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父亲节那天,儿子在我们的小家庭群里发了一份《山西游行程表》。我知道,这是含蓄内敛的儿子特意为父母准备的父亲节礼物。</p><p class="ql-block"> 仔细看完这份13天的行程表,发现除了山西的景点,还包含了几个邻近河南和河北的几个历史文化景点,全程都是自驾游。我不由得开始期待起这次能跟着陈教授、陈老师补习历史地理文化知识的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DAY1: 2025.06.30 周一 阴间雨</p><p class="ql-block"> 中午十一点半,飞机准时降落在太原武宿机场。出了机场,儿子带我们直奔当地颇负盛名的晋菜馆'杏花堂'。入店大堂挂着'山西酒菜皆传奇'的招牌,立马勾起我们的食欲。儿子点了几道招牌菜,其中一道名为'乾隆炖白菜',看似朴实的白菜,入口清甜鲜爽。山西菜少不了老陈醋,哈哈…这餐我们可吃了不少醋。我特别喜欢这家餐厅的小米蒸糕,黏糯清香,非常可口。用餐过程中还能欣赏山西快板表演,饭后还赠送了造型精致的酸奶。看来这次旅游回去又得减肥了。</p> <p class="ql-block"> 午后时分,抵达酒店稍作休息后,儿子提议到酒店对面的晋祠博物院附近的园林游玩。</p><p class="ql-block"> 漫步其间,只见一座座典雅的古建筑坐落于湖边。园林里绿草如茵,古木参天,湖光潋滟。苍翠的树木与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途中突遇下雨,我们便坐在廊下小憩,听虫鸣鸟啼与雨水交织的自然乐章,沉醉于这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p> <p class="ql-block"> 雨停后,我们打车前往太原古县城。还未进入景区,远远便见巍峨的古城墙横亘在眼前,青灰色的城墙高耸绵延,城楼上飞檐翘角,气势恢宏。城墙外环绕着护城河,河面平静如镜,几座古朴的石桥横跨两岸,勾勒出典型的古城风貌。</p><p class="ql-block"> 走近细看,发现城墙和石桥大多崭新整洁,少有岁月侵蚀的痕迹。原来,这是2011年太原市启动的古县城修复工程——在残存的明代城墙基础上进行加固,并依据史料重建了部分缺失的段落。修复和重建后的混合体整体轮廓和尺度保持与明代一致。</p><p class="ql-block"> 原始的古县城始建于明代1375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明清时期多次修缮。古县城曾是明清时期的行政、军事和文化中心,城内至今保留着县衙、文庙、城隍庙等历史建筑。现存79处文物建筑,其“十字街”格局延续晋阳古城“凤凰城”布局。漫步其间,仍能感受到浓厚的古韵。</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古县城,我们被一家挂着“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推荐”招牌的餐厅吸引。古朴的门头透着烟火气,隐约飘来的烟火气让人挪不开步。我们决定在这里享用完晚餐,再回酒店。</p><p class="ql-block"> 菜品上桌后,无论是酥嫩的红烧黄河大鲤鱼,还是韧劲十足的栲栳栳面食,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果然,能登上《舌尖》的餐厅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 华灯初上时,我们穿过灯火点缀的城门,满足而归。</p><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的两个景点浅游,是这次十三天文化深度游的开胃前菜。</p> <p class="ql-block">DAY2: 2025.07.01 周二 晴</p><p class="ql-block"> 今早阳光明媚,驱散了昨天傍晚阴雨出行的不适。我们一家三口吃完早餐后,迈着轻快的步子朝晋祠博物馆走去。</p> <p class="ql-block"> 步行十几分钟便来到了晋祠博物馆入口,刚刚开馆,游客还不算很多,省去了许多排队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转载:晋祠博物馆坐落于太原西南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祠庙式古典园林,素有"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之美誉。这里荟萃了从西周至明清的历史文化遗产,每一处建筑、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 晋祠博物馆有三绝:难老泉、侍女像、周柏。</p> <p class="ql-block">一进入园区内,随处可见参天郁郁葱葱的古树,极其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作为晋祠主殿,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宋代木构建筑典范。其重檐歇山顶气势恢宏,前廊八根木雕盘龙柱栩栩如生,其中"比耶龙"更因其独特造型成为网红符号。</p> <p class="ql-block">萌宠可爱的网红比耶龙</p> <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着唐叔虞之母邑姜,是宗祠祭祀的核心所在。</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内的宋代彩塑侍女像堪称雕塑艺术瑰宝。43尊彩塑生动再现了宋代宫廷生活场景,侍女们或奉物、或梳妆、或奏乐,表情细腻传神,被誉为"中国雕塑史唯一宋代宫廷人物写实群像"。</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这座十字形石桥架于方形鱼沼之上,34根小八角石柱支撑起斗拱梁架,形如飞鸟展翅。梁思成先生曾盛赞其为"古画偶见,实物孤例",现存桥体完美融合了北朝柱础与宋代木构技艺。</p> <p class="ql-block">金代所建的献殿四面通透如凉亭,全榫卯结构无一颗钉子,其独特的通风设计被誉为"古代冰箱",是中国古代建筑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周柏历经近三千年风雨,虽然呈斜卧状,但依然苍劲,非常震撼!