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盛夏的阳光把田垄晒得发烫,当书本里的“劳动”二字从纸面跳进掌心的泥土,克山县第三中学校的学生们于7月18日下午走进了一米园种植基地。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却藏着关于生长最生动的注解——关于汗水与坚持,关于渺小与力量,关于土地不会说谎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采摘的时刻,田埂上飘着清甜的气息。红透的圣女果像撒在绿毯上的玛瑙,顶花带刺的黄瓜坠在藤蔓上,连空气里都裹着“成熟”的喜悦。大家分工合作,有人负责挑选,有人负责装篮,有人举着手机给果实拍“证件照”,笑声惊飞了枝头的麻雀。当满满一筐蔬菜放在地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沾着泥点,却比任何时候都亮堂。</p> <p class="ql-block">临走前,有人在自己照料的菜畦旁插了张便签:“等我下次来,要看到你们长更高呀。”风拂过叶片,沙沙作响,像是在回应这份约定。或许他们还没意识到,这个七月的午后,土地不仅教会了他们“耕耘”的含义,更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关于责任,关于热爱,关于在平凡里认真生长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身后的一米园在暮色里渐渐安静。但那些沾着泥土的欢笑,那些与植物的对话,早已成了青春里最珍贵的“实践报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