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巨大、雄伟、令人敬畏的中国长城,静静地耸立在薄雾之中。长城是孤独,它默默无言地爬上一座座山峰又滑入深深的谷底。长城是威严的,每隔一段距离就耸立着一座坚固的方形烽火台,镇守着边关。长城是无情的,为修建它,数百万的生命葬身于此,每一块巨大的灰色砖石上都沾满了囚犯和流放者的血泪,长城在逶迤而崎岖的群山间开辟出一条黑黝黝的通道来。长城是无畏的,它的绵延着无尽的旅程,一里格接着一里格,直到亚洲最边远的角落;它完全不为外界所动,就像它所拱卫的伟大帝国一样神秘。巨大、雄伟、令人敬畏的中国长城,静静地耸立在薄雾之中。</p> <p class="ql-block"> 这篇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写在《在中国屏风上》的《长城》,是我深深喜爱的,每一次阅读,心中都会涌动出一股登长城强烈的冲动。</p> <p class="ql-block"> 巧的是今年夏天再次阅读时,一直关注的徒步中国推出了“夏季乌兰布统:休闲避暑29公里轻徒步 +越野车穿越 +金山岭长城”活动。那么,再次登长城的机会来啦!于是乎,在我退休后第五年的夏天,金山岭长城,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 (一)日落与日出时分二登金山岭长城</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在桦木沟整队上车,从阴山山脉向燕山山脉驶来,入住金山岭大酒店,稍歇半小时,已是下午四点半。整队,检票,下午五点,开启了登金山岭长城活动。</p> <p class="ql-block"> 从检票口到砖垛口大约20分钟的路程,站在砖垛口的导引图前,领队给大家讲解了如何爬东线和西线,什么方位是日出最佳观景点,等等。毕,东线登金山岭长城,开拔。</p> <p class="ql-block"> 金山岭长城坐落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地处京、津、辽、蒙四省市交汇点,毗邻北京市密云区,距离北京市区约130公里。金山岭长城东接司马台,西连古北口,气势开阔,这座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838年),由明朝开国大将徐达亲自督造。隆庆元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和谭纶在徐达所建的长城基础上进行了续建和改建,把它打造成了“防御工程教科书”,从而奠定了其历史地位。全长10.5公里的金山岭长城,西起龙峪口、东至望京楼,沿线设5处关隘、67座敌楼,以其“险、秀、奇”著称,以其保存完好的建筑风格和壮丽的景观闻名于世,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明长城的精华段落,金山岭长城见证了中国古代防御体系的辉煌成就,并赢得了“万里长城,金山独秀”响亮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城墙暗藏玄机,文字砖上刻着万历年间各地驻军的番号,仿佛一本露天档案;半人高的障墙能分段阻击敌人,比现代防暴盾牌还实用;布满尖刺的挡马石至今锋利如初,连战马见了都要绕道。最绝的是将军楼的设计,这座敌楼坐落在制高点,楼外十道障墙层层跌落,活像游戏里的“防御塔”;1985年修缮时发现墙体内竟藏着排水暗渠——六百年前的建筑师,连暴雨冲刷都考虑到了。最神奇的是西域楼,宁夏驻军用黄土高原的夯筑技术修建的敌楼,在潮湿的燕山山脉挺立了四百年。最让人思乡的是大金山楼,这座敌楼始建于1569年,砖石砌筑,楼体内部呈船顶形状,上下层有楼梯连接,上层有砖仿木结构的铺房一座,仿木砖磨制的檐、檩、枋、等建筑构件精巧别致,据传说此楼由江浙籍士兵所修,为了寄托对家乡的思念,用家乡镇江的金山岛命名。还有黑姑楼、花楼、桃春口,这样女性化的名字出现在长城上,又有怎样动人的故事呢?当地老人常说:“八达岭是穿着礼服的将军,金山岭才是披甲持刀的战士。”筑在北京城外河北境内的金山岭长城,是面向关外匈奴的长城,无论是筑长城,还是披甲持刀的战场,多少人用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呢?我踏在长城的石级上,心中充满了一种敬畏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站在金山岭长城上,北可眺望群山连绵起伏,东能远观司马台水库如诗如画,南可欣赏密云水库碧波荡漾。长城蜿蜒起伏于山水之间,雄伟壮观,尤其是敌楼密集、构筑精巧、形式多样的特点,更是让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等地的长城都难以望其项背。</p> <p class="ql-block"> 在起起伏伏的山脊上,从砖垛口向上,经砖垛楼到砖垛口东四方台,转过支墙,支墙敞楼,左到四方台,右拐挡马墙,踏过陡峭的障墙台阶到了将军楼,经西域楼、沙岭口西四方台到沙岭口,经沙岭口东四方台到了黑姑楼,一号敞楼、二号敞楼、小金山楼到达至高点大金山楼,经窑沟楼、高尖楼到达后川口,下山。这一路是领队为我们规划的东线长城之路。</p> <p class="ql-block"> 走完全程五公里,意犹未尽。况且太阳还没下山呢!于是,我们与收队的澳门同胞麦先生一合计,决定再登后川楼,找一个视野开阔处欣赏日落,金山岭长城的绝美。