欧阳修曾为其赋诗"郁郁含苍烟"。</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作为晋水主源,泉水清澈如玉,李白赞叹"晋祠流水如碧玉",傅山题写的"难老"匾额更添文化韵味。</p> <p class="ql-block">转载:晋祠三匾各具特色。傅山行书题写的"难老"匾笔力雄浑,悬挂于难老泉亭;清乾隆翰林杨二酉所题"水镜台"匾,取意《汉书》"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明举人高应元榜书的"对越"金字匾,语出《诗经》,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水镜台"匾</p> <p class="ql-block">水镜台作为明清时期的古戏台,曾是1986版《西游记》的取景地,至今仍用于传统戏剧表演。</p> <p class="ql-block">"对越"金字匾</p> <p class="ql-block">金人台上的四尊铁人铸造于北宋时期,其中西南角铁人保存完好,铭文清晰,被誉为"宋朝不锈钢"。</p> <p class="ql-block">漫步晋祠,仿佛穿越时空。鱼沼飞梁的十字古道承载着千年足迹,圣母殿的彩塑侍女诉说着宋代宫廷往事,周柏的虬枝见证了三千年岁月流转。这里不仅是古代建筑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精神的生动体现。</p> <p class="ql-block">晴空如洗,晋祠博物院背倚苍山,面朝碧水,在明媚的阳光下宛如一幅色彩明艳的古典画卷。</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晋祠博物馆,我们打车到一家网红餐厅吃午餐。因没有两人套餐(我们一家三口平时点两人套餐一般就够吃了),儿子于是点了四人套餐,他说这家餐厅定价很奇怪,单点的费用比套餐的贵,结果上菜时我们都惊呆了,满满一大桌菜品,而且每道菜都特别美味,一家人都吃撑了。最后,我还打包了喜欢吃的小黄米凉糕,超值的一餐。</p> <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p><p class="ql-block">下午二点,在烈日炎炎下,我们走进了山西博物院。从外观上看,像一只庄重的四方鼎,象征“鼎盛千秋”的文化寓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步入馆内,不由得眼前豁然开朗,高达二十多米的中庭如一座现代“晋祠”在眼前展开,阳光透过顶部藻井式的玻璃天窗洒落,在地面黑金沙花岗岩上投入斑驳光影。正中央的镇馆之宝晋候鸟尊铜制复制品(原件在展厅内)在光线下泛着青绿光,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三千年的晋国。</p> <p class="ql-block"> 山西博物馆共分七个展厅,我们一家三口按自己喜好分散参观。我首先参观的是“方圆世界”古钱币展厅。</p><p class="ql-block"> 步入古钱币展厅,玻璃展柜陈列着各个历史时代的古钱币,琳琅满目:从商周的贝币到战国的刀币、布币,从汉代的五铢钱到唐代的开元通宝,从北宋的交子到明清的银锭,它们静静躺在柔和的灯光下,跨越千年的金融密码在此汇聚。</p> <p class="ql-block"> 步入“晋国霸业”核心展厅,青铜器的冷峻光泽和斑驳铭文瞬间将人拉回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以“青铜铸史”为线索,通过礼器、兵器、文书、葬器四类实物,串连起晋国六百年从封邦建国到三家分晋的兴衰历程。</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1,晋侯鸟尊,西周青铜礼器巅峰之作。 凤鸟回眸造型,背部盖钮为小鸟,双足与象鼻形支足构成三足平衡,腹内铭文证实第一代晋侯“燮父”身份。</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2. 侯马盟书(春秋) </p><p class="ql-block"> 中国现存最早的官方文书实物,朱书玉片记载晋国卿族盟誓活动,反映春秋晚期政治斗争与法制雏形。</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3. 晋公盘(春秋) </p><p class="ql-block"> 晋文公重耳为爱女制作的嫁妆,青铜器中的“叙事诗”。 盘内浮雕鱼、蛙、水鸟可360°旋转,铭文183字详述晋国联姻与霸业。</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近三个小时,我们才尽兴而归。</p> <p class="ql-block">DAY3: 2025.07.02 周三 晴间阴</p><p class="ql-block"> 今天开启自驾游,儿子特意租了一台豪华舒适的SUV。车内空间宽敞,座椅可多角度调节,可躺可卧,让我们的旅途更加舒适惬意。</p> <p class="ql-block"> 我们早就对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平遥古城向往已久了,今天终于得以亲临。</p><p class="ql-block">走近古城,恢宏的城墙<span style="font-size:18px;">横亘在眼前,绵延不绝。穹顶式的厚重城门向内延伸,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我们进去一探究竟。</span></p><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前782年),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现存古城格局基本为明清时期(14—19世纪)所建,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明清时期,平遥是晋商发源地之一,曾是中国金融中心(票号业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穿过第一道城门进入瓮城,铁栅栏围护下的古老车辙深深凹陷,时光仿佛在这几道压痕中凝固。</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道道古老斑驳的城门,仿佛步入时光隧道,将我们引入古城的不同历史时期。</p> <p class="ql-block"> 登上明代修筑的古城墙 ,宽阔的墙道在脚下延伸,斑驳的砖石间沉淀着六百年的岁月痕迹。