ql-block">新疆的风力发电让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我们从喀纳斯景区去往布尔津的路上见到了几百台风力发电机:一排排,一列列,擎天而立,迎风飞旋,俨然是一个大风车的世界,在蓝天白云的衬映下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在离公路比较近的风车杆上看到了“中国风电”、“万风华电”、“立新”等字样,地导说新疆的风力发电是好几个公司在做。</p> <p class="ql-block">这一顿餐食好像是在贾登峪吃的,叫什么三排九碗,说心里话真不咋好吃。</p> <p class="ql-block">6月19号中午我们抵达伊宁。</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霍尔果斯口岸。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大的陆路与铁路综合性口岸。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隔霍尔果斯河相望。</p> <p class="ql-block">赛里木湖,中国最大的高山冷水湖,徜徉在赛里木湖草原。</p> <p class="ql-block">看看哪一个也不像古稀之年的人!</p> <p class="ql-block">伊犁果子沟大桥,这是世界单位造价最贵的桥梁之一,长700m,高200m,每米造价340万元。是亚洲最大跨度钢桁梁公路斜拉桥。</p> <p class="ql-block">6月20号上午游览薰衣草庄园</p> <p class="ql-block">北疆地区的树多为云杉,天池上的马牙山上还有冷杉。无论是什么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这些树都笔直的向上长着。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矛盾的《白杨礼赞》。“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力争上游,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白杨和云杉好相像啊!是不是云杉也象征着新疆各族人民的精神品质呢?同行的王老师是教地理的,他说这云杉树,树干多高,树根就多长。如果是真的那这云杉还比白杨多了一个特点。</p> <p class="ql-block">这些树中有两棵颜色稍显泛灰,很是好奇,地导告诉我们这是两棵伪装树,里面是通讯信号塔。</p> <p class="ql-block">20号下午来到了那拉提草原</p> <p class="ql-block">库尔勒市是新疆第二大城市,因为库尔勒梨,又叫梨城。</p><p class="ql-block">我们旅程第11天时来到了这个城市。八点多入住宾馆,天色如同大连下午四五点时,出去还得带遮阳帽。出了宾馆到大街小巷转转,看到路边的水泥杆上都有个圆牌,上面有鲜明的数字,隔十几二十米就有一个,就是说如果发现有打架斗殴或是其他什么违规违法行为,路人可以把离事发地最近的号码告诉警察,警察就会按数字确定现场,立即赶到。新疆这治安真不错。</p> <p class="ql-block">6月21号博斯腾湖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西塞明珠——一派江南水乡景色</p> <p class="ql-block">七个星佛寺遗址</p> <p class="ql-block">每当我们游完了一个区域回到专列停靠的车站时,车站里便是人满为患。</p> <p class="ql-block">6月23号凌晨4:50,我们的专列到达了喀什,热情的喀什人载歌载舞在站前欢迎我们。</p> <p class="ql-block">喀什的地导是个维族姑娘,在沈阳读了四年师范旅游专业,有着维吾尔族人特有的优点,漂亮、能歌善舞,个子还高,能说会道,还会讲东北话,是我们六七个地导中最优秀的一个,我们二团的游客都喜欢她。</p> <p class="ql-block">我们2号团的大部分人在白沙湖景区合影</p> <p class="ql-block">前往帕米尔高原的途中,经过了奥依塔克红山,红山的泥土冲进了河里,河就变成了红河。</p> <p class="ql-block">在白沙湖景区我们骑了牦牛拍照。</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给外孙装了些不太正宗的白沙子。</p> <p class="ql-block">这好像是这次出行的最高海拔——3625米,然而我并没有什么反应。</p> <p class="ql-block">帕米尔高原、冰雪之山、塔吉克民族,眼前的这些元素让我哼起了电影《冰山上来客》插曲——高原之歌:翻过千层里啊,越过弯道山,爬上了帕米尔的高山顶,翘脚望着北京城……本来就好听的歌,在帕米尔高原上唱就觉得原汁原味更好听,甚至比原唱还好听!</p> <p class="ql-block">喀拉库勒湖,周围全是雪山。</p> <p class="ql-block">6月24号上午去了香妃园</p> <p class="ql-block">和跟团导游坐在一起,怎么觉得我又高又胖足有150斤呢?</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去喀什古城游览。</p> <p class="ql-block">看见了一个生长在喀什古城里的孩子,吕姐抱了好一通亲。