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文/阿玲</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摩碧穹,依山砌建势奇雄。</p><p class="ql-block">吐蕃故垒藏基业,唐使和亲盛世功。</p><p class="ql-block">飞影鎏金衔日月,凌云经殿隐禅风。</p><p class="ql-block">千秋圣迹今犹在,雪域高歌四海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布达拉宫前,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感受那份庄严与神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布达拉宫由吐蕃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主持兴建,建于631年,后随着吐蕃王国解体,其因天灾人祸而遭严重破坏。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为巩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重建布达拉宫,往后不断扩建逐至形成现之规模。布达拉宫按佛教坛城布局设计建造,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是集宫殿、灵塔殿、佛殿、行政办公机构、僧官学校、僧舍等诸多功能共计1267间房舍的大型宫堡式建筑群。建筑主体工程有白宫和红宫两大系统,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施政和生活起居之所,红宫是宗教活动场所和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供奉之地,白宫围绕红宫的建筑形制,体现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1959年以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布达拉宫的维修及保护,常年会拨发维修经费,并于1988年、2001年进行了两期的维修。1961年3月4日,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布达拉宫建筑及宫藏文物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终于见到梦寐以求的布达拉宫,红白相间,美如画卷,不虚此行!布达拉宫的巍峨,是历史与信仰的交织,每一步都踏着千年的回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阳光下的布达拉宫,金顶闪耀,如同藏地的瑰宝,令人心生敬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药王山眺望布达拉宫,它那庄重的身影仿佛在诉说着千年不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民币50元的背景图)</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美,不仅在于其外观的壮丽,更在于它承载的文化与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这片净土之上,布达拉宫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的红白墙垣,像是雪域高原上的一抹亮色,温暖而圣洁。</p><p class="ql-block"> 面对布达拉宫,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也体会到了生命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布达拉宫灯光璀璨,宛如星空中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不仅是一座宫殿,更是藏族人民心中的精神家园和骄傲。</p> <p class="ql-block">在这离天最近的地方,布达拉宫见证了无数信徒的虔诚与祈愿。</p> <p class="ql-block">初见布达拉宫,震撼于它的宏伟,更感动于其背后的故事与信仰。</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雄伟壮观,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穿越时空,来到布达拉宫,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着古老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走进布达拉宫,就像走进了一幅精美的壁画,每一处都是艺术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布达拉宫中,时间仿佛静止了,只留下心灵的宁静与思考。</p> <p class="ql-block">每一步台阶,每一声诵经,都在提醒着我:这里是布达拉宫,是信仰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当阳光洒满布达拉宫的金顶时,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在闪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