</p><p class="ql-block"> 资料:城墙周长约6.4公里,高12米,设有72座敌楼和3000个垛口,象征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p> <p class="ql-block">立于城楼俯瞰,古城全景尽收眼底,棋盘状的街巷以明清南大街为中轴线,向四周规整延伸。</p> <p class="ql-block">步入平遥城隍庙的恢宏殿宇间,最先攫住目光的——是分列两廊的十二生肖石雕,静默如时光守卫;是冠盖参天的古树,还有门楣上朱漆金子的楹联,以遒劲笔锋镌刻着更古的训诫。</p> <p class="ql-block"> 离开烟火氤氲的城隍庙,我们来到堪称规模之最的文庙。其金代遗存的大成殿巍然矗立,檐角飞举处沉淀着八百年的风霜。殿内孔子圣像庄严肃穆,两侧典籍述说着先师周游列国的生平,更铭刻着儒家思想对华夏文化以及对世界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在文庙院子通道里的“鳌头”石雕,总能引人驻足,这只龙头龟身的神兽,既是科举时代“独占鳌头”寓意的实体象征,又是排水系统的精巧构件。</p> <p class="ql-block">与“鳌头”石雕遥相互应的,是棂星门上那方反写的巨大“魁”字碑刻,传说魁星执笔点定中举者,既蕴含“魁首”的科举期许,更彰显“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p> <p class="ql-block">原来科举制的六跃龙门指的是:</p><p class="ql-block">1.童试(县/府/院试考取秀才),突破白丁的第一跃;</p><p class="ql-block">2.乡试(省城贡院应试中举人),“桂榜题名”,第二跃;</p><p class="ql-block">3.会试(京师礼部试中贡士),“杏榜得中”,第三跃;</p><p class="ql-block">4.殿试(皇帝亲策于保和殿),“金榜传胪”,第四跃;</p><p class="ql-block">5.馆试(入翰林),通过朝考,“玉堂清贵”,第五跃;</p><p class="ql-block">6.大拜(登宰辅),“位列三台”,第六跃。</p><p class="ql-block">哈哈~陈老师轻松成功“六跃龙门”:</p><p class="ql-block">一跃金榜题名</p><p class="ql-block">二跃青云直上</p><p class="ql-block">三跃财源广进</p><p class="ql-block">四跃百年好合</p><p class="ql-block">五跃得生贵子</p><p class="ql-block">六跃福寿康宁</p> <p class="ql-block">离开文庙后,我们在附近随意挑了家小餐馆解决午餐。店面虽然不起眼,几道家常小菜却意外可口。</p> <p class="ql-block">踏入“同兴公”镖局旧址的瞬间,斑驳的镖箱和镖车,泛黄的锲约与冷兵器陈列在昏黄光线下,恍若武侠片场,陈老师瞬间展现出江湖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踏入“日升昌”票号的门槛,青石板地上那道被银锭磨出的凹陷犹在,黄花梨柜台后密如蛛网的暗格与泛着银光的秤子,无声讲述着百年前“汇通天下”的传奇。</p><p class="ql-block">日升昌票号: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银行鼻祖”。</p> <p class="ql-block">协同庆票号——晋商金融的巅峰代表</p><p class="ql-block">创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协同庆是平遥古城规模超越“日升昌”的顶级票号(中国早期银行),以其恢弘的古典建筑与严谨的金融体系闻名。作为晋商文化与金融史的活化石,协同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核心景点,是解码中国近代商业文明的必访之地。</p> <p class="ql-block">青砖黛瓦、雕梁画栋,院落布局比同期票号更显雅致考究,彰显晋商审美。</p> <p class="ql-block">完整保存地下金库、账房、掌柜办公室等原始设施,游客可亲手操作秤银、汇票密押等古代交易流程,穿越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从平遥到隰县</p><p class="ql-block"> 离开平遥古城,我们驱车前往下一站——隰县。若不是儿子特意安排,我这个“地理小白”甚至认不出这个生僻的县名。儿子向我解释:“山西很多县名都是单字,都是沿用古代的地名。”原来,“隰”字本义指低湿之地,源自《诗经》“山有榛,隰有苓”,瞬间让这个陌生的小城多了几分诗意。</p> <p class="ql-block"> 抵达隰县时,已近傍晚。晚饭后散步回酒店,忽见远处凤凰山头霞光喷射,如溶金倾泻,更奇的是那灿烂的云霓上方确压着层叠的铅灰色乌云,明暗交界处,似有神祗之笔,将天空描绘成两重世界。近处,一块镌刻着“三晋雄邦”苍劲赤字的石碑立于路口。天象的诡异与碑文的苍劲在暮色里对峙,形成了一种壮美的历史氛围感。</p> <p class="ql-block">DAY4:2025.07.03 周四 雨后晴</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隰县飘起了细雨,街道到处湿漉漉的,果然应验了其名字“隰县”本义—低湿之地。待雨势初歇,我们便驱车前往城郊的小西天景区。</p><p class="ql-block"> 从“小西天”名字就可以推测出这是一处佛教圣境,其正式名为“千佛庵”。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至今已四百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寺庙依山而建,规模虽小但布局精巧,融合了佛教文化与古建筑艺术。寺庙建在凤凰山巅,三面环崖,仅一条登山路可通,形似"空中楼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悬塑艺术:小西天最著名的是大雄宝殿内的明代彩色悬塑,塑造了数千尊佛像、飞天、楼阁等,栩栩如生,被誉为"悬塑瑰宝",更被称为小西之后无悬塑。</p> <p class="ql-block">隰县——吉县壶口瀑布</p><p class="ql-block"> 告别隰县后,我们沿山路向西北行驶两个多小时,终于抵达闻名遐迩的壶口瀑布。