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近期再次鲜明强调“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深刻揭示“四风”问题与腐败现象内在的共生关系。一些干部从收受小额“土特产”、违规接受宴请的“小节”起步,一步步滑向权钱交易的深渊,最终演变为巨额受贿的“大恶”。这些触目惊心的蜕变轨迹无情昭示:<br>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如同孪生兄弟,享乐奢靡之风往往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而腐败的阴影又为歪风邪气提供着庇护的土壤。倘若“四风”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遏制,不正之风便会在日积月累中悄然腐蚀党员干部的思想堤坝,最终为腐败的滋生蔓延敞开闸门。<br>现实中,将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割裂对待的认识误区依然存在。有的地方或部门存在“重腐败轻作风”倾向,认为作风问题是“小节”,对“四风”问题批评教育了事,未能深挖其背后隐藏的腐败风险;有的则“重查处轻预防”,仅满足于对已暴露腐败案件的查办,却忽视了日常作风的严格监督与苗头性问题的及时纠正;还有的存在“重个案轻生态”现象,未能将个案查处与构建清朗政治生态有效贯通起来,导致风腐问题如同“割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br>要真正“将硬要求变为硬举措,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就必须以“破立并举”的坚定决心,破除割裂思维,建立“风腐同查同治”的协同机制。破,就是要破除“风腐割裂”的思维定势和工作壁垒。纪检监察机关需在调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时,同步深挖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在查办腐败案件时,也必须倒查回溯涉案人员是否存在“四风”问题及其演变过程。立,就是要建立“风腐同治”的严密闭环与长效机制。一方面,要着力织密监督网络,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善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精准识别隐形变异“四风”问题,让“四风”无处遁形,使腐败无所依附。另一方面,要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四风”苗头露头就打,对腐败问题严惩不贷,同时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持续完善制度笼子,堵塞漏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br>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关键在于纪律规矩长出“铁牙齿”,咬合有力、令行禁止。这既要求执纪执法如刀锋般锐利,对任何逾越纪律红线的行为毫不手软、一查到底,确保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也要求制度约束如铁壁般坚固,持续完善作风建设配套制度,细化具体可操作的执行标准,让铁规铁纪在每一个环节都能落地生根、发挥威力。各级党组织必须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好监督责任,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执着,推动风腐同查同治不断走向深入。<br>“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作风与腐败问题互为表里、相互交织,唯有以系统观念统筹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以“破立并举”的果敢行动斩断其勾连纽带,方能让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真正长出能啃硬骨头的“铁牙齿”。如此,我们才能筑牢拒腐防变坚固堤坝,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党的纪律规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迸发出无坚不摧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