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9日,“国培计划”(2025)A084-1黄冈市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第二天,黄冈师范学院组织的研修培训在1号会议室落地,从“顺导教育重构班级管理”到“儿童异常心理识别支持”,两场深度学习为教师们注入教育新能量,带你直击干货现场👇</p> <p class="ql-block"> 上午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从游”,还是“自游”——顺导教育视域下班级管理的重构</b></p> <p class="ql-block"> 第一堂课由杨方老师主讲,主题为:从游”,还是“自游”——顺导教育视域下班级管理的重构</p> <p class="ql-block"> 杨方,正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教育部“双名计划”名师培养对象,教育部“双名计划名师工作室主持人。</p><p class="ql-block"> 现任黄冈市实验幼儿园教研主任:兼任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生校外导师、黄冈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兼职教师。</p> <p class="ql-block"> 🌱 互动启思:重新定义“爱与教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培训开场时,杨方老师抛出了两个灵魂追问:</p><p class="ql-block"> 1. “你觉得‘爱’是什么?”我们总习惯从成人视角出发,以“填鸭式”的方式给予爱,却忽略了孩子是否真正需要,以及是否能够接住这份爱。</p><p class="ql-block"> 2. “如何‘顺’与‘导’?”“顺导”并不等同于放任,而是要先“观察跟随”孩子的兴趣与需求,再进行“精准引导”,让教育回归双向互动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 班级管理重构:六大维度升级教育力</p><p class="ql-block"> 培训拆解了“顺导教育”的落地路径,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清晰方向:</p><p class="ql-block"> 1. 教师角色转型:从“主导者”转变为“顺导者”,需要修炼四大核心能力(观察评估、差异化回应、教育机智、实践反思),让专业成长更具抓手;</p><p class="ql-block"> 2. 课程弹性化:尊重孩子的“差异之斑”,不追求“统一进度”,而是让课程“跟着孩子的兴趣生长”;</p><p class="ql-block"> 3. 环境与互动:打造“回应式支持环境”(捕捉需求、隐性陪伴)与“共生互动模式”(师幼、幼幼共学共长),让班级成为“成长共同体”。</p> <p class="ql-block"> 课程中,还邀请了吕佳惠老师以《从〈起风了 猫瘦了〉》为例,展现“童言稚语”如何变成课程萌芽)。</p> <p class="ql-block">余佳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p><p class="ql-block"> 首先感谢杨方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分享,今天杨方老师用"从游到自游"的智慧,为我们揭开了教育的温柔真相--</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教育不是拽着孩子跑向未来,而是陪他们在当下真实地生长。当我们放下"必须教会什么"的执念,那些看似"不合理"的瞬间,反而会开出惊喜的花。讲座以“从游”到“自游”的教育哲学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顺导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与课程设计中的实践路径,强调“有爱的教育是适顺的‘顺'与‘导’”,为教育者提供了突破标准化困境、激活幼儿主体性的创新范式。</p><p class="ql-block"> 本次的讲座,就像一场温柔的春雨,让我们在杨方老师分享的一个个真实案例里,慢慢读懂了“顺导教育”的温度--原来教育可以像春风拂面,既顺应孩子的天性,又在不经意间引导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最后引用杨方老师的一句话:"有爱的教育是适度的顺与导"。</p> <p class="ql-block"> 下午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看见”差异:幼儿园儿童异常心理问题的识别与支持策略</b></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课程由于展博士主讲,主题为:“看见”差异:幼儿园儿童异常心理问题的识别与支持策略</p> <p class="ql-block"> 于展,北京大学教育与应用心理学博士,</p><p class="ql-block">儿童与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专家;</p><p class="ql-block">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督导师,湖北省妇联家庭教育巡讲团培训导师,湖北省家庭教育学会理事;</p><p class="ql-block"> 武汉市总工会专家讲师团导师;</p><p class="ql-block"> 中国家长教育与儿童青少年心智成长课题组核心专家。</p> <p class="ql-block"> 于博士围绕四大板块展开:先是讲解幼儿心理发展理论,涵盖大脑神经科学基础、依恋模式类型等内容;接着剖析3 - 6岁儿童常见异常心理,如孤独症谱系障碍、语言发展障碍等的识别与成因;再针对不同异常心理问题,介绍干预与支持策略,像神经性发育障碍类的干预、仪式化告别应对“不安感”等方法;最后聚焦攻击性行为的干预策略。</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培训,让老师们深刻共鸣:</p><p class="ql-block"> 1.班级管理不再是“教师主导的单向输出”,而是“顺导孩子成长节奏的弹性陪伴” ——像水流一样,陪“小鱼”自在游弋;</p><p class="ql-block"> 2.儿童心理支持不是“事后补救”,而是“事前识别、事中支持的全程守护”——看见“差异”,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p><p class="ql-block"> 未来,让我们带着这些思考,把“顺导的温度”融入班级日常,用“看见的专业”守护每个孩子的独特,让教育真正成为点亮生命的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