</p><p class="ql-block"> 站在瀑布前,仿佛天地间所有的力量都在此刻汇聚。黄河之水从远方奔涌而来,带着高原的粗犷,在断崖处骤然倾泻,化作千军万马般的轰鸣。</p> <p class="ql-block">浑浊的激流在壶口收束又迸发,像一匹挣脱缰绳的烈马,裹挟着泥沙与故事,义无反顾地冲向深渊。那一刻,人忽然变得渺小,只剩下对自然伟力的敬畏,和血液里随之沸腾的、原始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悬崖边上居高临下观赏了好一会儿,随后从龙洞旋梯下到壶底,从另一角度继续欣赏壶口瀑布的壮美。龙洞洞口上方有华国锋的题字,顺着螺旋石阶而下,可达到观瀑底层。</p> <p class="ql-block"> 站在壶底平台仰望壶口瀑布,终于真切领略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阔意境。难怪人们说,到了壶口瀑布,如果不下“龙洞”,就不算真正来过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离开吉县壶口瀑布景区,我们驱车前往临汾市。途中驶过一段漫长的盘山公路,蜿蜒曲折,但这对曾驾车穿越过新疆盘山公路的儿子来说,并不算很刺激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 到达临汾已是下午四点半,今天儿子已连续驾驶数小时,我们不打算再参观景点,便直接前往酒店办理入住。</p><p class="ql-block"> 推开房门的瞬间,智能语音的温馨问候迎面而来。宽敞雅致的房间更让我感到惊喜——这是孝顺儿子精心为我们预定的,我感受到了儿子对父母的爱意。</p> <p class="ql-block"> 傍晚六点半,我们跟随儿子来到他精心挑选好的“尧都”小馆——一家离酒店仅二百米远的美食地标,人气爆棚,需要等待半个小时,我们便暂回酒店小憩。</p><p class="ql-block"> 当美味的佳肴入口的刹那,所有等待都化作了值得。</p> <p class="ql-block">吃饱心满意足的返回酒店,晚霞已在临汾市的上空绽放。</p> <p class="ql-block">DAY5:2025.07.04 周五 晴</p><p class="ql-block"> 昨天儿子说,我们明天参观的两个景点,一个是广胜寺,另一个是汾城古建筑群。这两个景点很少有旅游团过来,参观的都是一些热爱文旅的散客。</p><p class="ql-block"> 自助早餐后,我们一家驱车前往临汾市洪洞县的广胜寺。</p><p class="ql-block"> 广胜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古刹,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广胜寺有三宝——飞虹塔、元代壁画、《赵城金藏》(现存国家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走到景区牌坊前,抬头仰望远山,只见一座庄严的佛塔矗立在青山顶上,这就是广胜寺的飞虹塔了。</p> <p class="ql-block">走近飞虹塔,它的建筑独特之精美让我们移不开眼。这座琉璃塔始建于明代1515年,高47.31米,共13层,通体以五彩琉璃装饰,在阳光下绚丽夺目,宛若飞虹。</p><p class="ql-block">塔身琉璃构件融合了佛教故事和民间艺术,展现了明代建筑艺术的超高水平。</p><p class="ql-block">这座集佛教文化、古建艺术、琉璃工艺于一身的千年古刹,堪称"晋南第一胜迹"。</p> <p class="ql-block">寺庙内的众多佛像雕塑保存完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还有一奇,便是上寺院落里的两棵古侧柏。它们的树皮纹理呈螺旋状,一棵向东旋转,另一棵则向西旋转。被称为“东柏左转迎朝阳,西树右转送目光”。其成因至今未解,成为广胜寺独特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上寺大宝殿内,元代壁画虽历经沧桑而模糊斑驳,但人物形象依稀可辨。画中人物形态各异、衣炔飘然;色彩虽褪犹艳,斑斓可见,足可见当时画师技艺之精妙,美术造诣之超高。</p> <p class="ql-block">《赵城金藏》</p><p class="ql-block"> 寺内曾珍藏北宋刊印的佛教经典大藏经(现存国家图书馆),这部7000余卷的金代刻本,是研究佛教文化和印刷史的重要文物(眼前的空柜曾是保存大藏经用的)。</p> <p class="ql-block">下寺水神庙内保存着珍贵的元代壁画,以祈雨、行雨、酬神为主线,是中国现存唯一不以宗教为内容的元代壁画群,生动展现了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被誉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其中一座庙宇的两侧墙壁如今徒留空白,据记载,民国时期寺庙为维持生计,将壁画切割售予了海外收藏者(据说是美国人)。</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广胜寺,在儿子的带领下,来到洪洞县城的一家网红餐厅吃当地的特色菜。</p> <p class="ql-block">前往汾城镇的路上,晴空万里,白云朵朵,田野交织。</p> <p class="ql-block"> 还没到达汾城古建筑群时,儿子就先告诉我们,这是一处最具原生态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那里还没被商业化。</p><p class="ql-block"> 一步入古建筑群园区,感觉我们穿越进入了明清时期,木构建筑的庙宇、坊间、城楼都保持着古朴的外貌,没有一丝现代气息。古建筑群里听不到商业的喧哗声,游客也稀少,很是幽静。我们伴着鸟啼虫鸣声,静静的欣赏着这些建筑艺术、古树、石碑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不久,来了一群到此采风的美院学生。专业导游激情的讲解声和学生们的回答声,为沉寂的斗拱飞檐注入了鲜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寂静的坊间</p> <p class="ql-block">矗立于街中心的鼓楼</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漫步回酒店时,天际忽现七彩祥云,这般奇景我们还是第一次遇见。