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楼:楼影中的灵动诗篇

李木子

美篇号:265145 <p class="ql-block">  在山西万荣县的东岳庙内,矗立着一座令世人称奇的纯木楼阁——飞云楼。这里是泰山神黄飞虎的行宫,而飞云楼便是这座古刹中最耀眼的明珠,与应县木塔并称“南楼北塔”,更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座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楼阁,通高23.19米,平面呈方形,坐北朝南。从外观望去是三层,内里却藏着五层玄机,暗隐的两层需登临二三楼方能得见,勾栏护卫的抱厦在其间静静伫立,透着古人“藏巧于拙”的智慧。十字歇山式的楼顶覆盖着黄、绿琉璃瓦,晴朗之日里,金辉闪烁,32个翘檐翼角如振翅欲飞,每个角端都立着顶盔贯甲的武士,神态各异,风过处,檐下风铃轻吟,清越之声似仙乐拂过。</p> <p class="ql-block">  飞云楼的精妙,藏在“四绝”之中。底层中央四根15.45米的通天柱直抵顶层,与周围32根小柱巧妙相连,如巨人擎举,稳稳撑起整座楼体;全楼不用一颗铁钉,数万木构件仅凭榫卯套扣咬合,天衣无缝,遇震反而越摇越紧,堪称古代力学的奇迹;345组斗拱密布檐下,五踩、六踩、七踩样式各异,耍头或如蚂蚱,或似龙头,昂首有象鼻、琴面之姿,层层叠叠如流云缠绕,恰应了“飞云”之名;而明三暗五的格局,更藏着“外简内繁”的匠心,让初见者无不惊叹。</p> <p class="ql-block">  当阳光穿过斗拱的缝隙,在木构上投下斑驳光影,仿佛能看见古代工匠俯身雕琢的身影。这座纯木楼阁,以其巧夺天工的技艺,将力学与美学完美融合,成为中国古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诉说着千年的智慧与传奇。</p> <p class="ql-block">日志完成于:2025年7月20日 北京</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于:2025年6月16日 万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