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北碚杂忆-之十一敌机对重庆和北碚的轰炸

李珍照

抗战时期重庆和北碚居民包括我这样的小孩不会忘怀的记忆是日本飞机的空袭。当时重庆多次被敌机轰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房屋损毁。北碚也被炸过几次,有一次炸了北碚夏坝的复旦大学,时任复旦大学教务长的孙寒冰教授及6位学生不幸遇难。为躲避空袭,许多机关和家庭分散在乡下民居中。我在老石坑村时,看到过天上轰鸣飞过的敌机群,那是去袭击重庆的。想到许多中国人将被它们杀死杀伤,不由得对日寇产生了强烈的仇恨感。<br>近日查网上资料得知:日军1938年2月至1943年9月间出动飞机9513架次,空袭重庆及附近地区200余次,投放包括细菌弹在内的各类炸弹2.16万枚,炸死1.19万人,炸伤1.41万人,炸毁房屋1.76万幢。<br>对于不设防的小城北碚,敌机也不放过。仅1940年5月、6月、7月和10月就先后轰炸北碚4次,投弹五百余枚。炸死无辜同胞176名,炸伤244名,多处市街、厂房、学校、机关被摧毁。但北碚人民在区长卢子英带领下,在敌机飞去仅一刻钟后,区属职员、军人、红十字会救护队、北碚防护团等就全体出动抢救伤员、扑灭大火,修复房屋,安置和救济灾民。充分表现出北碚人民同仇敌忾的大无畏精神。<br>1940年6月15日,田汉在北碚缙云山访问汉藏教理院不久前从南洋访问归来的释太虚大师,遇日机去重庆轰炸,他在那伽窟眼看一批批敌机擦顶而过,吼声震天。于是奋笔题诗怒斥日寇:“太虚浮海自南洋,带得如来着武装,今世更无清静地,九天飞锡护真光”。当年7月31日郭沫若陪同法国总领事扬克列维奇夫妇参观北碚文化事业,来到缙云山汉藏教理院时。正遇敌机轰炸北碚,郭沫若步田汉《游缙云山寺》原韵,挥笔和诗曰:“无边法海本汪洋,贝叶群经灿烂装。警报忽传城底事,顿教白日暗无光”。田郭二诗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日机肆虐的揭露与控诉,留下了记录历史的篇章。<br> 图1-日机大轰炸后的废墟<div><br></div> 图2-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div><br></div> 图3-北碚汉藏教理院旧址<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