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提到朝圣,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或许是西藏布达拉宫的神圣景象,然而在东海之滨的浙江,也有一处令人神往的佛教圣地——普陀山,被誉为“海上佛国”。从湖北武汉远道而来,踏上这片观音菩萨的道场,我们的朝圣之旅显得尤为不易。三天两晚的行程紧凑而充实,尤其在2025年7月19日(星期六)清晨,从浙江嘉善启程,奔赴普陀山,这一天注定成为我们心中难忘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普陀山,全称普陀洛迦山,坐落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以观音菩萨的道场而闻名于世。这里山海相依,风景如画,寺院林立,佛音袅袅,被誉为“海天佛国”、“南海圣境”。游客至此,既能朝圣礼佛,亦可徜徉山水之间,沉浸于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普陀山的迷人之处,在于它集佛教名山之庄严、南海观音之神圣、山海奇观之壮美于一身。无论是虔诚的信徒,还是热爱自然与文化的旅人,都能在此找到心灵的归属与视觉的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临近中午,我们抵达朱家尖蜈蚣峙码头,乘船前往普陀山。船只很快启航,航行不过十分钟,便抵达普陀山码头。刚下船,便看到一条醒目的横幅:“想到了就来普陀山”,仿佛是对我们一路风尘的慰藉与欢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第一站乘车前往普济寺。途中稍作停留,在海边的百步沙享用了午餐。饭后,我们在沙滩上尽情嬉戏,我更是走到远处的石狮旁,留下了几张令自己颇为满意的照片,定格了这段旅程的美好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后,我们步行前往普济寺,正式开启祈福之旅。踏入山门,一棵千年古樟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着这里1200年香火不断的传奇。作为观音菩萨的根本道场,普陀山岛现存三大寺(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及八十八庵,其规模之宏大,远非普通宗教景区所能比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普济寺景区是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的中枢所在,由普济寺、海印池、多宝塔、百步沙、仙人井、朝阳洞、法华洞、游人中心等二十余处景点组成。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在此完美交融,布局巧妙,和谐统一。普济寺为佛教协会所在地,多宝塔则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莲池夜月”、“法华灵洞”、“朝阳涌日”各为普陀山十二景之一,令人流连忘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普济寺后,我们按照导游的指引,从东门检票进入,直奔左前方的圆通宝殿。这里是人流最为密集之处,香火缭绕,庄严肃穆。随后我们前往左侧的普贤殿,再往后是地藏王殿,继续前行则是法堂,再右转为普门殿,回程时又经过文殊殿与珈蓝殿,最后在正门的天王殿稍作停留,随后从西门离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西门走出后,眼前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泊,湖水清澈,倒映着古刹与青山。我们在此漫步拍照,普济寺前的美景令人沉醉,仿佛置身画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远处,矗立着著名的多宝塔,俗称“太子塔”。此塔建于元元统二年(1334年),由元初名将帖木儿不花(敕封宣让王)出资千锭,由宝陀寺住持孚中禅师主持修建。塔为方形五层,高十八米,以太湖石砌成,每层挑台石栏柱端雕刻护天神狮与莲蕊;上三层四面各雕古佛一尊,周檐镌有蒙文;第三层佛龛壶门上刻有元统二年、明万历二十年重修题记。底台沿栏下塑螭首二十只,融合元代建筑风格与普陀山观音道场特色于一体。民国八年曾大修并重建塔院。“文革”期间,塔上浮雕佛像被毁。1979年经佛协整修后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普陀山佛协再次重修。“宝塔闻钟”亦为“普陀十二景”之一,塔影钟声,令人神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普济寺后,我们沿着海边的木栈道徒步前行,依路标指引,一路南下,前往紫竹林。据历代山志记载,公元916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来观音像回国,船行至普陀洋面突遇风浪,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当地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成为普陀山供奉观音的开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紫竹林景区位于普陀山东南隅,汇聚潮音洞、不肯去观音院、观音跳、南海观音立像、西方庵等景点。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不肯去观音院”与“南海观音立像”。“古洞潮音”为普陀山十二景之一,潮起潮落间,仿佛诉说着千年佛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南海观音立像前,我们点燃三支清香,虔诚祈福。三支清香象征佛、法、僧三宝,代表对佛法的敬仰与虔诚。左手持香,右手点香,面对正殿行三拜礼后,依次向左右两侧各拜三次。绕佛三匝时,心中默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愿菩萨慈悲护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海观音立像高耸入云,台座三层,总高33米,其中佛像18米,莲台2米,台基13米,台基面积达5500平方米。观音菩萨左手托法轮,右手施无畏印,面容慈祥,神态庄严,展现出观世音菩萨“慧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之法身”的慈悲与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面积仅12.5平方公里的小岛,承载着千年的佛教文化积淀。在普陀山,学会放慢脚步,细细观察,那些隐藏在香火背后的智慧,会如潮音般渐渐清晰,洗涤心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普陀山不是看菩萨,是让菩萨看看你。”离开前,我们在普陀山码头广场的石头上打卡拍照,那块刻着“越来越好”的石头,仿佛也在祝福我们未来更加美好。随后,我们搭乘船只返回朱家尖客运码头,圆满结束了这段朝圣祈福的旅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