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共绽光彩,徐州追梦合唱团走进丁丁腔工作室

丁丁记忆

<p class="ql-block">7月19日上午,徐州追梦合唱团一行来到丁丁腔工作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活动,为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注入新活力。</p><p class="ql-block">丁丁腔原名“太平歌”,于明末清初在徐州北部微山湖畔的利国大运河漕运码头一带兴起,后在徐州地区广泛传播 。最初,它是村民自娱自乐的歌谣,唱腔缠绵抒情、清新明快,充满水乡特色,经过不断发展完善,深受利国及周边百姓喜爱,已然成为当地民间文化的瑰宝,2023年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p> <p class="ql-block">交流活动中,丁丁腔非遗传承人孙倩热情接待了追梦合唱团成员。她详细介绍了丁丁腔的历史渊源、独特唱腔以及表演形式,还现场展示了多段经典唱段。婉转的唱腔、灵动的身段,让合唱团成员们沉浸其中,深刻领略到了丁丁腔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追梦合唱团成员们也积极分享了合唱艺术的技巧和经验,与工作室的成员们探讨如何将合唱与丁丁腔融合创新。他们现场合唱了多首经典曲目,优美的和声与丁丁腔的独特韵味相互碰撞,擦出了奇妙的火花。大家还就如何更好地传承和推广地方文化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如借助新媒体平台制作短视频、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演出等,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p> <p class="ql-block">活动现场,追梦合唱团向丁丁腔研究会赠送锦旗“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非遗戏曲” 以表对丁丁腔非遗文化的敬意,双方携手共探文化传承创新之路。</p> <p class="ql-block">此次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两种艺术形式的相互学习,更为地方文化传承搭建了新桥梁。未来,双方计划进一步合作,开展联合演出、培训课程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丁丁腔,助力徐州地方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p> 图文编辑: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