全家不约而同举起手机,儿子捕捉的霞光最为瑰丽,他还为此用古文写了一句有趣的解读:</p><p class="ql-block">乙巳夏,晋州昴宿分野见七彩祥云,萦绕竟日,无事。</p> <p class="ql-block">DAY6:2025.07.05 周六 晴</p><p class="ql-block"> 清晨从临汾市驾车前往曲沃县曲村镇的晋国博物馆,仅一个小时车程便抵达目的地。烈日下的博物馆庄重肃穆,四周唯有树间鸟啼蝉鸣,更显幽深静谧。</p><p class="ql-block"> 一部晋国史,半部春秋史。踏入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的晋国博物馆,一座车马战阵出征的群雕,以铁马冰河之势,迎面扑来。战马昂首,嘶鸣中四蹄翻腾起历史的尘埃,瞬间将人拉回那个铁骑如龙、逐鹿中原的时代。山西简称‘晋’,即源于这段历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曲沃县晋国博物馆是中国首座专题展示晋国历史文化的遗址类博物馆。博物馆直接建在"曲村-天马遗址"(晋国早期都城所在地)之上,馆内直接展示晋侯墓群、车马坑等考古现场。</p><p class="ql-block"> 步入展厅,灯光如细雨般洒落,于地面上投映出金文的“晋”字,熠熠生辉,仿佛古老文明的密码在脚下轻轻解开。驻足这片土地,遥想三千年前晋国皇族在此叱咤风云的恢宏历史,时空仿佛在此刻重叠。</p> <p class="ql-block">转载资料(晋侯鸟尊):山西博物院镇院之宝,禁止出境文物。造型为凤鸟回眸、小鸟仰望、尾部大象组合,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象征晋国早期礼制与艺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转载资料(晋侯稣鼎):半球形腹,附耳设计,铭文“晋侯稣作宝尊鼎”,为研究晋侯世系的关键文物,奠定晋文化编年基础。</p> <p class="ql-block">转载资料(叔虞方鼎):晋国首代封君唐叔虞所铸,铭文48字记载周成王赏赐,是唯一确认的叔虞铜器,见证周晋关系。</p> <p class="ql-block">转载资料(晋侯温鼎):西周“热饭神器”,带托盘可加炭保温,铭文“晋侯作旅鼎”,反映贵族生活细节。</p> <p class="ql-block">转载资料(晋侯稣陪祀车马坑):晋国博物馆的车马坑是西周时期晋献侯稣的陪葬车马坑,规模宏大,东西长21米,南北宽15米,出土48辆战车和105匹战马,是中国商周时期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车马坑之一,比秦始皇陵兵马俑早600余年。</p> <p class="ql-block">转载资料:博物馆里共有晋侯墓9组19座晋侯及夫人墓葬,时间跨越西周早期至春秋初期。</p> <p class="ql-block">这些精美的玉佩项链展品,均出自馆内墓葬群,生动反映了当时贵族对美的极致追求。</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晋国博物馆,我们驱车前往晋城市沁水县的湘峪古堡,约两个小时的路程,壮观的古堡便呈现眼前了。</p><p class="ql-block"> 古镇看得多了,首次见识这么雄伟壮观的古堡,超出我的想象!我们兴奋的奔向古堡。</p> <p class="ql-block">这是历史图片的城堡牌坊</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堡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古堡”。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由当地孙氏贵族为防御农民起义而建,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p><p class="ql-block">站在护城河边,隔河瞭望,矗立在河畔山坡上的古堡保存完好,雄伟壮观,和历史图片相差无几。</p> <p class="ql-block">湘峪古堡的整体历史图片</p> <p class="ql-block">初见城门,斑驳的青石城墙巍然矗立,拱形门洞像一道时光隧道,将我们引向另一个世纪。</p> <p class="ql-block">穿过门洞,脚步声在幽深的门洞里回响,仿佛能听见昔日的马蹄声,士兵的号令。门洞尽头的光亮像是一幅画框,框住了古堡内的飞檐翘角、青砖灰瓦、恍如梦境。</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城堡,游人寥寥,仿佛时光为我们放慢了脚步,漫步其间,独享古堡的静谧浪漫。</p> <p class="ql-block">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在青石墙面上,错落有致的街道上,充满了温柔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带有一点黄土高坡色彩的石墙面,配以质朴的木质弧形门窗,层叠的门阶,高挂的红灯笼,随便一站一坐都是一幅很有氛围感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双插花院等民居吸收官式建筑风格,官宅民居融为一体。 </p> <p class="ql-block">独具北方特色围合式院落</p> <p class="ql-block">沿着古堡城墙拾级而上,居高临下俯瞰古堡全景。</p> <p class="ql-block">返程时,我们特意从军事防御通道穿过,长达数百米的通道让我们惊叹不已,内部暗藏多层洞窟,不仅可驻兵还可囤粮,展现了古人的卓越军事智慧。</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从东边外城墙通道走,再折回内城墙通道,漫步古堡,犹如在迷宫中行走。</p> <p class="ql-block">内城墙通道</p> <p class="ql-block"> 走近古老的国槐树下,看见几位当地老人悠闲地散坐在倾斜的台阶上聊天,享受着古堡怡然自得的闲适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另一隅,摆放着数个明代时期的石碾盘,斑驳的碾面上依稀可见岁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三都堂(核心官宅),孙鼎相居住的府邸,采用五间六架规格,整体风格与民宅协调。