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大夫祠

鲁钝

<p class="ql-block">窦大夫祠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中北大学附近,它北依烈石山,西南傍汾河,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乐楼即戏台,为明代建筑,位于窦大夫祠山门外,与山门相对,是专门为窦犨唱戏所建。</p> <p class="ql-block">窦大夫祠坐北面南,在平面布局和排列上采用了中心对称的建筑手法,主体建筑位于中轴线上,东西建筑呈对称排列。</p><p class="ql-block">中轴线上的全部建筑都建在石台之上,层次分明。中轴线由南到北依次遗有乐楼、南殿、献殿、大殿。</p><p class="ql-block">南殿(山门位置)东为清代所建三间窑洞、西为窑洞二间,窑洞之上遗有清代建造的钟、鼓二楼。</p><p class="ql-block">南殿至献殿之间东西各设配殿七间,后殿东西遗有耳殿各三间。</p> <p class="ql-block">这个正殿板门彩绘:为元代立粉贴金降龙彩绘原物。</p> <p class="ql-block">窦犨,字鸣犊,是春秋末期晋国大夫,他主张礼治教化,提出"仁者爱人"理念,其思想与孔子相通,被孔子誉为"晋国之贤大夫"。</p><p class="ql-block">窦犨在晋定公时期担任大夫,辅佐执政正卿赵简子。他主张维护周礼制度,反对赵简子铸刑鼎、扩田亩等革新措施,坚持"德治教化"理念《国语·晋语九》记载其与赵简子关于"刑罚与礼治"的辩论,直言"民畏刑而后亲上,不若德政在先"[8] 。公元前496年(晋定公十六年),因反对赵简子削弱晋国公室权力的举措,遭逼杀于狼孟,终年60岁。</p> <p class="ql-block">窦犨,在主政期间,积极推进地方治理,他率民众治理汾河水患,在当地主持开凿烈石寒泉、筑坝开渠,造福一方,促进了农业发展。宋代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追封其为“英济侯”,因而这个窦大夫祠,又别称“英济祠”。</p> <p class="ql-block">孔子本来是要来晋国拜会窦犨的,听到他遇害的消息后,孔子闻讯临河叹息:"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避之,而况乎丘哉",遂作琴曲《陬操》悼念 。</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窦犨,成为了跨区域水神,太原、晋中等地建有分祠。</p><p class="ql-block">窦大夫祠现存元代建筑群中,献殿八卦藻井象征天地秩序,后殿元代板门绘有沥粉堆金盘龙图案,体现其神圣地位。</p><p class="ql-block">1959年郭沫若参观时题诗"孔子回车处,驱车我却来"。</p> <p class="ql-block">窦大夫祠内,有清代匾额6块,位于山门、献殿、正殿、山门西侧窑洞及烈石庙上方。</p> <p class="ql-block">窦大夫祠元代建筑整体结构浑然质朴,构思独特,反映了元代营造技术的灵活性和不拘一格的创造胆略,其建筑风格和结构手法既有一般建筑之共性,也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p><p class="ql-block">窦大夫祠的古建筑和自然环境相容,营造了一种人和“自然”对话的氛围,表现出古人对大自然及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意。</p><p class="ql-block">祠内遗存碑碣等附属文物,可谓集建筑艺术、雕刻艺术、琉璃造型艺术及历史典故等为一体,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窦大夫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