</p> <p class="ql-block"> 日落时分,我坐在金山岭长城的后川楼与沙子楼之间,天渐晚,风在夜幕将降时越发清凉,渐落渐红的太阳徐徐地落西山,被落日染红的山际上,巨大、雄伟、令人敬畏的金山岭西线长城,静静地耸立在酡红的薄雾之中……</p> <p class="ql-block"> 这一刻,我仿佛听见匈奴踏马而来,将士夜以继日守着长城,与敌奋战,烽火狼烟中,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p><p class="ql-block"> 这一刻,我是否与明朝那些将士在这里相逢了呢?哦,不,我至多算是个跨过时空的幸运的观众,我毫发无伤,并正享受着大中华太平盛世的繁华,何其有幸啊!</p><p class="ql-block"> 致敬,戚继光!</p><p class="ql-block"> 致敬,千千万万为我大中华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和千千万万英雄背后的幕后英雄!</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时候,队友澳门同胞麦先生发来一张东五眼楼拍摄的壮观日落图,让我萌生再登长城看日出、登西线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 凌晨三点五十起床,跟着有20年户外运动经验的福建周大哥,像个特种兵一样地快速登上东线最佳日出观景台将军楼,静待一轮红日升起……</p> <p class="ql-block"> 真是三生有幸哪!能亲眼目睹一场金山岭长城日出的视觉盛宴。</p><p class="ql-block"> 随着太阳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芒逐渐驱散夜幕,整个云层被染成了绚丽的橙红。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若隐若现,近处蜿蜒曲折的长城犹如一条巨龙盘踞云端……</p> <p class="ql-block"> 接着转向西线,直上西五眼楼……</p> <p class="ql-block"> 西五眼楼之后的部分正在施工之中,我与周大哥就决定原路返回。在回身远望之际,映入眼帘的是将军楼以东的长城被金色的阳光洒满了金光,宛若一条金龙在山际线上腾飞,我们不禁驻足,举起手机拍照……</p> <p class="ql-block"> 队友澳门同胞麦先生,这一路走来都是光着脚穿夹趾拖鞋,登长城也不例外。今晨他穿着拖鞋与我们在将军楼分别后,独闯西线至桃春口,又分享了美图,是一幅更为壮观与广阔的金山岭长城之貌,赞叹,存图纪念。</p> <p class="ql-block"> 有一种完美叫做不留遗憾!这一次,用脚步丈量了金山岭长城的西线与东线,并幸运地欣赏到了金山岭长城的日出与日落。跟随徒步中国的第二次活动,也在这完美中收官。</p> <p class="ql-block"> (二)老龙头与山海关</p> <p class="ql-block"> 用完早餐后8时许整队返京。坐在大巴上,我闭目养神,眼前仍是日出时分金灿灿的长城。我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再探长城的念头,与同伴一言即合,迅速取消了阿那亚的第二晚,决定最后的行程改为再探长城:老龙头与山海关。</p> <p class="ql-block"> 大海止于此,长城始于斯,具有历史气息的老龙头坐落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南五千米的地方。在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大将军徐达奉命修筑长城,以防御女真族和蒙古族对边境的抢掠和骚扰; 1565年,主事孙应元建造了靖虏一号敌台, 进一步强化了长城的防御能力;1579年,民族英雄戚继光又修建了入海石城,这座海中高墙不仅北接靖虏一号敌台,还构成了封锁海面的制高点,其南侧则漫延着万顷波涛,共同组成了一座雄奇险峻的海上城堡。自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像一条巨龙一般横亘于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有了蜿蜒着伸入渤海之中的部分——长城在渤海的开端,高昂着“老龙头”。</span></p> <p class="ql-block">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入海石城的建筑,其建筑石均为重达2至3吨的大方石,入海石城上陈列着万历七年修筑入海石城所用花岗岩基础石。每块方石上均凿有梯形石槽,两石相连即形成燕尾槽,再浇注铁粉、松香、白矾制成的“凝固剂",使入海石城成为坚不可摧的海上堡垒,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高超的水下建筑技术。</p> <p class="ql-block"> 因为天阴,省去了我们早起赶日出的念想。索性慢悠悠地出发,从宾馆步行到景区约500米,入景区,宁海城→澄海楼→一勺之多→入海石城→老龙头沙滩→海神庙→宁海城门→瓮城→澄海楼,慢悠悠地闲逛了两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澄海楼,是老龙头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朝末年,是万里长城东端的第一座城楼。