</p> <p class="ql-block">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箭楼,这场与古堡的相遇画上了句号,而它的故事,仍将永续流传。</p> <p class="ql-block">DAY7:2025.07.06 周天 晴</p><p class="ql-block">今天大半天时间都花在穿越太行山上。</p> <p class="ql-block">儿子调皮的用车载智能语音指令打开汽车天窗,兴奋的招呼我站起来拍照。我满怀期待直起身子,却听见“咚”的一声响,头顶结结实实撞上了车顶,疼得我直叫。后来摸摸头顶,竟肿起个小包。这突如其来的亲密接触,让一家人大笑不止。旅途中的这些小插曲啊,就像调味料一样,让平凡的旅途有滋有味。</p> <p class="ql-block">汽车在险峻的太行山山谷间蜿蜒穿行,窗外绝壁如削,云雾似乎随着我们的汽车同游,宛如穿行在一幅天然的流动画廊中。</p> <p class="ql-block"> 原本计划自驾穿越锡崖沟挂壁公路的,但因自驾车限行,要排队到四点,我们只好改坐景区小巴。</p><p class="ql-block"> 去程小巴仅有我们一家三口,相当于花了一百五十元包了一辆中巴,太划算了。</p><p class="ql-block">锡崖沟挂壁公路是一个传奇,是锡崖沟村民花了三十年(1962—1991)时间手工开凿出来的,用钢钎、铁锤在崖壁上凿出7.5公里,被誉为当代的“愚公移山”工程。</p><p class="ql-block"> 汽车穿过开凿的崖壁隧道,窗外即是万丈深渊,沿着“之”字形盘旋而下,宛如一条天路。约摸半小时,我们便到达四面环山的锡崖沟村。</p> <p class="ql-block"> 今晚入住陵川县古郊乡营盘村王莽岭景区民宿(蓝梦云栖),四周青山环抱,云岚风清,仿佛住进了大自然的臂弯里。</p><p class="ql-block">开车出去小镇吃饭的山路上,全是清一色沿路满满散步的老人,估计是来这个大氧吧度假养生的。</p> <p class="ql-block">入住的民宿名字很浪漫很有情调,有点可惜的是,洗浴房间没有进行干湿分离,影响了整体入住体验的舒适度。</p> <p class="ql-block"> DAY8:2025.07.07 周一 雨后晴天</p><p class="ql-block">行程:王莽岭—河南林州红旗渠—殷墟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今晨,儿子说昨晚是这段时间以来睡得最香甜的一晚,估计与这里的空气质量有关。</p><p class="ql-block"> 离开王莽岭,我们驱车前往河南省林州红旗渠景观区。再次穿越太行山的崇山峻岭,约二小时后,我们终于抵达红旗渠景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眼前这条镶嵌在空中悬崖峭壁上的水渠,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这条修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十万人手工在悬崖峭壁上,花了十年时间开凿出来的“人工天河”,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孕育了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特别是像陈老师这代的,从小听着红旗渠纪录片插曲长大的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陈老师难掩兴奋之情,向我们讲述当年看红旗渠的纪录片的往事,还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那首经典的插曲。</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由于持续下雨,景区暂停了水渠游船的售票服务。我们因此错失了乘船游览“人工天河”的难得机会,没能从另一角度感受这一伟大工程。</p><p class="ql-block"> 虽然一百元的门票只换来和红旗渠的短暂相遇,表面看来或许有些可惜。但能够陪陈老师圆梦——亲眼见证他少年时代就向往的红色精神圣地,这份体验就无比珍贵。</p> <p class="ql-block"> 离开红旗渠,我们于下午抵达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大地上,当我站在殷墟博物馆的青铜色大门前,心潮波澜起伏。</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立在商朝都城遗址上的博物馆,承载着三千年的文明记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不仅为我们保存了3000年的文字,更将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整座博物馆就像一册等待翻阅的竹简,每一片都镌刻着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密码。</p> <p class="ql-block">步入甲骨文展厅,3000年前的占卜辞在玻璃展柜里泛着温润的光。</p> <p class="ql-block"> 司母戊鼎展厅总让人不自觉屏住呼吸。1.5吨重的青铜巨器沉默地矗立,饕餮纹在射灯下流转着青黑色的幽光。</p><p class="ql-block"> 殉葬坑复原展区弥漫着特殊的泥土气息。六驾马车遗骸呈作战队列,马骨仍保持着昂首嘶鸣的姿态。</p><p class="ql-block"> 离开时西斜的日光为殷墟披上血色,宛如甲骨文里常见的"旦"字意象。</p> <p class="ql-block">DAY9:2025.07.08 周二 阴</p><p class="ql-block">今天行程:安阳文字博物馆—邯郸响堂山石窟—邯郸广府古城</p> <p class="ql-block"> 走进安阳,你一定不能错过中国文字博物馆,这座全球第一座以文字为主要藏品的国家级博物馆。 它的建筑设计灵感来自象形文的“墉”字,象征着城墙和高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门口的雕像是一个金文“字”的造型,取材于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字形。