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汕头属方言区,讲的是汕头话,而汕头各区的方言,发音又有些不同,但还不至于鸡同鸭讲。</p><p class="ql-block">在汕头街道的商铺林立,万商云集,经济比较发达。有的铺名,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让人过目不忘,灰谐的名称,可以会意,方便言传,让人捧腹。</p><p class="ql-block">这家店叫“老本行腊味”,实际就是“腊味老本行”。其店联:“传统制作零添加,自制碳烤猪肉脯”。</p> <p class="ql-block">以“肚子里有料”为店名,下一句“一咬就露馅”!表明其真材实料,货真价实。</p> <p class="ql-block">“鸥汀朥粕粥”,是汕头龙湖区鸥汀街道的招牌美食,有着百年历史,是当地代代传承的老手艺。</p><p class="ql-block">朥粕:选用猪腿筋肉、腹部五花肉或背部板筋肉等油脂多的部位,经小火慢炸,保留一定油脂,炸好后压制成饼状,食用前浸泡、洗净、切块,再放入高汤中熬煮。</p><p class="ql-block">粥底:一般采用优质糯米,慢慢熬煮并不断搅拌,使粥更加甜糯爽口;也有店家采用籼米,让口感介于稻米与糯米之间,更为爽口。</p><p class="ql-block">配料:有辣椒、八角、桂皮、蒜、芹菜、芫荽等近20种,其中辣椒酱尤为重要,由十几种香料制成,是每家店秘而不传的特色所在。</p><p class="ql-block">先将糯米或籼米熬制成粥铺在碗底,再把经过浸泡、洗净、切块并在高汤中煮软的朥粕放入碗中,舀入一勺高汤,放上一颗甜味卤蛋,淋上自制辣椒酱,最后撒上香菜点缀。</p> <p class="ql-block">在汕头方言里,“滴茶”指的是泡茶、冲茶的动作,是当地对冲泡工夫茶这一行为的通俗说法。</p><p class="ql-block">汕头的工夫茶也是潮汕文化的标志性元素之一。“滴茶”一词生动体现了冲泡过程中,用茶壶或盖碗将开水缓缓注入茶叶,再将茶汤冲入公道杯或茶杯,为使茶汤能倒尽,最后会稍用力将茶壶的茶水一点一滴滴出,形容“韩信点兵”的细致动作,既包含了冲茶的步骤,也暗含着汕头人对茶礼、茶文化的重视。</p><p class="ql-block">日常生活中,汕头人说“来滴茶”,就是邀请对方一起喝茶,背后蕴含着待客之道和轻松交流的意味,是当地社交场景中很常见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店名很幽默“百年老店,还差九十几年”,看似自嘲,也能让顾客理解,“老人也从后生来”。</p> <p class="ql-block">看来这是入驻汕头的一间新店,旨在“传𠄘中医药和文化,福泽中老年耳健康”。</p> <p class="ql-block">这家将“哇浪..牛腩饭”作为店名,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哇浪”有暴粗口之嫌。现在在这里是强调这家店的“牛腩饭”好食。</p><p class="ql-block">汕头话里的“哇浪”是一个口语化的感叹词,没有固定的字面意思,主要用来表达强烈的情绪,具体含义要结合语境理解:</p><p class="ql-block">最常见的是表达惊讶、惊叹,比如看到意外的事,会说“哇浪,这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也可能带有无奈、吐槽的意味,比如遇到不顺心的事,说“哇浪,又搞砸了”。</p><p class="ql-block">有时只是单纯的语气加强,类似“哎呀”“哇塞”,用于强调当下的感受。</p><p class="ql-block">这个词在汕头日常交流中很常用,语气比较随性,多用于熟人之间,传递的情绪偏向口语化和生活化。</p> <p class="ql-block">“蒸好吃”是“真好吃”的谐音。也代表该店的食品是以“蒸”为主。</p> <p class="ql-block">“亮机汇”是“亮机会”的谐音,表示是一家手机店,他给你亮岀手机的机会,表明该店的手机品牌多,品种多,是手机的汇集。</p> <p class="ql-block">汕头人喜欢将男婴或男童妮称为“猪仔”,表示肥胖可爱。在汕头,几乎每个家庭的成员,小时候都有“花名(绰号)”。“猪仔”为店名,也是讨人喜爱的。</p> <p class="ql-block">汕头话里的“心适”(发音类似“sim sek”)是一个表达感受的词,意思是心里舒服、畅快,感到惬意、满意。</p><p class="ql-block">通常用来形容人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比如吃到合口味的食物、遇到顺心的事,或者身心放松时,就可能说“心适死”(非常舒服)。这个词很贴近生活,体现了汕头人对舒适状态的直观表达,是日常交流中描述内心愉悦感受的常用语。</p><p class="ql-block">店名“心适粮油”,过去吃不饱,饿不死。确实,“手上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p> <p class="ql-block">“好食好味”就是“好吃好味”,食品讲究色香味搭配,吃起来才“好食好味”。希望此店不会夸下海口。</p> <p class="ql-block">“只鱼你鸭”是一个巧用谐音的店名,表示这是一家做了九年酸菜鱼的食店,拿手菜只有“酸菜鱼”,你可以押它好吃,你要吃鸭当然我没有。让顾客能直观了解店铺的菜品特色。