楼房采用九脊歇山顶,两层结构,重檐翼舒,雕梁画栋,具有浓厚的汉族古建筑风格,楼顶铺设着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气势恢宏。楼上悬挂着乾隆皇帝御书的“澄海楼”牌匾,以及明代大学士孙承宗所题的“雄襟万里”匾额;还有一幅写着“日曜月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的楹联,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 再次回到澄海楼时,天已经放晴,蓝天白云下的澄海楼格外壮丽。站在澄海楼大门前望远,海天一色,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 在老龙头景区门口吃过午餐,再次出发,向北,目标,与老龙头相距约4公里的山海关。</p> <p class="ql-block"> 山海关,素来被誉“天下第一关”,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之处。它不仅是“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 更是京师的屏障,有“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远在万里的嘉峪关相呼应,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雄伟的城楼闻名于世。自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城建关设卫以来,山海关便以其依山襟海的险要地势而著称。城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紧密相连,城高14米,厚7米,四座城门巍峨耸立,防御建筑一应俱全。“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以及绵延1350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更是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山海关北侧约3公里处的角山,是明长城从老龙头向北延伸的第一座山峰,海拔519米,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山"。角山长城以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作为军事防御体系的关键节点。作为北长城的起点,老龙头、山海关、角山长城,共同构成长城防御体系的首要门户,三者共同承载着明代军事防御功能。</p>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海关城楼前,向北眺望,依稀可见远远的角山。此次虽未能到达,但行至此,目能及,也暂且将就着算到过了吧!我如此安慰自己。</p> <p class="ql-block"> (三)雪后登八达岭长城</p> <p class="ql-block"> 走在长城的石级上,时不时的想起2024年春节第一次爬长城的情景,为了完整地记录三次登长城,就允许我转抄当时的朋友圈日记于此吧:</p> <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22日 晴</p><p class="ql-block">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p><p class="ql-block">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p><p class="ql-block">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p><p class="ql-block">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p><p class="ql-block"> 欲与天公试比高。</p><p class="ql-block">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p><p class="ql-block"> 听毛主席的话、读毛主席的诗词长大的我们这一代,或许审美观也会受到了这位伟人的影响吧?我对长城壮美的印象,便是《沁园春·雪》里描绘的那样,一定是雪后初霁的长城!</p><p class="ql-block"> 昨日晨起,听说北京下雪了,便顿生来北京登长城的念头——南方的小土豆看轻了北方的冷,带了不足100g的羽绒服,今晨来八达岭长城,刚一下车就领略到刺骨的寒,花50元钱租了一件军棉服,雄纠纠气昂昂地爬了北长城八楼与南长城七楼,帅帅的我还真有一种女兵的英武气质吧。</p> <p class="ql-block"> 因为下雪的关系,今日八达岭北长城只能上八楼,南长城只能上七楼。看了一眼日头,我决定先爬北,下午爬南。刺骨的寒风,没能吓倒今日到长城的真英雄,北长城真的是诸路英雄挤挤啊!上午九点不到,从北三楼往北八楼看,北四楼口已发生交通堵塞;而调转镜头往南方向,那边畅通无阻。