</p> <p class="ql-block">习主席来安阳参观的感言</p> <p class="ql-block">“一片甲骨惊天下”</p><p class="ql-block"> 这是全球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文字博物馆,依托安阳作为甲骨文发现地的优势,深度解读汉字文化的基因。</p><p class="ql-block"> 你知道为什么文字博物馆要建在安阳吗?因为安阳以及周边是殷商文化、周人文化、磁山文化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一进入博物馆,你会被四面的浮雕所吸引,它们展示了文字的发展史和甲骨文的发现过程。</p><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殷墟甲骨、商周青铜器铭文。</p> <p class="ql-block">一座邯郸城,半部华夏史。</p><p class="ql-block"> 邯郸,<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座号称三千年以来从未更名的</span>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有名的莫过于曾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都城。秦始皇故里,太极之乡,当然邯郸还是邯郸成语典故之都,最著名的便是“邯郸学步”了,另外还有负荆请罪、完璧归赵、价值连城等成语典故均出自邯郸。据说,中国有1500多个成语都出自这里。</p><p class="ql-block"> 儿子尊重我的选择,今天参观邯郸两个景区:响堂山石窟和广府古城。</p> <p class="ql-block">我们于中午抵达邯郸响堂山石窟风景区。景区门楼气势恢宏,但似乎是近代建筑,真正吸引我们的,是山上那些古老而神秘的石窟。</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电瓶车至山腰,再攀陡阶而上,便见石窟静立。游人稀少,静谧悠然,比起敦煌的拥挤,更显惬意。石窟最早凿于北齐,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历经千年风霜,佛像庄严,浮雕精美,艺术价值不输名窟。行走其间,仿佛触摸到时光的刻痕,古朴而震撼。</p> <p class="ql-block"> 邯郸广府古城,一座等了您三千年的城!哈哈…终于等到我们来了!广府古城和平遥古城一样,城内仍有居民居住,人来人往,车流不息。但说实在话,游完平遥古城后,广府古城里的古街古巷对我们已没什么吸引力了,我们只是匆匆而过,从北门进,然后从南门出,直奔杨露禅故居。</p> <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南城门</p> <p class="ql-block"> 邯郸还被誉为“太极之乡”,太极一代宗师杨露禅便是出自邯郸永年。我们因时间有限,仅匆匆参观了一下杨露禅故居。</p> <p class="ql-block"> 虽然这里的古街古巷对我们没什么吸引力,但气势恢宏的古城墙的确值得一看。登上南城楼时,淡粉色的晚霞正漂浮在城楼上空,充满诗情画意。我们沿着古老而悠长的城墙朝着东城门漫步,准备和儿子在东门汇合。</p> <p class="ql-block"> 来到明代东城门处,只见城门的墙砖写满岁月的斑驳痕迹,青石板地面也被磨得温润发亮。城门穹顶下,千百红丝带随风飘舞,那抹鲜亮和青灰城门相映,勾勒出六百年时光的温柔对话。</p> <p class="ql-block"> 踏上青石板桥,驻足回望。夕阳为古城墙度上金边,飞檐翘角在护城河的柔波里轻轻摇晃。六百年的时光仿佛凝固在此刻,城楼上的风铃叮当,似在诉说那些商贾往来,兵戈铁马的往事。手机终究拍不下这份厚重,唯有将斑驳的墙影与凌凌水色,一并刻进记忆的年轮里。</p> <p class="ql-block">Day10 : 7月9日. 星期三. 阴间雨</p><p class="ql-block">河北邯郸市—山西长治市黄崖洞2h—山西忻州市4h</p><p class="ql-block"> 开始看“黄崖洞”这个名字,我还以为只是一处山洞景观,兴趣不是很大。亲临其境后,方知天地大美。这里曾是八路军的掌上明珠(视若珍宝的军事要地),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精妙绝伦之作。</p><p class="ql-block"> 踏入峡谷的刹那,仿佛跌进地质运动的史诗现场——两侧峭壁如被天神巨刃劈削,裸露的岩层峭壁以180度角直插云霄。赭红色砂岩间镶嵌着黛青色的火山熔岩带,像大地撕裂时凝固的伤口。谷底暗河轰鸣,水汽蒸腾间,恍如梦境。那些八路军兵工厂遗留的钢架铁轨,正与三叠纪的岩层进行着跨越两亿年的沉默对话。</p><p class="ql-block"> 今日儿子前后驱车六小时,不辞辛苦,终带我们领略了这场饕餮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Day11: 7月10日. 星期四. 晴</p><p class="ql-block"> 清晨从忻州市出发,一个小时后,便到达了代县。原计划仅是参观雁门关的,但居然到了代县,便顺路先游览了代洲古城边靖楼。</p><p class="ql-block"> 一到城楼门前,父子俩就认真地研读相关资料,我则跟随他们身后,一边欣赏这座古朴的建筑,一边悄悄捕捉他们专注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作为代县的标志性建筑,边靖楼曾是古代守望敌人,击鼓联络,指挥作战的重要军事设施。它始建于明朝,后经清朝修葺,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多次地震冲击,至今仍完好无损,堪称建筑奇迹!城楼门的高悬的字迹斑驳的两块巨匾,更是被认定为亚洲第一匾。</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边靖楼后,我们在代县的一家小餐厅用午餐。点了两道菜,份量都很大。吃饭时,热情的餐厅老板特意赠送了我们三个桃子和三个杏子。这份朴实的礼物虽小,却为我们的旅途增添了一份意外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得雁门关者得中原,失雁门关者失天下。”在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雁门关经历了1700多场战役,历代帝王都在此征战沙场,抵御外敌。