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精准把握新修订教材的变化,深</span>入领悟新版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内涵,进一步为新课堂注入强劲动力,落实《山西省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新修订教材培训工作方案》精神,霍州市教育局于2025年7月18、19日,组织全体霍州市生物学教师在市三中,共同参与了“人教版义教新教材的线上培训会”。尽管夏日炎炎,热浪袭人,全市所有生物老师仍准时从家中赶来,齐聚一堂,满怀热忱地投入到培训学习中。</p> <p class="ql-block"> 7月18日上午,特邀赵占良专家主讲,核心内容围绕义务教育生物学教科书展开总体介绍。专家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切入点,深入阐释了新教材如何在知识传授中融入学科育人理念,强调生物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概念与技能,更要引导他们树立生命观念、发展科学思维、提升探究能力,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认真聆听,不时提笔记录重点,现场学习氛围浓厚。这场在酷暑中开展的培训,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理解新教材、把握教学方向的平台,更彰显了大家深耕教学、精进业务的敬业精神,为新学期生物学科教学的顺利推进注入了动力。</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培训谭永平老师针对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从内容体系变化、核心素养侧重点、新教材整体变化以及新教材具体变化这四个方面展开了详细讲解。相比原教材,新教材的内容体系变化较大,以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主线,同时考虑学生的心理逻辑,设置了六个单元,其中与七年级下册相关的是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和第四单元“人体生理与健康(一)”。之所以把植物的部分放在七年级下册来讲解,考虑了季节性的问题,这样的安排可以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开展相应的实验实践活动。因为“人体生理与健康”的学习主题内容容量非常大,本套教材把它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放在了七年级下册,而第二个部分放在了八年级的上册。新教材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全面落实生物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突出学科育人功能。专家以具体实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教材是如何渗透核心素养的。从整体来看,新教材在框架体系上进行了优化,活动设计更加合理,内容与时俱进,作业设置更具科学性,名词术语更加规范严谨,单元封面、图片等细节之处均有更新,单元小结的呈现方式也有所创新,并且新增了“复习与提高”以及“综合实践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教材内容。</p> <p class="ql-block"> 7月19日上午的暑期新教材培训中,曹保义老师和王天祥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受益匪浅。曹保义老师从新教材的教学建议出发,强调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设计,提出要注重情境创设,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生物学概念,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增强知识的应用性。这让我深刻意识到,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而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p><p class="ql-block"> 王天祥老师针对七年级下册教材的答疑环节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的许多困惑。他对教材中的难点、易错点进行了细致剖析,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活动设计建议,帮助我更好地把握教学重难点。特别是关于实验操作和课堂互动的指导,让我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有了新的思路。 </p><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价值,让我对新教材的教学充满信心。未来,我将把所学融入课堂,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p> <p class="ql-block"> 7月19日下午,刘丹老师和杨涌老师的讲解让我对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刘丹老师系统介绍了新教材的编排思路和内容特点,强调教材注重知识的结构化与逻辑性,尤其在“遗传与进化”“生物多样性”等核心概念上进行了优化调整,使知识体系更加清晰。她还结合课标要求,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建议,帮助我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提升课堂效率。 </p><p class="ql-block"> 杨涌老师围绕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分享了丰富的案例和实施策略。他提出,生物学教学应打破学科壁垒,结合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知识设计实践活动,如生态系统调查、遗传实验数据分析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这些实践案例让我深受启发,为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培训,我不仅对新教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学到了如何通过跨学科实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未来,我将把这些理念和方法融入教学,打造更具探究性和趣味性的生物课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