</p><p class="ql-block">营造趣味氛围,“只鱼你鸭”谐音“只与你呀”,给人一种亲切、俏皮的感觉,仿佛在与顾客互动,传达出“只为与你相伴,为你提供美味”之意,增添了店名的趣味性和亲和力,更容易吸引顾客注意,也有助于在社交平台上引发讨论,提升店铺知名度。</p> <p class="ql-block">“来吃茶”在汕头话读“来食茶”才合适,就普通话来说,应该是“来喝茶”才对。因为“茶水”属于液体,非喝不可。</p> <p class="ql-block">“一条潮鱼”,鱼是生长在水中或海里,分为淡水鱼和咸水鱼。这“一条潮鱼”,我的理解是海鱼,海水是潮水,有潮夕。当否,大家评论。</p> <p class="ql-block">汕头和澄海对一些事物的说法和称谓有所不同。汕头叫“家教园”,澄海称“午膳站”,那个准确,见仁见智就是。“成长部落”是容易理解的。</p> <p class="ql-block">汕头某中学斜对面的这家名为“短腿的反击”的小食店。这个店名很可能是源自一部知名的韩国电视剧《搞笑一家人3:短腿的反击》。该剧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人气,以幽默诙谐的剧情吸引了众多观众。</p><p class="ql-block">食店取这个名字,可能是店主是该剧的粉丝,借此表达对剧的喜爱。同时,也可能是想借助电视剧的知名度,吸引顾客注意,增加店铺的辨识度和话题性,让路过的人因好奇而进店消费。</p> <p class="ql-block">汕头这家名为“逮虾户”的餐馆,其店名很可能是源自网络热梗。“逮虾户”是日语动漫《头文字D Second Stage》第13话插曲《Deja Vu》的空耳,歌名原文为法语,意为“既视感”。</p><p class="ql-block">由于该曲常用于车辆漂移等场景的视频剪辑,旋律洗脑,“逮虾户”这个谐音梗也随之走红,常被用来暗示“老司机开车”等含义,代表着一种快速、刺激的感觉。</p><p class="ql-block">餐馆取这个名字,可能是想借助这个热梗的知名度吸引顾客,同时也可能暗示店内菜品如虾类菜肴等口味独特、令人印象深刻,给人带来如同“逮虾户”般刺激的味觉体验。</p> <p class="ql-block">在龙湖区珠江路有条美食街,街头有家外砂鹅肉面餐饮店,其老店在外砂大桥头。该店卤鹅著名,价真货实,食客络绎不绝,生意兴隆。我和战友每年都多次观顾。店主自称五香人,所谓“五香人”,其实就是“五香溪人”。</p><p class="ql-block">据我所知,五香溪社区位于龙湖区外砂街道东南侧,地处韩江支流外砂河下游,东至外砂河下游河堤,与澄海区相望。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曾取名五弯溪,别名昂溪。</p><p class="ql-block">五香溪社区是纯农种植饲养村,以种养业为主。养殖业主要养殖狮头鹅、母鸭等家禽,素有“百禽之乡”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汕头的鱼粥很有名气,“一碗鱼粥”让人易记,“半碗鱼粥”的店名更加令人有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汕头的“清补凉”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特色美食,通常会选用绿豆、红豆、薏米、芡实等五谷杂粮,这些食材具有滋补的功效。中间层次的食材如凉粉、通心粉、银耳、芋头,起到“清”的作用。水果如西瓜、菠萝和椰肉等,则代表着“凉”。</p><p class="ql-block">汕头的清补凉还常加入当地特色配料,如潮汕草粿、海石花、自制豆花、果蔬清心丸、凉虾等。</p><p class="ql-block">功效是清热解暑:清补凉中的多种食材都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食用,可以帮助人们缓解暑热带来的不适,起到清热解暑的效果。</p><p class="ql-block">健脾益气:其中的薏米、芡实等食材,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能够帮助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对于脾虚胃弱的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适合的食疗食品。</p><p class="ql-block">滋补养生:清补凉中的莲子、百合、沙参、玉竹等药材,具有滋阴润燥、润肺止咳等功效,能够起到滋补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尤其适合体弱虚火上升者。</p><p class="ql-block">清补凉不仅是一种美食,还承载着汕头地区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市民在炎热的夏日里,喜欢与家人、朋友一起分享清补凉,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目前未发现有明确文献记载“十礼八香甜”在汕头有特定所指。从汕头所属的潮汕地区民俗文化角度推测,可能与潮汕地区丰富的礼仪习俗和对“甜”文化的喜爱有关。</p><p class="ql-block">“十礼”在潮汕地区礼仪文化丰富,尤其是在婚俗等方面,有诸多礼仪讲究。如潮汕婚俗有“六礼”,包括托媒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等环节。在此基础上,可能加上其他如祭祀礼仪、成人礼仪等相关礼节,可泛称为“十礼”,表示礼仪繁多且庄重,体现对传统习俗的重视。