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半天徒步乐清筋竹涧。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9日的清晨,乐清的云大概没睡醒,带着几分惺忪的湿意。高山营32人的队伍在集合点攒成一团,像被春雨泡发的豆荚,鼓鼓囊囊都是待释放的活力——今天要去筋竹涧,那条我走了N次的山路,此刻正藏在雨雾里,等着我们来一场湿漉漉的约会。</p><p class="ql-block">出发前的小插曲,得从我的相机说起。前阵子雨水太热情,把我心爱的6D2灌成了「泡水机」。那机子陪我爬过无数山头,快门声比心跳还熟,可终究抵不过岁月和积水的双重暴击。修?师傅摆摆手说「没必要」,只好忍痛挂到网上,标题写着「退役老将,曾见山河」。转头咬咬牙入了台6D,前一晚对着说明书琢磨到半夜,光圈、快门、无线传输、ISO调得比自家门锁密码还熟——新伙计,今天可得给点力。</p><p class="ql-block">队伍里最扎眼的,当属锡平脚上那双「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鸟鞋。红得像刚从年画上撕下来,在灰蒙蒙的雨里能反光。我瞅着就乐了,想起年轻时追周星驰电影的日子,嘴一秃噜就喊:「锡平,你这鞋是自带信号灯啊?和你光头相呼应,一红一亮,等下谁滑倒了,要不见你头反光或你鞋剌眼!」</p><p class="ql-block">他抬脚作势要踹我,周围人早笑开了。我这性子就是这样,看太多无厘头喜剧,浑身细胞都带着点「活外皮」,玩笑话像山间的泉水,冒出来就收不住。往往自己笑得前仰后合,才发现有人红了脸——罢了,同频的人懂这是没心没肺,不懂的权当雨雾里的一阵风,吹过就散。</p><p class="ql-block">雨是今天最执着的主角。刚撑开伞,它就偷偷歇了;手一松把伞收进背包,雨点子立马噼里啪啦砸下来,像是在说「就不让你舒坦」。往返折腾了三回,我对着天空翻了个白眼:「行,你赢了,这伞我举着玩还不行?」</p><p class="ql-block">旁边的驴友笑得直抖,说我这是在跟老天爷跳探戈——进三步,退两步,全看雨的脾气。好在这条路我闭着眼都能数出有多少块青苔石,哪段台阶容易打滑,哪处转角能撞见溪水叮咚,熟门熟路得像回自己家。更妙的是身边这群人,不用刻意找话题,脚步声落在石板上的节奏能自动对齐,谁放慢脚步等后面的人,一个眼神递过去,就知道「哦,你也看见啦」。这种默契,比晴天的太阳还让人暖。</p><p class="ql-block">雨时断时续,我们的脚步却没停。溪水在脚边涨了些,哗啦啦地唱着跑调的歌;崖壁上的青苔吸饱了水,绿得能掐出汁来。新入的6D在挂在我的脖子上,用雨伞撑着安稳待着,等走到燕尾瀑布时,我赶紧掏出来——水雾漫过岩壁,白练似的水流砸在潭里,溅起的水珠在镜头前晃成细碎的星子。驴友们凑到瀑布前,有人举着手机,有人比着剪刀手,雨越下越大,我迅速按下快门「咔嚓」一声,把这团湿漉漉的热闹定格下来。能仁寺的飞檐在雨雾里若隐若现,朱红的门扉沾着雨珠,像刚哭过的孩子。我们进入寺内拍几组照片,顺便聊聊话题「这雨啥时候停」聊到「下次去哪徒步」,散漫得像寺檐滴下的雨线,却句句熨帖。</p><p class="ql-block">最后那段四十九盘岭古道,是今天的「彩蛋」。往常都是从村里往上爬,这次反着走,从能仁寺往下绕。石板路被雨水泡得油光锃亮,每一步都得像踩在冰面上似的小心翼翼。我盯着脚下的路,嘴里还不忘贫:「谁要是在这儿『四脚朝天』,可得摆个优雅的姿势,我好给你拍张『雨中摔跤限定版』。」</p><p class="ql-block">没人接话,都在专心对付脚下的湿滑。有人伸手扶一把前面的队友,有人轻声提醒「这块石头松了」,驴友们的呼吸声在雨里交织成一张网,稳稳托着每个人的脚步。等终于踏上平地时,大家回头看那盘绕的古道,都忍不住笑——原来最陡的路,是笑着走完的。</p><p class="ql-block">十二点不到,队伍到了集合点。鞋湿了,裤脚沾着泥,头发丝还在滴水,可每个人脸上都亮堂堂的。这场半天的徒步,像一场和雨水的捉迷藏,像一次新旧时光的交替——旧相机的遗憾被新镜头的欢喜填满,一周的沉闷被山野的风卷走,连那些无厘头的玩笑,都在雨雾里长成了温暖的形状。</p><p class="ql-block">筋竹涧的雨还在下,可我们带着一身「湿」意往回走时,脚步轻快得像要飞起来。原来快乐从不需要晴天加持,32人的笑声,足够把雨天烘成一场热气腾腾的狂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