在北八楼顶,我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落脚点,站着休息一会儿,就让站旁边的小朋友给拍了个大头纪念一下。原路返回,想加快步伐也是不可能的,总会在楼道口堵一阵子的。一直到下午两点,才有机会上南长城。空旷的楼道,终于让我产生了在长城负暄的念头,坐下没几分钟,一只三花过来了,坐在我前面的城墙上,似乎认识我似的,迷离的眼神,一下子让我想起了我女儿家的姐姐猫,难道近一月里照顾喵猫多了,三花闻到了我身上的气味,亲我么?</p> <p class="ql-block"> 坐在雪后的八达岭长城负暄的时候,我是幸福、快乐而满足的。这样的时分,我的思想会漫无边际,这一刻,低头有猫依偎在脚下,抬头有长城蜿蜒起伏在银装素裹的山际,满心满眼都是喜欢的。哈哈,真是神奇啊!突然觉得人的眼睛能看到什么,是与你喜欢什么、想着什么有关的。喜欢宠物的,走过路过都可以看到猫猫狗狗;喜欢美景的,眼到之处无不风景;喜欢抨击时弊的,眼睛犀利;喜欢好人好事的,脸庞温柔……不然,如何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呢?我爱猫咪,长城上,虽不敢撸肥猫,但瞅瞅,给点吃的,完全可以。在长城上遇上肥猫、并一起待着,共享冬日午后明媚的阳光,真是奇妙啊,来之前是绝对想不到,亦不敢奢求有这样惬意的时光的,但是,因为一个临时的决定,美好便一个接一个地遇到了!</p> <p class="ql-block"> 长城上闲坐着,终于到临近返程末班车的时间了,我才依依不舍地下来。从八达岭长城乘大巴,在德胜门下了公交车,步行十多分钟,便可以到我临时的家。</p><p class="ql-block"> 对,我的家,呵呵!</p><p class="ql-block"> 像我这样一个出生于小山村、又辗转到城市安了家的人,哪里是我的家?杭州?是我的家,但似乎又不是?北京,抑或上海、重庆、厦门等等?不是我的家,但似乎也是吧?只不过住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昨晚上,我从杭州来北京,下了高铁,就有了北京的地铁、公交码,并有了一个温馨的小家,一室一厅一卫、干湿分离。今天早上在家不远处的德胜门公交站,大巴往返于八达岭长城,晚饭后,又像个当地居民一样从超市里买了牛奶水果,路过家门口的人定湖公园,遛弯,闲看雅童嬉雪在树林间,明月皎皎在树梢……</p><p class="ql-block"> 如此融洽,难道这里不是我的家?科技发达的今天,地球都是一个村了,更何况是我一个中华子民,在自己祖国的土地上,哪里不是家呢?</p> <p class="ql-block"> 牵强地把三游长城的游记写至尾声,感慨万千,但不知从何处着笔,那么就先借鲁迅先生的《长城》一文作我的游长城的概言吧:</p> <p class="ql-block">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p><p class="ql-block">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我庆幸,这样伟大的长城,我在不同的季节,走过了不同的三段。</p> <p class="ql-block"> 穆旦在《听说我老了》里写道:</p><p class="ql-block"> 我穿着一件破衣衫出门,</p><p class="ql-block"> 这么丑,我看着都觉得好笑。</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原有许多好的衣衫</p><p class="ql-block"> 都已让它在岁月里烂掉。</p><p class="ql-block"> 人们对我说:你老了,你老了</p><p class="ql-block"> 但谁也没有看见赤裸的我。</p><p class="ql-block"> 只有在我深心的旷野中</p><p class="ql-block"> 才高唱出真正的自我之歌。</p><p class="ql-block"> 它唱道:“时间愚弄不了我,</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卖给青春,也不卖给老年,</p><p class="ql-block"> 我只不过随时序换一换装,</p><p class="ql-block"> 参加这场化装舞会的表演。”</p><p class="ql-block"> 但我常常和大雁在碧空翱翔,</p><p class="ql-block"> 或者和蛟龙在海里翻腾,</p><p class="ql-block"> 凝神的山峦也时常邀请我</p><p class="ql-block"> 到它那辽阔的静穆里做梦。</p> <p class="ql-block"> “远方有多远,我们不得而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可谓人生体验,无非就是眼前所见和心中所想。” 渐行渐老的我,既然心中仍有所想,便会有所期待与追求。</p><p class="ql-block"> 走在长城之上,正像穆旦诗中所言,巨大、雄伟、令人敬畏的中国长城,与凝神起伏的山峦一起邀请了我,到它那辽阔的静谧中做梦……</p><p class="ql-block"> 多好呀!梦里,山河无恙,祖国富强,希望,闪烁的希望,在荡漾,人们都快乐与平安,无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