</p><p class="ql-block">“八香甜”的“甜”在潮汕象征欢乐、高兴之意。潮汕人在众多习俗活动中喜欢用甜食来表达美好寓意,如婚俗中“食甜卵(鸡蛋)”、喝甜茶,宴席讲究“头尾甜”等。</p><p class="ql-block">潮汕地区还有多种特色甜食,如甜粿、清甜燕窝、清甜莲子百合、姜薯甜汤等。“八香甜”可能是泛指这一类具有吉祥寓意的甜食,“八”也可能是取其吉祥之意,代表种类丰富,并非实指八种。</p> <p class="ql-block">“粤食粤好”是“越食越好”的谐音,表示这家店的包点广受食客的欢迎和喜爱。</p> <p class="ql-block">“食顺顺牛杂饭”“术落顺顺有财气”,就是表示吃得顺利,吃下(“术落”)顺利有财气。</p> <p class="ql-block">汕头话“够力”是一个很常用的口语词,表达意思比较灵活,主要根据语境理解:</p><p class="ql-block">最常见的意思:表示“厉害、程度深、够劲儿”。</p><p class="ql-block">形容人:“伊拍球够力”(他打球很厉害)。</p><p class="ql-block">形容事物:“这碗汤够力”(这碗汤味道很浓/很够味)。这间食店应该属于对自家餐饮的肯定。</p><p class="ql-block">有时也带点夸张的语气,比如遇到让人惊讶或觉得“过了头”的情况,也会说“够力”,类似“我的天”“太夸张了”。</p><p class="ql-block">整体来说,“够力”核心是强调程度深、有冲击力,是个很有表现力的词。</p> <p class="ql-block">汕头话里的“派头”和普通话中的“派头”意思相近,主要指一个人在言行举止、穿着打扮、神态气质等方面表现出的气派、架势或排场,带有一定的视觉或气场冲击力。</p><p class="ql-block">这个词可褒可贬,根据语境判断,既可以指得体的气派,也可能暗含“摆架子”“讲虚荣”的意味。</p> <p class="ql-block">汕头的“鱼饭”并非用鱼做的米饭,而是潮汕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海鲜料理,是当地对“熟鱼”的一种独特称呼。</p><p class="ql-block">其做法是将新鲜海鱼(常见的有巴浪鱼、马鲛鱼、乌鱼等)处理干净后,再用竹篾或竹筐盛装,用盐水或清水煮熟,自然冷却后食用。</p><p class="ql-block">因为旧时渔民出海捕鱼,为了方便保存和携带,用盐水煮鱼后像“饭”一样作为主食搭配,久而久之就有了“鱼饭”这个称呼。</p><p class="ql-block">鱼饭最大的特点是突出鱼的本味,鲜嫩清甜,是汕头人餐桌上常见的美食,既可当菜,也能直接当“饭”吃,搭配普宁豆酱更是经典吃法。</p> <p class="ql-block">“百奋百教育”中的关键字是“奋”,是“分”的谐音。我理解,这家教育机构,是提出“百分之百”优秀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益家人”是“一家人”的谐音,表示这家超市和顾客亲密无间,互相依赖,如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汕头人说的“过鱼”指的是石斑鱼。有的餐饮店采用深海的石斑鱼,一般每条都有几十斤以上,将其切成鱼片煮成“过鱼粥”,味道真的很鲜美。</p><p class="ql-block">疫情以前,我在昆明的堂哥夫妇来汕头,有天夜晚,我和老婆陪他们逛街后,请他们吃“过鱼粥”,每碗50元。吃后堂哥连声称赞好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柠柒伍肆”不就是“0754”,这是汕头电讯的区号。</p><p class="ql-block">汕头的固定电话于2008年5月18日零时起,升为8位数。升位方式为在原7位的固定电话网用户号码前加数字“8”。</p> <p class="ql-block">这是潮汕方言,“由咀呿食” ,大概意思是 “由着嘴巴去吃、顺着口味吃” 。体现一种随性享受美食的生活态度,契合餐饮店让食客依喜好品尝美味的经营氛围 。</p><p class="ql-block">不过潮汕话语义丰富,具体理解也可结合当地文化、店家理念灵活感受,若想精准知晓,和潮汕本地人交流探讨,能收获更贴合语境的解读 。</p> <p class="ql-block">“甜甜”是汕头话“经常”的意思,“甜甜来”就是“经常来”。顾客就是上帝。这是店主对顾客的期望,欢迎食客经常光临,使其生意兴隆。</p> <p class="ql-block">老熟地是中药材,是熟地黄经过特殊炮制,长时间陈放后形成的,在传统中医中应用广泛。</p><p class="ql-block">老熟地是熟地黄进一步炮制的产物。熟地黄是将生地黄经过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p><p class="ql-block">老熟地则是在此基础上,将熟地黄放置较长时间,使其药性进一步发生变化,颜色更深,质地更加油润。</p><p class="ql-block">汕头很多人喜爱中药,将中药材“老熟地”作为店名,好记易懂,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焗好吃”是“极好吃”的谐音,这好理解。</p><p class="ql-block">这个美篇的内容,部分引用AI文字,照片由本人拍摄。</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顺祝夏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