汗高祖刘邦在这里御驾亲征,霍去病,卫青在这里北上抗击匈奴,杨家将更是在这里金戈铁马。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在</p><p class="ql-block">可谓是,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p><p class="ql-block"> 七月的雁门关,烈日灼灼,我们沿着盘山古道蜿蜒徒步而上,一路上层峦叠嶂,黄土与绿意交错,恍惚间似见烽烟隐现。</p> <p class="ql-block">站在关城脚下,巨石垒砌的城墙如苍龙盘踞,斑驳的砖石缝里藏着千年的金戈铁马。</p> <p class="ql-block">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登上城墙,依然能感觉到民族英雄们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瓮城内,明代铁炮静卧,锈迹斑斑的炮口仍指向北方,指尖抚过城墙,仿佛能触到箭镞的冷光。</p> <p class="ql-block">攀上陡峭的台阶,汗透衣背,却在登顶那一刻豁然开朗——塞外长风呼啸而来,裹挟着边塞特有的粗粝感,远眺群山如绿浪,天地苍茫。</p> <p class="ql-block">此刻的雁门关,天气瞬息万变,前一刻还是晴空万里,转瞬间就乌云滚滚了。这种骤变的天气,仿佛重现了古时萧杀的氛围,让人恍惚间看到了边关烽烟四起的壮烈景象。</p> <p class="ql-block">Day12: 7月11日. 星期五. 晴</p><p class="ql-block"> 早上十点半,我们抵达位于大同市区内的华严寺。</p><p class="ql-block"> 还未进入寺内,就见景区入口处排满了长长的队伍,足见其受欢迎之热度。</p><p class="ql-block"> 转载资料:华严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辽代(1032—1055年),是辽金时期的重要佛教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辽金寺庙之一。华严寺是辽代皇家寺院,体现了契丹民族“坐西朝东”的信仰习俗(崇拜太阳),后经金、元、明、清多次修缮,融合了多朝代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金代重建,单檐庑殿顶,面阔九间,规模宏大,殿内供奉明代彩塑佛像及清代壁画。</p> <p class="ql-block"> 下午二点到达北岳恒山悬空寺游客中心,登顶悬空寺的限制门票已售罄了,我们只好买了景区的车票入园远观了。</p><p class="ql-block"> 远观那凌空嵌于绝壁的千年古寺,朱檐层叠如展翅之鹏,蔚为壮观!虽不能亲临其境感受“悬空”之险,但隔着山谷遥望,更能感受其“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磅礴气势。(注:李白曾留宿悬空寺,并写下《夜宿山寺》这首诗)</p> <p class="ql-block"> 午后三点,我们抵达被誉为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朔州市应县木塔。这座与比萨斜塔、艾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之一,也称佛宫寺释迦塔,巍然矗立在山西朔州大地上。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的它,至今保持着中国最古老、最高木构塔式建筑的桂冠。</p><p class="ql-block"> 虽然上午已在华严寺见识了仿制木塔的宏伟,但眼前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原始建筑,每一道木纹都镌刻着历史印记。塔身未施一钉的榫卯结构在阳光下舒展着优美的曲线,我们不由得放慢脚步,绕塔三圈。</p><p class="ql-block"> 当踏入塔内,那些被岁月洗礼的斗拱彩画、彩塑佛像,更将辽代匠人的智慧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Day13: 2025.07.12 周六 晴</p><p class="ql-block"> 原定下午四点半的航班,因深圳天气原因而延误二个小时。我们一家临时改变计划,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参观晋商博物馆,把坏事变好事。</p><p class="ql-block"> 中午十二点,儿子带我们来到晋商博物馆附近的一家环境清幽的素菜馆用餐。点了几道精致味美的素菜,一锅新鲜菌菇汤,正好可以清清这段时间大鱼大肉吃腻的肠胃。</p> <p class="ql-block"> 漫步至晋商博物院,其华丽外观即刻映入眼帘。朱漆大门熠熠生辉,威仪的石狮肃然守护,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而建筑本身的雕梁画栋更是让人驻足欣赏。</p> <p class="ql-block"> 晋商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现晋商文化的殿堂,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民国时期,这里曾是督军府的所在地,解放后更是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的驻址,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游后感:</p><p class="ql-block"> 作为华夏文明的的重要发祥,山西坐拥530处国家级文保单位,数量稳居全国之首。这片黄土地上的每一处古迹,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此次跟随我家陈教授、陈老师一道,前后历时十三日深度探访这座低调的文物大省,兼游豫冀两省的三座历史文化名城。一路走来,不仅在厚重的历史积淀中恶补了一回知识,更在每一处古迹前感受到穿越时空的文化震撼,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与文化认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