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地方国营托克托县农机修造厂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 杨建国/文</p><p class="ql-block"> 1966年托克托县(简称托县)机耕队成立,置有拖拉机10台,专门为本县农村社队进行生产耕作 ,为托县实现农业机械化迈出了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1969年8月,全国第一次建设县农机修造厂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为认真贯彻落实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关于“每个县都要有农机修理制造厂”的指示,托县委决定由机耕队和排灌站合并组建地方国营企业托克托县农机修造厂(以下简称农机厂)。厂址设在原城关镇新建西路96号,占地面积6.79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农机厂首任党支部书记、厂长是马步云,副厂长白发和辛裕智。71年成立托克托县农机局,马步云任局长,副局长贾起敏,白发调至手工业联社,辛裕智调托克托县农牧局,李和调至农机厂任支部书记、厂长,冯瑞从南坪调至农机厂任副厂长,武尚义于1972年调回托县任农机厂副厂长。1971年生产潜水泵242台、碾米机509台;同年,研制生产皮带车床4台。周文光从1971年至1991年间由工程师晋升到厂长。</p><p class="ql-block"> 二十纪七十年代,主要产品有三相潜水泵、碾米机、榨油机、发电机、颗粒轧压机。</p><p class="ql-block"> 1975年 杜维亮任党支部书记兼厂长,王全珍、郝守德、高尚垒任副厂长。1975至1976年间,单位全力研制生产 D -183型风力提水机、75马力旋转开沟机、50千瓦发电机并生产38台、30千瓦发电机并生产50台、颗粒饲料轧粒机等产品。1978年,企业总产值为130.1万元,利税总额26.7万元。1980年初,企业经营出现了困难,仅以生产小型鼓风机来维持。1981年有所改善,产品有发电机组、潜水泵、离心泵、家用吹风机。其中,家用吹风机是主要产品,让托县居民脱离了传统的手拉风箱,年产3600台左右。1983年以后,研制生产系列潜水泵。1984年,根据市场需求,研制生产单相14米扬程潜水泵,进入了系列潜水泵的研制生产,产量年年上一个新台阶。</p><p class="ql-block"> 杜维亮1984年调离。周文光上任厂长近一年,赵文英、郭瑞亭副厂长。王俊义副书记兼管厂长工作一段时间,此时厂长空缺。</p><p class="ql-block"> 1986年周仲师从托克托县电气控制设备厂(以下简称电控厂)调至农机厂党支部书记、厂长一肩挑。王俊义任副书记。卢德云、秦占平任副厂长。周厂长将原托克托县电气控制设备厂先进的电力拖动技术带到农机修造厂,大大改善了厂内用电的安全性。同时提倡企业文明,全厂听不到不文明语言。生产也蒸蒸日上,1990年经过技术改造,产量达21436台,工业总产值465万元,利税30.1万元。1991年4月周仲师调到托县外经委(外协办)当主任时,田耀文任农机厂厂长,卢德云、王建中、丁维任副厂长。1992年,研制生产收割机。潜水泵系列产品于1994年3月获得内蒙古农牧局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12月被自治区技术监督局批准为首批免检产品。1995年9月,潜水泵系列产品获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博览会金奖。</p><p class="ql-block"> 1994年5月周仲师调至托克托经济委员会任主任。1995年兼任农机厂厂长。卢德云、吴忠、辛茂任副厂长。1995年又一次技术改造后,已具备年产水泵15万台潜水泵的能力,形成生产 QD 、 QY 、 WQ 、QGD4个系列19个品种的产品格局,成为华北地区生产微型水泵规模最大的厂家。企业拥有资产3800万元;员工共400人,其中高中级技术管理人员100人。企业有精工、铸塑、铸造、电机、总装五大车间,主要设备和仪器仪表均选用90年代的先进产品。1996年6月22日,联合托克托县第二机械厂、托克托县饮食服务公司、托克托县电控厂和托克托县毛纺厂等单位,组建成立内蒙古华天集团总公司。周仲师任董事长。该集团以松散型经营方式运行,所属企业独立核算。1996年,企业获得自治区消费者协会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称号。产品行销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四川、甘肃、山东、福建等15个省区,并出口蒙古和俄罗斯等国家。同年农机厂更名为内蒙古华天水泵总厂。生产的单相系列和三相系列潜水泵,主要由水泵、电机和密封三个部分构成,共有 QY 、 QD 、 WQ 、 QGD 四个系列19个品种,均符合国家标准。扬程为14~70米,流量每小时为2~15吨,适用于工业提水、农业排灌、家庭院落提水和牧区提水,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强、经久耐用、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p><p class="ql-block"> 1996年生产各类水泵39361台,畅销全国各地,华天水泵誉为全国名牌。1997年,经呼和浩特市和县体改办批准,华天水泵总厂由职工购买企业净资产后转制为内蒙古华天水泵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此时原来的国有企业完全转变为民营企业。</p><p class="ql-block"> 转制后的企业有过几次领导班子的更替:</p><p class="ql-block">1:张仲卿任厂长,任保胜任副厂长。</p><p class="ql-block">2:张贞祥承包当董事长,张仲卿任党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3:张仲卿任董事长,聘用田耀文厂长。</p><p class="ql-block">几任领导班子仍然不懈努力,1999年,开发出喷灌微喷节水灌溉产品和坐水覆膜播种机产品。1999年,公司又引进、开发喷灌微喷节水灌溉产品和坐水覆膜播种机产品,主要产品均取得国家机械工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最后张仲卿任厂长时期,工厂在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下走向了尾声,2002年买断工龄安置全员为企业画上了句号。</p><p class="ql-block"> 纵观农机厂的历史,国有经营28年,民营5年。为托县经济的发展有过突出贡献,其产品的荣誉就是有力的证据:</p><p class="ql-block">QD6-14-0.55型1987年12月,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9月,获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首届那达幕大会参展工业产品银奖。</p><p class="ql-block">QD6-18-0.75型1991年,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自治区优质产品。</p><p class="ql-block">QD2-30-0.75型1993年,获自治区农机化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p><p class="ql-block">QY10-54/3-3型1997年,获呼和浩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p><p class="ql-block">QD2.5-32/2-0.75型1999年,获呼市科技进步三等奖。</p><p class="ql-block">QD2.5-32/2-0.75型1999年,获呼市科技进步三等奖。</p><p class="ql-block"> 在本文结束时列举为农机厂产品设计、制造作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周文光、卢德荣、焦天祥、乔殿生等老同志,同时感谢原农机厂副厂长吴忠(1971知识青年回城安排到农机厂至退休)同志和总装车间主任陈九耀(1971年从包头电力公司调入农机厂工作至退休)师傅为我提供信息。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成稿于2025.07.19下午</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2日采访老厂长吴忠</p>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5日采访陈九耀师傅</p>