</p> <p class="ql-block">正是下午三点多的时候,看到好些小学生模样的孩子们在街上走,我自言自语这是上学呢还是放学呢?一个小男孩儿回过头来对我说“上学”。哦,看起来他们下午上学时间是4点。</p> <p class="ql-block">果然再往前走一走就看见了一所小学——喀什市第一小学。</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里街面上都是些店铺,而胡同里是住宅。</p><p class="ql-block">下面这些照片是在一处住宅的大门口拍的。有点儿欧洲风味儿的花园式住宅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晚上10点在喀什站上车</p> <p class="ql-block">回到车上又是一顿加了青菜的大餐</p> <p class="ql-block">25号参观中国最后一个王府——库车王府。</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王妃还健在,但碰巧她没在家,只有格格在。</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叫龟兹(qiū cí )绿洲生态园,也叫民族团结酒店。此园区占地超3万㎡,融合江南水乡、王府大院等多元风格,有假山,溪流,根雕等景观,古木参天,四季如春,犹如江南园林,在南疆有这样的一个所在,实在让人惊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休息时听见一声鸟叫,抬头一看,一只孔雀在树上栖息。</p> <p class="ql-block">26号行程的第16天早晨5:50,我们到达了哈密。迎接我们的哈密人仍然是热情洋溢。</p> <p class="ql-block">哈密大海道是古代敦煌至吐鲁番之间最短的丝绸之路支线,这里有由砂岩和泥岩天然形成的古堡群、龟行岩、双头马,砂岩和泥岩‌属于雅丹地貌的典型岩层 ,随着时间的流逝,现有的景象会逐渐变形乃至消失。</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二团的二号家庭,一直都是我们8个人一桌吃饭。</p> <p class="ql-block">行程的第17天,专列到达了柳园站。这时我们已经出了新疆,到达了甘肃境内敦煌。</p><p class="ql-block">之所以没乘专列直接到敦煌,是因为铁路需要绕很大一圈,而到柳园站后再乘大客就很近了。</p> <p class="ql-block">首先去了鸣沙山,月牙泉。五匹骆驼为一队,大姐是第一个,我在大姐后边。</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给骆驼设的红绿灯。</p> <p class="ql-block">敦煌的文化气息真浓,连下水井盖儿上都有飞天图形。</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是我从小就知道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看到飞天图形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那时在盖州姥姥家住,姥姥喜欢看戏,我经常跟姥姥、四姨去西关剧场看戏。剧场的外墙上就有飞天图形,当时看了很新奇,人怎么都飞起来了?四姨告诉我这是莫高窟里的壁画,是艺术符号。当然那时太小根本不懂,只在脑海里留下了飞天的印象。后来上小学学到“窟”这个生字时,第二次听到莫高窟和飞天,感觉很神秘。再后来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越来越多越逼真的宣传,莫高窟对我来说便只剩下不咋好看的壁画这个概念了。这次参观莫高窟,只是加深了对飞天这个艺术符号的理解。说到这忽然想起,当年我那漂亮的四姨隔着千山万水找了嘉峪关帅气的四姨夫,是不是被天歌神和天乐神(飞天)挟持的?</p> <p class="ql-block">树根上覆盖的石头上,两边都写着字:人类敦煌</p> <p class="ql-block">心向往之</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浏览了敦煌沙洲夜市。</p> <p class="ql-block">第18天早上我们返回柳园站。登上了返程的专列。</p> <p class="ql-block">在敦煌莫高窟意外的采摘些苣荬菜,给我们的餐食增加了一道天然蔬菜。</p> <p class="ql-block">给外孙采集的四个地方的沙土。</p> <p class="ql-block">二十天的新疆游结束了。</p><p class="ql-block">一路的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一路的姊妹情深,</p><p class="ql-block">一路的新奇发现,</p><p class="ql-block">一路的大饱眼福,</p><p class="ql-block">一路的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一路的甘之如饴,</p><p class="ql-block">事实证明:我们还年轻,想怎么玩就可以怎么玩!</p> <p class="ql-block">摄影:刘秋实 吕文波 孙晓莉</p><p class="ql-block"> 任淑娥 徐 毅</p><p class="ql-block">编辑:刘秋实 孙晓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